河南地大物博、城市多,为什么省会选择自古无名气的郑州而放弃洛阳这样的历史名城?

b彬1

历史上,无论是洛阳成为首都,还是开封成为首都或省会,都是因为交通运输因素,郑州也不例外。通过分析千年来中国交通方式的变迁,就不能难理解为什么近代要把省会迁到郑州了。


隋唐时期,洛阳是陪都可以说相当于今天上海的地位,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主要还是因为交通。下图的隋唐大运河地图,洛阳就是大运河的重要枢纽,天下物资汇聚之处,通济渠和永济渠的交汇点,洛阳遍地是粮仓啊!这样的交通优势就决定了洛阳的政治地位。


因为唐末以及五代十国的战乱,黄河航道出现淤塞等问题,航运中心开始东移到开封。下图就是北宋的漕运四渠地图,历史记载开封府有汴、蔡(惠民)、金水、广济(五丈)四河,流贯城内,以通各地漕运,合称漕运四渠。这样的交通状况就决定了开封的政治地位。

南宋以后这些运河基本上淤塞报废,京杭运河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此再无王朝在河南定都,开封也就从首都降为了省会。明清几百年,河南境内开封还是借着北宋故都余威和残存的交通优势稳坐老大的位置,直到郑州的崛起。近代铁路的交通价值全面超越水运,郑州地处京广和陇海铁路的交汇之处,其交通优势立即超越开封,历史的天平再次因为交通向枢纽城市倾斜,1954年河南省正式迁到郑州,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必然,千年来都是如此。如有启发,敬请讨论,欢迎您关注我!


心怀17

主要有几个原因:

1.交通问题,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点是郑州。郑州近代以来的发展速度大幅度领先洛阳,开封等古城。

2.开封位于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土质松软,不适合修铁路。洛阳文物古迹众多,不适合搞大规模建设。

3.其他城市规模较小,比如信阳周口等,不适合作为省会和经济发展中心。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洛阳,开封在元明清时期逐渐衰弱,经济发展迟滞,已经没有了古都的活力,要拉动全省经济发展,必须重新选择城市。而且洛阳,开封名字反了禁忌。


哲学小故事

一、为什么选择郑州作为省会

我来讲讲郑州作为省会的历史吧。这要从清朝说起,当时河南省的省会是开封。按照京汉铁路的设计应该从北京、安阳、开封、周口,汉口这一条路线。这条路线比较直,也是当时的官道。但是,当时张之洞认为京汉铁路的关键点是过黄河。如果走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就要从开封北部过黄河。但开封一带的黄河,是著名的悬河,被称为黄河的“豆腐腰”,如果选择从开封建桥,不但建桥投资大,建成后的风险也非常大。因此,张之洞设计的京汉铁路线路才拐了一个弯儿从郑州经过,从而成就了郑州这座城市20世纪的振兴。这就是郑州作为交通枢纽的第一步,占了先机。

二、说说洛阳为什么没有成为省会。

1、从地形上看,洛阳是个风水宝地,三面为山,洛河穿城而过。由于地形的限制,洛阳实在不适合大兴土木。

2、洛阳太多古物了。作为九朝古都,地下埋藏了非常多的宝贝。闻名于世的“洛阳铲”就因为这里的非法考古事业非常发达。


黄河沙

当时设立郑州为省会主要是从交通方面来考虑的,京九和陇海线大十字交叉点就在郑州,京九线离洛阳过于远,按当时的经济环境来说,如果在洛阳修建,则不仅大费周折还投入巨大。

那为何不设立开封为省会?开封因为背靠黄河,花园口决堤还让决策者心怀忌惮案,而且开封地下文物太多,被称为城摞城,所以不便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所以,郑州成为了最恰当的选择。

其实,在如今,郑州也因为交通优势而成为中西部的明星城市,更成为新的国家中心城市,包括航空港、米字型高铁及全国都名列前茅的高速公路,都在为郑州乃至河南的经济发展做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乐眼观象

河南省将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交通便利。综观古往今来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发现大部分都建在河流与海洋岸边。其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公路与铁路的出现也不过二百多年历史。人们为了生活便利,充分运用水运条件来调节各种物资的余缺,同时人们的长途旅行也都依赖船只。河南省会迁往郑州是因为陇海铁路的修通,并与京广铁路在郑州形成十字交叉。这样一来出入郑州就显得十分方便与快捷。因此,进入新时代高铁、高速公路,航空港对提振河南及郑州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


吉祥如意

首先,河南的每寸土地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各个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其次,郑州既是省会又是古都,更是中国铁路心脏,开封和新乡都曾经是省会,夹在中间的郑州更有利于指导全省工作。


喜欢黑夜的灰猫

郑州能够作为河南的省会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河南古时叫中原,而郑州正是河南的正中心,京广大动脉的中转站;洛阳则位于中原的西南,虽然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誉,但所处的战略位置偏僻,城市工业化气息严重,经济发展缓慢,再与郑州的对比中不占优势,所以河南的省会是郑州而不是洛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