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心阳虚

中医体质——心阳虚

中医体质——心阳虚

体质说明

心阳虚是指心之阳气不足, 无以温养心神,而导致其生理功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心阳的功能是使心脏跳动有力、周身血液循行畅达、精神振奋,而心阳虚就好比心脏这部发动机电力不足,必会使其职能降低或减退。

心阳虚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疼痛、易长吁短叹、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心里怯弱、身倦力乏、四肢不温、唇鼻青紫、面色白、无光泽,或面色青黑、舌质淡或紫暗、自汗、失眠、健忘、脉细弱或沉迟等。

由于心阳受损,阳气不得外达而温煦肢体,所以会出现畏寒肢冷、手足不温的症状;阳虚则生寒,寒凉使经脉凝结,心脉痹阻,胸阳不得以舒展,所以又见胸闷,或隐隐作痛,甚至会出现口唇指甲青紫、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弱等虚寒的征象。因为汗为心液,若心阳虚进一步发展到心阳暴脱,不仅心液随之外脱而大汗淋漓,肢体温度也会由寒凉变为厥冷,以致影响肺主气、肾纳气的功能,出现呼吸衰微。更因阳气虚脱,精神随之涣散,而致神志模糊,甚则昏迷,脉微细欲绝,出现心阳衰亡的征象。

导致心阳虚的原因如下:

心阳虚多由心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

由于久病体虚,暴病伤阳耗气而致。

先天禀赋不足。

劳心过度而伤及心阳所致。

年事已高,脏气衰弱。

由于肾阳虚亏而致。肾阳为心阳之本,肾阳虚衰,不得制阴,水气凌心时,可致心阳亦虚。

自然适应能力

畏寒肢冷,畏寒喜暖

饮食调养

1:宜吃养气血的杂粮粥。

2:宜吃健脾胃蔬菜汤。

3:宜吃养心助阳水果粥。

如:百合、酸枣仁、莲子等。

慎食食物

1:忌吃生冷的蔬菜水果。

2:忌吃辛辣的蔬菜。

3:忌吃苦寒的食物。

如:萝卜、绿豆、冰西瓜等。

体育锻炼

运动有助于升阳,对心肺功能的增强大有益处,所以要重视体育锻炼。应该常散步、慢跑、打拳、做操、舞剑等。

可进行穴位按摩,选穴:心俞、厥阴俞、膈俞、内关。操作方法: 每穴按揉50 次,揉力以患者感到酸胀且能耐受为度。

药膳建议

【炙甘草桂枝狗肉汤】:配方组成:炙甘草30 克,桂枝15 克,狗肉500 克。 将狗肉洗净,切块,与炙甘草、桂枝共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以大火煮沸后,再转以小火慢炖3 小时。饮汤食肉,每日1 次。

功效主治:助阳补心、安神定志。适用于心阳不足而致心悸、气短、朐闷不舒。

【参枣桂姜粥】:配方组成:党参10 克,大枣5 枚,桂枝、干姜各6 克,大米50 克,牛奶及红糖各适量。将诸药煎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牛奶、红糖,再煮1~2 沸即成。每日2剂,早、晚空腹温服。

功效主治:温阳利水。适用于心悸自汗、形寒肢冷、水肿尿少、气促胸闷。

【猪心小麦粥】:配方组成:猪心1枚,小麦30克,大枣5枚,大米50克,食盐、料酒、酱油、淀粉各适量。将猪心洗净,切片,加入食盐、料酒、酱油、淀粉抓匀,备用。取小麦捣碎,大枣去核,同大米煮成稀粥,放入猪心片,煮至猪心片熟,调味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补益心气。适用于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加剧等症。

生活建议

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温补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寒性及生冷寒凉食品。

在生活、工作中不要过度地操心费脑,以免思虑过度而耗伤心阳。

经常听一些节奏欢快、热情高亢的音乐,以振奋心阳。

运动有助于升阳,对心肺功能的增强大有益处,所以要重视体育锻炼。


“三一养生”于近日推出了中医体质测评问卷,以大数据的方式,了解当代中国人的体质现状。统计分析表明,现代人的体质状况堪忧。

你想了解自己的体质吗?私信发送:体质 ,我们将给您推送一份中医体质测评链接——目前最系统、最精准的在线体质测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