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什么不研究提高小麦产量的科技?

黑子rs闲聊


在科学界不存在万能的科学家,同样与社会上一样,术业有专攻,袁隆平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水稻,也有著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是小麦,这里介绍一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也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李振声院士。虽然他的名气没有袁隆平院士大,但是对于国家粮食产业的贡献并不比袁隆平院士小。他们两人都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我们中国大地的高产小麦凝聚着李振声院士团队的心血。建国初期,我国的农业科学家们发现,中国种植的传统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择和栽培,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已经慢慢消失,1956年,中国爆发了一次很严重的小麦条锈病,条锈病可以说是小麦的癌症,会大大影响小麦的产量,特别严重的可以颗粒无收。李振声院士当时树立的理想就是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他的路径是远缘杂交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此麦条锈病发病率大大降低。所以我们一直很误解的转基因技术,其实已经被运用在了很多作物的生产中,优良的基因引入才能提高这些作物的生长能力。


李振声院士研制的高抗病的小麦品种,已经累计推广了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使得过去小麦低产区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提高了广大北方农民的种植收入,也为解决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坛春秋精选

1102搞科研不是在家种地,想种什么呢就种什么,想搞什么就搞什么;科学研究需要有很多的数据,需要很多的实验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超前的科研理念指导。

袁隆平先生就是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因为在一株不育系水稻的材料支撑下,很好的解决了雄性不育系,优良基因筛选固定的问题,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经过多年的研究才有人杂交水稻。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科学研究不是简单的类比推理。

袁隆平不一定非要去跨行去研究小麦等行业的,而且我国已经有非常厉害的专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研究小麦育种了。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生先生,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李振生先生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

他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筹划组织“渤海粮仓”项目,分离出耐盐小偃麦新品种和新品系。



另一位小麦方面专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秉华,他利用遗传育种技术,历经数年成功研制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树立了小麦遗传育种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实现了革命性突破。

刘秉华教授带领团队推出的“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曾被“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所以小麦育种方面也有非常重要而厉害的专家,也已经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农业引擎

首先,不管是杂交水稻育种还是小麦育种均是一项耗费时间精力的长期工程。袁院士一生能把杂交水稻做到举世闻名已经非常不错了。再去做小麦首先是时间精力不够,另外研究方法也差异巨大。所以,我国小麦研究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另一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遗传所的李振声院士。非常有幸在农科院听过李院士的报告,很朴素,演讲稿还是自己手写在信纸上。


相比水稻而言,小麦的研究工作更复杂困难。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小麦是异源六倍体,而水稻是二倍体;二是小麦的基因组序列一直没有完整的测序结果,直到今年才有一个完整的六倍体基因组序列。而且小麦的遗传转化也特别难,水稻的怎么转都有,效率60%以上,小麦一般研究室做不了,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能稳定的做出来。所以各种因素都抑制着小麦的研究工作。


柳小庆

这么说吧,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小麦育种专家一生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袁隆平院士不必跨界,把更多心思放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即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件费力费神的事情,他也是凡胎肉身,没有三头六臂,有些时候也是分身乏术,在一个领域专心致志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得牵强附会的到另外一个领域做出点什么?你是觉得袁隆平院士在稻谷育种领域做得好不够多么?更何况,就我国目前的小麦育种情况来看,我国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体产量已经在世界遥遥领先了!

不用袁隆平出马,我国就有一大批优秀的小麦育种专家在努力提高我国的小麦产量和育种水平。

中国小麦育种世界领先!

诚然,袁隆平院士是世界公认的水稻育种专家,更是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国内外获奖无数,载誉满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育种就一文不值。可以这么说,我国的小麦育种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小麦的平均亩产达到了840斤,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00斤左右,中国人能够吃饱饭,吃的好,少不了袁隆平为代表的这些粮食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向他们致敬。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2.23


粮油市场报

题主可能把育种家们的工作想的太简单了。大家都知道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的根本问题,除了水稻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物,比如小麦,谷子,高粱,玉米,都面临着必须保证稳产,增产的巨大压力。

袁老一生专注水稻育种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而且水稻也是一种全球性的作物,所以袁老的工作成果广为公众所知。但其实对于每一种作物,都有很多人毕其一生在默默的付出。


比如说小麦,也有很多重量级的育种家。比如赵洪璋,金善宝,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小麦育种领域耕耘。而这些老先生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主要是因为他们故去甚早,当时的媒体还没有现在这样的传播力度。

赵洪璋(1918—1994)


金善宝(1895-1997)


说到健在的育种家,还要提一位仍然非常活跃的老先生,“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赵老对谷子育种的贡献不亚于袁老之于水稻,所以有所谓的“南隆平,北治海”之说。

