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法將村民與這種高雅藝術聯繫起來,但他們卻在北京買房買車


意大利的提琴和河南確山縣的農民,恐怕你想破腦袋也無法將之聯繫在一起。但是卻有一批確山人,憑藉勤勞、智慧,和超凡的想象力,完成了農民到制琴師的華麗轉身,更有佼佼者成為提琴製造企業的掌門人,佔據中國中高檔提琴製作的“霸主”地位。如今他們中有的人在北京買房、開豪車,過著之前從沒想過的生活。

說起來,確山人進入制琴行業,全憑偶然。40多歲的李連枝是地地道道的河南農民,初中沒畢業的她不甘心在家裡種地、放羊,1992年她追隨丈夫來到北京的一家提琴廠打工。農民做琴,難度可想而知,僅熟悉工序就要一年時間,而能上手製琴需要三年的光陰。不懂琴的他們踏實耐勞,咬著牙學了下來。

1997年,李連枝夫婦帶著一股闖勁走上了創業的道路。幾個月後製作出幾十只小提琴,併成功找到了一位美國的客戶收購。就在交貨前一晚,因掛琴的鐵絲沒栓牢,琴全部被摔壞了。短短一夜損失了20萬,李連枝哭了,但很快調整狀態重新開始。


為了讓自家提琴音色更好,她需要一個懂演奏的專業“耳朵”。500元一小時的提琴課,留學意大利學提琴,李連枝把女兒培養成了真正的藝術家。現在的李連枝一家,在北京買了房,買了車,過著優雅的都市生活。

1993年到北京打工的李建明,也是最早一批在北京辦廠的確山人。如今,他的小提琴加工企業規模最大,年產小提琴3萬多把,成為制琴行業的代表人物。後來,李建明接受村裡的邀請,回鄉抱團發展,謀求做大做強。

“合琴”是琴箱成型前的關鍵一道工序,車間裡滿滿的豬皮膠味。這對夫妻都在車間幹,丈夫粘大提琴,妻子粘小提琴,工作時只隔著一道透明的玻璃。10多年前來到李建明在北京的制琴廠打工,15年後又追隨他回到故鄉。李建明為了實現自己的家鄉夢,放棄了移居美國的生活。


為了把自己親手製造的琴賣到小提琴之鄉意大利,李建明每年要付出百萬成本,親自揹著琴奔赴意大利三、五趟,意大利最長45天的簽證期,他每次都能待滿。現在他兩個月就能往意大利賣一個貨櫃的小提琴。

李建明提琴廠是河南在全國範圍內最大的私營提琴製造廠,產品遠銷國內外,佔據全國提琴總產量的40%左右。如今,李建明的企業不再只滿足於代加工,已經申請了自己的品牌,今年計劃生產4萬把小提琴,產值3000萬。

不少確山老鄉都在北京開了廠,已經成立了80多家制琴工廠,從業人數2000餘人。現在也有不少人返回了故鄉生產小提琴,並將之銷往世界各地,年出口創匯上千萬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