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帶動“革故” 創新決勝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之二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兩院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勇挑重擔,努力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

第一動力:提升科技供給,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出席院士大會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庚院士說,我們在工程科技一線,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重託,搶抓機遇,趁勢而上,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推動者。

進入21世紀,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抓住了可能“同頻共振”,抓不住就會“擦肩而過”。

“科技創新的主動權實際是國家發展的主動權。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以‘鼎新’帶動‘革故’,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吹響了搶佔世界創新高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衝鋒號’。作為一名新院士,我將在自己的專業上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做‘頂天立地’的研究,為打造發展新引擎貢獻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說。

安徽良金高效農業研究院院長楊良金說,在廣大農村發揮第一動力的作用,最緊迫的就是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應用兩翼齊飛,用通俗易懂的實用技術幫助農民發展現代農業。

行穩致遠:堅定創新信心,不妄自菲薄妄自尊大

只有自信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我們必須有‘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顧金才說,“我們有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擰成一股繩,組織創新大軍集智攻關。”

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創新的自信源於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與世界強國科技實力差距很大,而現在進入了並跑和局部領跑的新階段。“重要的是社會要崇尚科學,崇尚創新。教育要點燃青年人尤其是孩子們的科學夢想。”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說。

決勝未來: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儘早取得突破”,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要求,令廣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奮。

“圍繞如何提升核心競爭能力,我們正在抓緊全面梳理短板、長板和短板中的長板。”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李曉紅院士說,“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創新驅動實際上是人才驅動,我們在研究改革束縛工程科技人員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完善科技評價和人才評價提供高質量決策諮詢。”

“在裝備製造領域,我們與先進國家制造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希望更多好政策推動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寧夏維爾鑄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小寧說,公司把年銷售收入的8%用於新產品研發,在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上取得了突破。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得有標誌性科技成就。從事幹細胞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陳捷凱說:“經過十年攻關,我們發明出幾套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誘導因子。只要堅持做下去,我們一定能在這個領域接近或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