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日本也想废除汉字,但一场全国考试后“沉默”了!

“汉字在古代中国诞生,之后漂洋过海来到了日本,据说在2000年前日本就有了汉字。那时日本虽然有一种叫做’大和言叶’的口语,但是却没有文字。日本人把从中国传来的汉字,很好地融入了日本的文化。”

70年前日本也想废除汉字,但一场全国考试后“沉默”了!

日本汉字博物馆

2016年6月29日,日本首个以汉字为主题的博物馆——汉字博物馆,在日本京都著名的祗园正式向公众开放,汉字博物馆馆长助理山崎信夫在开幕式上这样表示。

日本是目前唯一一个“汉字文化圈”里,除了中国外保留汉字的国家,韩国、朝鲜、越南等国都先后废除了汉字,但在70年前也差一点废除了汉字。

70年前日本也想废除汉字,但一场全国考试后“沉默”了!

汉字为什么要为日本军国主义背负罪责?原来,在美国人的想象里,汉字字数过多,且难学难记,人民终其一生不可能学完;人民认字水平不高,知识传播就成问题;知识难以传递,民主思想就难以培养;民主思想缺乏,军国主义自然借机兴起。

这推论看似成理,在当时盟军占领当局的执政者中根深蒂固,尤其以盟军总部任职的美国年轻学者佩尔泽尔为代表。

而日本方面,也因为是战败国而自卑,很多学者也赞成废除汉字,公开发表文章称“日本用汉字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实,做出错误的判断。日本要推广民主,必须考虑废除汉字。”甚至连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都加入了废除汉字阵营。

70年前日本也想废除汉字,但一场全国考试后“沉默”了!

日本终战诏书汉字假名混用

1948年8月,一次决定汉字去留的“全国识字调查测试”开始了,而测试的结果将决定汉字的去留,并由日本学者柴田武、另一个日文拼音化的急先锋,来主导这次测验。因为只要调查到日本人对汉字读写很困难,那么废除就顺理成章了。

“识字测验”的主办单位在日本全国找了两万个受验者,年龄在15岁到64岁之间。当年,日本人都要吃配给粮,靠着「配给名簿」随机抽样。接到占领军总部来的通知,每个人都战战兢兢,不敢不去。这次测验的到场率约在八成以上,抽样算是极具代表性。

那盟军总部的“识字测验”考些什么呢?以下就是当中的一道题:东村的大爷,在银行买了两枚彩券,中了大奖。请问:大爷买了几枚彩券?

(1)一枚(2)二枚(3)三枚(4)四枚

大爷在哪买的彩券?

(1)香烟铺(2)大阪(3)女儿家(4)银行

结果出来,彻底跌破了“专家”的眼镜:日本无法读写汉字的人口,比率仅仅为2.1%,也就是说日本拥有97.9 %的高识字率!还有4.4%的人得到满分。

且不说汉字国家不曾有过这么高的识字率,就连拼音文字的国家也难以望其项背。事实证明:日本在1911年,就已经达到98%的小学就学率。普及的教育,才是提升识字率的根本,和文字体系没有直接关系。

70年前日本也想废除汉字,但一场全国考试后“沉默”了!

日本街头的汉字

主导这次测验的日本学者、“汉字废除派”柴田武,尽管对测验结果不甚满意,仍如实拟好报告,交给了盟军总部。在结果面前,事实胜于雄辩,废除汉字只能停止,用日本文化厅的总结是:“压倒性的高识字率,守护了日本母语的存续。”

日本文部省曾进行了一项有关汉字意识的调查,其中在”你对日本汉字抱有什么样的看法?” 72.4的人表示”汉字是书写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次有60.1%的人认为”汉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于阅读”,还有52.5%的人认为”虽然有文字处理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学好汉字”。

尽管学汉字很难,但学的人很多。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会长高坂节三先生介绍说,现在一年大约有200万人参加汉字能力检定考试,而在日本已累计有4000多万人参加这项考试,全日本总人口也不过1.27亿,这足够让人惊讶!

如今细数周边非华人国家,也就只有日本对汉字充满感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