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人民幣匯率清潔浮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實現人民幣匯率清潔浮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實現人民幣匯率清潔浮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選自管濤等著《匯率的博弈:人民幣與大國崛起》

(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2月)

為提高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承諾的公信力,可擇機對外宣佈一個走向匯率清潔浮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比如可對外宣佈:到2020年實現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或清潔浮動),其中,先實行不事先宣佈浮動區間的有管理浮動,即把匯率中間價真正變成市場可交易的定盤匯率(fixing price)並取消浮動區間,然後再到自由浮動。

之所以將2020年作為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是因為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協調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相信,屆時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應該已經基本確立,不論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國際化都應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哪怕不是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的前提條件也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配套條件。當然,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不一定要等到2020年最後一天才實現,只要條件成熟,任何時間都可以宣佈清潔浮動。

之所以下一步選擇不事先宣佈浮動區間的有管理浮動,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進一步擴大匯率浮動區間意義不大。通常情況下,主要貨幣日間匯率波幅正負2%也是足夠用的。同時,"8.11"匯改以後,為提高匯率中間價的基準地位和代表性,實際做法是擴大隔日匯率中間價的波幅,而收窄日間匯率波幅(2015年初至"8.11"匯改之前,日間市場匯率相對中間價的最大偏離幅度平均為1.5#%,"8.11"匯改以後至2017年3月底為0.22%)。

二是考慮到中國國情,在有管理浮動邁向自由浮動的過渡階段,還需要保留政府平滑匯率過度波動的權力,同時能夠起到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期間,只需要改革的方向是不斷放鬆行政管制和外匯干預,就與政府的改革承諾是一致的。

三是這有助於央行擺脫匯率浮動區間的束縛,增強匯率調控的自主性,特別是更好應對走向自由浮動初期市場可能出現的劇烈震盪。實際上,當前對於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調控的效果之所以好於在岸市場,就在於離岸市場上央行不受每日波幅正負2%的 "熔斷"限制。

四是這有助於實現匯率制度的無縫對接,減少匯率轉型的市場衝擊。如新加坡實行的就是即BBC框架下的有管理浮動,即不事先宣佈浮動區間的(band)、參考籃子貨幣(basket)、爬行浮動(crawling)安排。

宣佈這樣一個路線圖、時間表,具有較強的信號作用,對外宣示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莊嚴承諾。同時,也有利於引導市場樹立正確的金融風險意識,把當前的匯率維穩當作臨時狀態而非經常狀態,逐步培育和增強適應匯率彈性增加的能力。不要事到臨頭,市場又出現過度反映,給改革造成阻擾。

實現人民幣匯率清潔浮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