赵治海


谷子就是小米,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驯化历史的作物。传统的谷子亩产只有2,300公斤,赵老从80年代末开始专注谷子杂交育种,到今天已经将亩产提高到800公斤以上。


我前几天有幸还和赵老见面聊了很久,讨论利用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加速谷子育种进程的可行性。我也深刻的感受到,赵老对基础的科学问题仍然有浓厚的兴趣。



所以大家应该了解到,我们身边有大批踏踏实实做着事情的人,这才是我们国家能够飞速崛起的根源。


罗生物语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隔行如隔山,并不是针对水稻的研究可以轻松放到小麦上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科学上的事情都可以以一推十,那么就没什么问题是难倒科学家的了。

所以,在面对粮食产量少的问题上,解决了水稻的问题就已经是解决了很大的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毕竟中国14亿人,吃米的多还是吃饭的多呢?

其次,我们还要聊一聊袁隆平院士自身的原因。

一开始就选择了水稻的杂交方向,如果半路去换,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得从头再来。说的功利一些,袁隆平院士这样选择,很可能在两个领域都没有建树。

这里要提一位大家可能不认识的科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生先生。他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其实就是小麦界的袁隆平。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而这个品种和方向,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给中国的粮食问题又再提高了一个水平。

说到底我们还是对他不太熟知,也就是因为袁隆平的大名已经如雷贯耳。


不哈韩的小韩

因为杂交小麦这项工作已经有人做了。

“南袁北李”,在作物育种界还是很有名的一句话,但是相比袁隆平先生的名气,作为“北李”的李振声先生就不那么被大众所知了。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杂交,实际上就是运用生物学上的杂种优势来进行品种的选育。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基因组要纯。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作物,杂交无疑可以带来巨大产量提升。但是小麦则不同,我们现在所种植的小麦是在野生原始小麦和两种杂草杂交进化而来的,其基因组本身就高度杂合。并且不同于水稻是两倍体植物,小麦是六倍体植物,在杂交育种上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李振声先生的“小偃”系列品种,就是采用小麦和远缘牧草进行杂交育种,从而让小麦获得牧草优良的抗病特性。“小偃6号”还被选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之一,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1985年,“小偃6号”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此外,李振声院士还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为快速选育小麦创建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工作。一位育种学家,或者科学家,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在某项工作上才能稍稍有所建树。袁先生为大众所知,无疑是好的一面,但是袁先生的成功并不只是因为他一个人,在其背后也是有着一个团队的默默付出。这些年,我们看到了施一公、饶毅、颜宁等等明星科学家,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更多的科学家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同样值得我们的尊重与赞扬。我们应该记得,我们现在生活的每一点改变,可能都包含着无数的科学家做出的努力。


核酸君

到底杂交水稻好吃不好吃,我只知道学校工厂低档次饭店用的是杂交水稻,当官的有钱的吃的是日本泰国进口大米,差不多的人家里也吃的东北米,为何不把水稻品质提高,产量太高价格低效益并不好,如果小麦也来个高产量,低品质,那不是害人嘛!


天高云淡之浪子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可以扪心自问,一个人所学的专业、个人的精力能否允许全面开花,四面出击吗?民谚讲:业勤于精,术有专攻。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至今仍孜孜不倦,穷起精力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冲刺。之于小麦的研究,前些年不是也有一个院士获得大奖。他们分工不同,研究的领域不同。但是他们都在为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而努力。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把一门学问学懂弄通,把自己所研究的专业,在科学实验上有所突破就已经了不起了。贪的多,爵不烂。道理就在于此。


吉祥如意

可能大众会认为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做的很突出,去研究小麦也可以很突出。这可能真的是一个误区。

小学生会学习生物,高中生也学习生物,可是读到了博士其研究的可能只是局限在一个细胞。这说明了,在科学领域越往前走,研究的路子就越窄,因为科学世界未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研究透彻生物领域的某一块内容,那就很了不起了。袁隆平院士也同样如此,他们团队也只是致力于如何将杂交水稻产量提升品质得以改良。

其次来说,小麦问题,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在进行研究,育种专家李振声、程顺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说现在袁隆平院士跳转到小麦领域的话,即便他的理论应用技能再高短期内可能也无法做出成绩,当然我也不否认在小麦领域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可能性。科学研究你可以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到别人在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吃透别人的原理,具体到实践则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也同样从事育种行业,导师每到花期都要亲自下田,观察材料性状,她曾说依照她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尚且不能对有些材料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交给我们她更不能够放心。实践出来的经验有时候不是书本上能够表达出来的,具体到研究还是要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情,研究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大家添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