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主国产的发动机与合资日德系发动机差距有多大?

BY车评

首先说发动机国际上也只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如德尔福,就我知道的国产的,北京汽车,长安汽车,东风汽车,上海汽车,奇瑞汽车,华晨汽车,一汽集团,哈飞汽车。合资或进口的我们就不说了太多。


从工艺上来说无非就是缸体,活塞,连杆,缸套等。这些零部件从设计上没有太大难度,国际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要形成自主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大量资金投入的。

合资车企主要先进的技术如cvvt.dvvt这些关键的零部件。大部分都是进口或者专利在零部件生产厂家当中,自主品牌也是购买过来组装。

现在国内的发动机技术还受到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国家对这方面扶持力度不是很大,所以自主发动机落后不止一点点。


货车小张

说到国产发动机和国外品牌的差别这问题可能又是个敏感话题了,实话实说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差距还是有的,差距在哪呢?差距不是在制造工艺和材质上,我国现在的加工制造工艺已经是不比任何国外品牌差了,只要把图纸拿来马上就能加工出来一样的零件,所以说加工制造层面上没有什么问题,


差距主要在设计阶段,虽然内燃机的结构原理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大家都知道结构原理,但是想要把发动机设计好不容易,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国外品牌人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基因传承,而我们自主品牌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以前都没造过汽车,你想让他一步就成为一流的汽车企业这是不现实的,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些年我们自主品牌的车型,无论是什么品牌使用的大多都是三菱发动机,到现在还有部分车型使用的还是三菱的4G9系列的发动机,可以说在自主品牌起步阶段三菱的发动机给他们帮了很大的忙,你想想如果是车设计好了却没有发动机这还怎么卖。

按照一些人的想法发动机这么简单自己设计一个不就行了,干嘛还要买别人的呢?事实上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首先设计一款发动机的成本就很高,如果销量太低成本都收不回来,国外品牌就不一样了,设计一款发动机全世界卖,自己旗下的所有车型都在用,这个成本就被均摊的很低了,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自主品牌没有基础,国外品牌都是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人家是有基础的,工程师会在这个基础之上改进发动机不断的更新迭代,而我们起步比较晚,没有基础你怎么改进更新,所以自主品牌大多都是从仿制开始的,国外品牌也不例外,丰田,现代,日产哪个不是靠仿制发展起来的,仿制是最快最省力的方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缩小差距,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主品牌前些年车辆的做工和质量,再对比一下现在的做工精细度就可以发现自主品牌的提升,虽然我们自主品牌还没有完全进入自主研发创新阶段,但已经距离不是很远了,说以后比国外品牌怎样怎样好不敢说,但做到自给自足不求别人还是没问题的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行进的动力来源,因此,如果一个车企要长远发展,必须得能自己研发制造发动机,当下,也有不少国产品牌已经自主研发出了自己的发动机,而且性能方面也不输于同级的合资日德系发动机,但是真要说起来,国产发动机与合资发动机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个差距究竟有多大?不好说。

实际来讲,内燃机的原理从发明至今一百多年,基本没有变,大家也都知道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因此,造出一台发动机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把发动机造好,那就不容易了,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合资汽车由于发展的时间长,很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传承基因,但自主品牌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以前没有真正造过汽车,想一步变成一流的汽车企业显然不现实。

国产发动机与合资的差距首先要说是设计,一款发动机从结构上来讲,无非就是缸体,活塞,连杆,缸套等。这些零部件从设计上没有太大难度,合资品牌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要形成自主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大量资金投入的。

其次,国产发动机与合资的差距还表现在钢铁的锻造工艺上,发动机工作需要很大的承载力,所以说现在的缸体都是一体浇筑成型,在超高温浇筑过程中,液体金属倾倒在磨具中需要冷却成型,这个过程需要排气,如果空气不能及时的排出,就会有缺陷的产生,而金属长时间工作又会产生疲劳,所以说强动力,强扭矩的发动机我们暂时没有,因为他们需要更低的缺陷,更极限的金属疲劳。

再者,目前国产发动机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会受到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而且国家对传统发动机的研发扶持力度不是很大(一直指望着新能源车实现“弯道超车”),所以自主发动机落后也在情理之中。

自主国产的发动机与合资日德系发动机有差距是客观事实,但这不代表国产发动机有多差劲。这几年技术研发突飞猛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发动机会赶超合资品牌。


汽车观察家

提到国产车,大家想到的都是做工粗糙,质量差……等缺点

而提到合资车,尤其是日系、德系等大家都会想到皮实、耐操……等优点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前进的动力来源;如果一个车企不能独立自主研发、制造发动机,那它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设计

国产发动机与合资的差距首先要说是设计,一款发动机从结构上来讲,无非就是缸体,活塞,连杆,缸套等。这些零部件从设计上没有太大难度,合资品牌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但是要形成自主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大量资金投入的。

制造、锻造工艺水平

我们知道发动机工作需要承受很大的承载力,它们的缸体基本上都是一体浇筑成型。在超高温浇筑、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加工缺陷。比如:金属冷却时,需要将金属液体中溶解空气排除。所以必须要有锻造、制造等经验,国外品牌都是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人家是有基础的,工程师会在这个基础之上改进发动机不断的更新迭代,而我们起步比较晚,没有基础你怎么改进更新?

