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農業百事通,獲取農村最新熱點資訊!


農村有很多古語,這些古語、老話都是象徵著農村老一輩人的生活智慧;其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簡短的文字中,就蘊含著較多的人生哲理,能夠被流傳至今的,則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那麼,“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這句農村人常說的老話又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為什麼這麼說呢?

農村老話“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首先,“點燈”這樣的行為方式,在我國農村,是有著別樣的講究和說法的;元宵節點燈蘊意著歡慶佳節,祠堂點燈蘊意著對祖先的敬仰,生子點燈蘊意著對家丁興旺的美好暢想;

“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這句農村老話裡“點燈”的行為就蘊意著良好的家風

農村老話“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因為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家裡的前門沒有亮燈,那麼你家的後院自然而然就沒有光亮;引申來解釋就是,要想“後院亮堂”,後輩有出息,那麼,“前門要點燈”,長輩要做好帶頭示範作用,要品行端正,立下良好的家規家訓,為孩子樹立榜樣;和“上樑不正下樑歪”有異曲同工之意;

其實不得不說,確實是很有道理!不是有句俗話說得好“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雖然說,後輩子孫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你不能去為他們做主,但事實上,如果作為長輩,沒有給家裡的孩子積累一定的財富,或者說沒有教給他們要能夠好好克己復禮,守正持財,那麼,很容易就導致家族敗落,很難實現人才輩出,光宗耀祖;

農村老話“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綜上,總的來說就是,在一個家庭的教育中,重視對孩子品德的教導要比任何所謂的事情都更加重要,即便你家財萬貫,但也有用完的一天,只有良好的品性可以伴隨一輩子,並且能夠走得長遠!農村相對來說,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比較完整,對於家風其實也是比較重視的,家風正,則人心正,這一點很重要!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你家的家風、家訓是什麼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感謝關注農業百事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