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话说广东钱局终于正常运转了,可是张之洞也被调往湖广当总督了,不过这也促进了中国机制币的进程。张之洞到了湖广后,仍然不忘初心,时刻惦记着铸币之事。

其实铸币是有收益的,上集讲了银元的成色,我们复习一下,光绪元宝银币的五种面值:库平七钱二分(一圆)、库平三钱六分(半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二角)、库平七分二厘(一角)、库平三分六厘(五分)。主币库平七钱二分,成色为含银96%~97%,下面的辅币成色就更低了,最小到82%左右。也就是说这平均至少5%的部分不是银子,而这就是收益。比如广东钱局,铸造的光绪元宝成色最足,即使这样每铸一千两银元,也能盈余二十两,若是铸造小银元则可盈余一百两银子。

张之洞的经济头脑很好,或者说他相比于李鸿章,更爱耍小聪明去赚钱,而不是办实业,所以李鸿章办兵工厂,张之洞则酷爱办造币厂。于是乎到了湖北的张之洞马上就开始按照其在广东的做法,上奏请旨在湖北开立造币厂。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5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1893年(光绪十九年)湖北银元局成立了,有了广东的经验,剩下的事就非常好办了,照着广东的光绪元宝造呗。光绪元宝湖北省造比较简单,普通版5种面值,留存量还比较多。记住:张之洞爱铸钱!所以其所在的湖北造币数量是非常大的,铜币也是如此,所以湖北、鄂字号的一般都存量大、相对就不那么值钱了。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6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加铸“本省”

不过也有例外,湖北也有一枚大珍品银元,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本省”库平七钱二分。加铸本省二字,张之洞本意是湖北商人纳税只能用本省银元,可是这与当时朝廷的规定不符,所以铸造时间极短,很快就回收了,因此留存非常少,是为大名誉品。

随着张之洞在广东、湖北开铸光绪元宝,全国也就传开了,其它省份也突然明白了这其中赚钱的套路,纷纷铸造自己省份的光绪元宝,以求能从铸币当中分得一分利益。地方各省所铸光绪元宝,单挑出一个省都能细讲一大段,所以下面我就只是概括的聊一下,可能不是很细致,资深藏家可以在评论里多多讨论。

北洋造

北洋不是一个省,确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利益集团,按惯例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而直隶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首,权势要比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大的多。所以北洋造光绪元宝只标注“北洋造”,而不是“北洋省”。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8年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北洋势力盘踞在直隶,造币厂主要在天津,外国入侵北京必经之地,所以因为八国联军入侵等原因,北洋造光绪元宝在时间上断断续续的,有光绪二十五、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光绪二十五面值比较齐全,有5种面值,其余的多只有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8年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34艺术字体”

北洋造光绪元宝的年号位置在龙面的左边,以阿拉伯数字标识,根据字体可以分成很多细分版别,尤其以三十四年数量最多,比如艺术字、卷3旗4、小3长折横4、大字体等。

另外提前说一句,北洋库平一两是造币总厂铸造的,所以不放在北洋这里,而是放在后面造币总厂篇里。

江南省造

江南省其实有名无实,因为早在康熙年间江南省就已经被拆为江苏、安徽两省,光绪年间这里其实是两江地区,造币厂是两江总督刘坤一创建,地点在南京,也就是后来的南京造币厂,现在也是中国四大造币厂之一。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8年无纪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老江南”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分老江南、新江南。老江南的特征是无干支纪年、蟠龙有外圈,分界线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4年甲辰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新版江南光绪元宝则带有干支纪年,具体有:戊戌(无库平三钱六分、库平三分六厘)、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8年戊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8年戊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戌戊错版”

另外,戊戌年有错版大珍品,因为“戊戌”两个字很像,造成模具雕刻错误,铸造出了部分“戌戊”错版(两个字左右反了),发现后紧急进行了回收,所以存世量非常少。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1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1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无英文”

除了“江南戌戊错版”之外,江南省造光绪元宝还有几个较为罕见的珍稀品种,比如:“辛丑五点花”、“癸卯无花”、“辛丑无英文”等。比如上面2枚,注意看左边“丑”字和“造”字之间,有的有“HAH”英文,有的没有。另外根据龙的形态,币面的字体,还有很多更加细分的版别,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安徽省造

安徽的光绪元宝首先是一枚大珍品,二十三年安徽省造,目前发现有4种面值,缺少库平七分二厘。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安徽本是在光绪二十四年才开始开铸银币的,按理不应该有二十三年的铭文,后来经过施嘉干、耿爱德、孙仲汇等多位钱币大家考证,得出此币应为德国造币机厂商调试机器时,试铸的样币。

此外,安徽省造光绪元宝更多见的,还主要是:二十四年安徽省造戊戌安徽省造2种。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8年戊戌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安徽省银元局的存在时间很短,光绪二十五年就被关了,只运行了一年,所以安徽省造光绪元宝数量稀少。另外安徽省还有无年份的七钱二分、标有二十五年安徽省造的七分二厘等品种,都非常少见。

奉天省/东三省造

大清在关外一开始只设立了将军府,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开办造币厂,开铸光绪元宝,所以一开始是奉天省造。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7年无纪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铝合金样币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897年无纪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铜样币

无纪年的奉天省造,只有铝、黄铜、合金样币,无实际发行银币,目前发现有4种面值,却少库平三分六厘,也是大珍品。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中心满文奉宝”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中心满文宝奉”

除了无纪年以外,癸卯奉天省造,中间满文有错版,即光绪元宝中间的2个满文字母,有写反的情况,2个满文翻译过来是奉、宝2个汉字,所以分“奉宝”、“宝奉”两版。甲辰奉天省造,则只有库平一钱四分四厘。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

奉天省造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大珍品,奉天省癸卯一两,为孤品样币,全世界只有一枚,可以说是光绪元宝大珍之首。为当时两、圆之争的产物,也就是货币采用圆、角、分的制度,还是采用两、钱、分、厘的制度。表面上是货币制度的争执,背后其实是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斗争,帝党主张以圆计价、后党主张以两计价,另外提一句张之洞是后党,所以光绪元宝一开始在广东、湖北都是按两、钱计算。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7年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开端:光绪元宝银币(中)

1907年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

到了1907年,关外也终于像关内那样,设立总督制,徐世昌就任东三省总督,其将奉天制造银元总局与吉林银元局合并,成立了东三省制造银元总局,从此就变成了东三省造。东三省造光绪元宝有4种面值,目前未见三分六厘,年份都是光绪三十三年,同北洋造类似在龙面以数字标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