技术封锁

目前许多国产品牌的发动机技术瓶颈还没有完全攻克,例如:北汽发展这么多年依然使用三菱发动机;而东风自主、东南自主品牌都还没摆脱发动机的约束;就算众泰这种企业虽然摆脱了三菱的限制,但是自产的1.8T发动机驾驶感受实在不好。

于此同时,国家对传统发动机的研发扶持力度不大,所以自主发动机落后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当我们对比前些年一些自主品牌的做工和质量,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同时也发现,其实制约国产车发展的除了发动机之外,还有变速箱以及整个动力系统的匹配。除此之外,对于同级别的产品,国产车只能用低价打市场,这更加不是上策了。

当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火爆,而国家也一直指望着新能源车实现“弯道超车”,或许这条道路比发展国产发动机来的更快~大家觉得呢?


爱车乎

日系车和德系车一直是国内保有量比较大的两个车系,这与其整体的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我们通常说的汽车三大件,在这上面,日德的发动机的确有着先天的优势。

有的时候我们说发动机喜欢说技术,缸内直喷、VVT-i以及i-VTEC,但其实钢铁的锻造工艺对于发动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承载很大的力,一般来说缸体都是一体浇铸而成,这其中对于工艺的要求非常高。由于发动机要在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次的活塞运动中,依旧保持比较好的运行状态,且还要减少磨损。所以,基础的锻造工艺对于发动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只不过,我们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总体上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某些领域,相比于日德来说,我们还是薄弱的。

除此之外,供应商体系也是较为重要的。日系车到现在,造车已有了七十年的历史,而大众到现在应该已经有百年了,这些年间,它们已经形成了自己配套的供应商体系。一些小的零部件且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的,基本都会有专门的供应商来做,而且它们之间联系密切。但自主品牌相对来说,在这些方面就比较薄弱,虽然现在缸内直喷和VVT-i等技术也有在普及,但像一些供应商所提供的零部件上,还是存在差距。不过,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技术的持续积累,我们的供应商体系也会慢慢健全。这对于缩短自主品牌发动机与日德发动机的差距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高氏观市

德国是汽车鼻祖,对发动机研究最透彻,主要注重技术研发,各种技术大多出自德国,只是对油耗没有那么在意,研发和运用新技术存在风险,所以德系车比日系车毛病多些;日本起步也较早,稳打稳扎,挤牙膏式的改进,性能不比德国差,只是近两年被赚钱赚昏了头,开始偷工减料,丑闻不断。中国工业起步晚,发动机自主研发大多在2000年之后才起步。差距是客观事实,但这不代表有多差劲。这几年技术研发突飞猛进,低油耗,高功率,大扭矩的发动机比比皆是。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下面这几款1.5T发动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淮GREEN–JET,上汽15E4E,比亚迪476ZQA,奇瑞SQRE4T15,长安BLUECORE1.5TDPI都是低油耗高功率大扭矩的代表。


燚火源之神

差距实实在在的存在,多大不好衡量。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车主对汽车而发动机的要求无外乎这三点:省油、动力强、耐操,就从这三点来看看国产和合资的差距。

省油:下图是小熊油耗公布的2014年之后上市的紧凑型车实际油耗状况,需要强调的是启辰使用的是日产的技术。从图上可以看到,在省油这一点上,合资车型有绝对优势,日系车略胜其他合资一筹。

动力:单纯的讲动力没有参考价值,应该是在相同排量和吸气形式的条件下比较动力,同时兼顾油耗。筛选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比较油耗和动力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差距。

耐操:家用车对汽车的使用频率不算高,关于发动机耐操性最具权威的回答应该问出租车司机,答主居住重庆,以重庆的长安铃木天语车租车举例,出租车规定使用年限为6年,出租车一年形式里程大概20万公里(已跟出租车司机求证过),六年超百万公里无发动机重大故障。这一点对国产发动机而言挑战就很大。

目前还有一些国产车型依赖于三菱发动机,能否更换新发动机决定于三菱发动机是否换代,一些大的主机厂已经走上了自主开发的道路,相信未来国产车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最后欢迎喜欢汽车的朋友关注,一起交流。


车数据说

这一块是硬伤!目前来说国产发动机做得最好,比较多的评价是奇瑞。据说奇瑞最近出了一款1.6T的发动机,号称是第三代发动机,比较其第二代发动机有质的飞跃和进步!宣传融合了几十项专利技术,整体技术水平看齐合资发动机,部分参数超越合资发动机。目前这款发动机只是下线了,还没有发现实际搭载哪款车,到底效果如何,估计就在今年或明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沧海笑221071927

其实技术没有差距,差距在于发动机的自动化生产线,想想一个发动机厂家一年要生产上百万台发动机,平均一天要生产2800台发动机,一个发动机几百个配件,就中国那些配件厂的工艺水平,材料,车床精度……


小资派派

从1956年起,中国的第一辆车出厂,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尤其最近十年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价格从几万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国家又投入了巨款专门研制发动机,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发动机应该已经完胜美日英法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了,再说我们汽车工业处于仿制阶段也说不过去了。我很喜欢看汽车评论,许多买了国产汽车的车主留言都让我振奋,都是说国产汽车质量好,动力大,起步快,油耗省,这些都让我坚信,发动机我们的更好!

日本据说也是仿制起家,我不信他们仿制阶段长达五十年!何况我们已经建国虚岁七十年了。所以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不惧任何品牌汽车来中国销售。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我们将会大幅降低汽车关税。这就是我们自豪的地方,哪怕零关税自主汽车业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毕竟,国产汽车的质量在那,看看现在国产汽车的外形更是比进口汽车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最后,对那些崇洋媚外的喷子们再说一句,中国制造,只会是奇迹!好汽车,中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