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我是一个懒于运动、勤于按摩的人。倒也不是懒,主要是累,累得只想躺着,找专业人士给按按摩。

接触按摩大概是大四的时候,那段时间一个人住宿舍,每天疲于奔波各种校招、实习 and so on,就很累呀,无聊的时候翻到大众点评,附近可以做按摩,就下了个单。

那个按摩店在全国有连锁,传媒附近走十分钟就到了。

一个个头不高,身材圆润的姑娘给我做的第一次按摩。她穿着店里统一的粉红色服装,下面是短裙,笑意盈盈。

她给我第一次推背,上精油,再慢慢地推,我觉得还蛮舒服的,后面忽然是刮痧,痛得我嗷嗷直叫,声音响彻整个按摩房,连过道的其他姑娘都扭过头来看我,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说句实话,刮痧并不很舒服,不管是用仪器,还是用那种很传统简单的小工具,没有一次我是享受其中的。但是每次只要姑娘一说,“哎呀你看,刮出了好多痧”,我心里又平衡了。这种平衡来自于一种自己很健康的错觉。

做按摩的时候,她会有意无意地和你套近乎,和你聊一些女孩之间的话题,有时候你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他们是笑着的,然后她会以为你好的语气跟你介绍一款产品:我们家这个精油啊……我们家这个仪器啊……

当我反问她“我怎么没听过你们这个产品的时候”,她就很真诚地告诉我说:“美容院的产品走的线路和正常的不一样。”

Anyway。这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点在于,你一次次去按摩,如约而至,每次结束以后,你心里都会感觉自己收获了健康,抑或是按摩小妹的友谊和真诚。

当你们彼此年龄相近或者阶级意识不浓的时候,其实你们是可以做朋友的。肤浅的话题继续谈论,肤浅的谈笑风生,只要她不盲目地为推销而推销,你不以自己是客户而盛气凌人。

但总有那么一刹那,在某一个地点,一个特定的场景中。你发现,你和她们的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虽然按照“北京折叠”的说法来说,你们可能都只是第三阶级(顶多你第二,也好不到哪里去)。

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记得有次在广州,心情不好,我就去做按摩,一个很旮旯的角落,什么洗浴中心,我就莫名走上去了。

给我做按摩的是个阿姨,年纪一把了,还穿着很短的裙子。整个洗浴中心的装潢也非常花哨,灯红酒绿的感觉,和周围城乡结合部那种凋零的感觉搭配起来,略微有些怪异。

阿姨穿着短裙帮我做按摩,我有点“羞耻play”的味道。他们这里一般来的应该都是男士,像我这样的少女,着实不多见。

因为我奇怪的联想,所以整个按摩过程就显得非常不自然,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自然。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的感觉,我开始和她攀谈起来。

大概就是一些,“您做按摩多久了”,“遇到过哪些客人”之类,聊着聊着,她也开始和我无话不谈。

就比如这行有点“软色情”,干这个工作容易被人瞧不起。但是又没有别的手艺,做惯了,就做着呗,大概如是。还和我说他们工作过程中的艰辛,经常会碰到一些刁钻的客人,女人会很麻烦,男人会想占他们便宜。

她说那些男人别看在外面一表人才的,到这里都是原形毕露。很多人会很恶心。比如要求小妹做按摩的时候故意碰到对方身体,比如用一些比较猥琐的言辞和对方交流。

因为从事这个行业,她觉得自己好像对男人都没什么兴趣了。同行之间还有些按摩小妹非常有心计,知道怎么讨好顾客,尤其是那些男顾客,她看不起,做不到,然后业绩就不行,再加上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好手艺,对未来感到迷茫。

那个时候,我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蛮幸福的。因为我所看见的很多人,其实都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的。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等等,甚至有的人从出生到死都在颠沛流离。而且他们无处可诉。

他们不能像那些有文化的人一样,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整天就是疲于奔命,忙于生存。你会说是因为信息堵塞,现在消费升级,什么蓝领的工资都有可能超过白领,可是拜托,他们哪里有渠道去知道这一切,没有为自己谋生的本领,没有知晓信息的渠道,在这个社会,活得像盲人一样,任凭命运的风吹来吹去,最后不知所终。

想起电影《推拿》里面的一句台词,“在盲人的心里,他们觉得自己跟正常人不是同一类人,因为他们在明处,正常人在暗处。”

这种感觉何尝不能推及到其他人的身上呢。——那些无助的,却不知道自己无助,也无处求助的人。

然后那些自诩稍高一级,工作稍微体面一点的人,还认为自己和他们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我只能说,活到现在,这些自以为是的大多数人,都是靠着那种莫名其妙的,心理上对弱势的优越感,和对强者的鄙夷、甚至吐槽,来生存下去的。(其实是另一种弱者)

但有时候你们之间会产生交集。即便你认为自己清白如莲花,淡如菊。总会有你们命运交叉的一刻。在那一刹那,你会错觉你们是朋友,甚至恋人,虽然几个小时之后,大家又要分扮演各自的角色,她要迎接下一个客人,你要离开那里,为“normal life”奔波。

其实我真心不觉得,这些人和那些人真有那么多差别。阶层流动那么难,很多时候命运由天不由人,且所有阶层都有自己的困惑和牢笼。

如果我们都足够真诚,在那几个小时之内,我们就可以是朋友,甚至恋人。

有时我甚至觉得,服务人员会比大多数人真诚许多,至少他们只要钱,他们目标明确,给你提供服务,获得报酬,结束以后也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可能是因为无知吧,所以善良,当然无知在有些情况会产生恶,但日常生活,不牵扯大是大非,这种人就是会比很多所谓有文化的人善良很多。见过太多有文化没素质的文化流氓,不明来意,自私,擅长剥夺和榨取,所以有时候更喜欢那些因为无知而善良的人。

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很多时候,人们偏偏喜欢那些隐而不露的东西,喜欢一个人用很完美的包装,killing you softly。比如《原罪》,比如《超完美谋杀案》……主角为了利益去同一个人接近,却绝口不提利益,最后再刺你一刀,这其实很要命。

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所以很多时候,我更欣赏这种直来直去的关系。——我给你钱,你给我提供服务,哪怕服务之后我们会是路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几个小时里,对彼此真诚。

这个感觉有点像嫖客和妓女。

喜欢香港 my little airport 乐队唱的一首歌:“忧伤的嫖客”,温情而忧伤,斯嘉丽在《欲望号街车》里说“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善意”,这首歌也给我这种感觉。——陌生人在人海相遇,互相怜惜彼此的境遇。你可能是很出名的人物,我可能是籍籍无名的妓女,但我不高看你,也不低看你,你我都为生活奔波,都为生活所困,只是各自烦恼不同,然而它们又如此相似,相似到我们不自觉惺惺相惜。

坦诚相待的几个小时之后,你可能又要做回低贱的妓女,我又要做回人模人样的上流人士(或其他)。互相嫌弃鄙夷误解,那是阶层之间甚至个体之间的矛盾(反正人类总是相爱相杀)。

但在付费的几个小时内,起码我们是真诚的。身体赤裸,心灵赤裸。你是嫖客我是妓女,我提供金钱你提供服务,我们直面人性的原始欲望,我们很般配。

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my little airport

http://music.163.com/#/song?id=26112689

(客)我就这样痛哭一场

在陌生女子怀内失常

(凤)你说我长得跟你旧爱很像

才令你突然这样忧伤

(凤)「你不用那么伤心,

早晚你会找到一个喜欢你的人」

(客)「不是,是我自己不想再跟人一起,

我觉得我跟其他人不能相处」

(凤)「如果不合适就早点分开,

以后的日子还长呢」

(凤)我说人生的经历总无常

你又何必介怀心上?

一切苦与乐最终都一样

是为旅途增添花样

(客)我一路hang

你一路安慰我

(凤)「你跟她一齐多久?

为什么要分开?」

(客)我越讲越激动

直到走嘅时候你问......

(凤)「哎,小费可以多给一点吗?」

(客)我先突然无咁伤心

由不相识再到交心一场

然后又回复正常

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人生经历总无常

你又何必介怀心上?

以前看《甜蜜蜜》,和大多数别人一样,羡慕黎明和张曼玉。现在却越来越喜欢曾志伟饰演的那个小黑道。

他虽然矮胖,但是心善,总惦记着对方,怜悯着对方,给她物质、守护、安全感、以及别人看起来不是爱情的爱情。

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只是因为这种人,不够帅气,没有主角光环,且不是第一个出场,就常常会被人认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常常被人一略而过,甚至戏谑过去。

人们只歌颂风花雪月的爱情,他们不歌颂妓女和嫖客。

不歌颂暗无天日的爱情,不歌颂躲在角落里的吟唱。

可你不能因为他丑他黑他胖他只给你物质、没和你看星星看雪看月亮,就说他给你的不是爱情。你吃人家的,用人家的,因他给你的安稳而荣耀,最后却跑去找别的小白脸,追求什么你想要的爱情。搞笑哦。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明白,所有关系都是交换,只是明显不明显,高级不高级、喜欢不喜欢而已。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明白,所有关系都是短暂,只是物理时间上的长短而已。

像歌词那样:

由不相识再到交心一场,然后又回复正常。四十分钟的关系似梦一样。

人生经历总无常,你又何必介怀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