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

创业者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

经常在一些知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中看到他们善于从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看到有价值的商机。也可以说是赚钱的机会。这跟天生的生意头脑有关吗?还只是他们善于发现?如果发现了一个商机,要做些什么可以将其成功实现?

对于“商机”的诠释每个人都不一样,发现“商机”的能力每个人也不一样,即便是“天赐良机”,机会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么,这个准备又是哪些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什么才是东风?东风又在哪里?

李嘉诚先生说过的一句鸡汤话:每一次新商机的到来,都会造就一批富翁;造就他们的原因是: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明白了,他成功了。

所以,这个问题要分三个部分:

一、商机的本质有哪些?

、发现商机需要哪些能力?

三、商机存在的规则是什么?


一、商机的本质有哪些?

创业者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

1、商机太明朗时,就已经不是商机了。

2、就中国本土而言还逃不过“政策就是趋势,政策就是商机”的宇宙法则;跟着国家政策走就是商机。第四波“创业潮”开始了,政府将重排一系列商机。

3、在网上就不要祈求有什么好的商机!你这个问题一定引来一大批打广告的。商机就是看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别人说”。

4、要明白一些产业链运营的规则,比如,你创新了一个小玩意,你可以把图纸给工厂,让他们给你做出来,贴上自己的牌子,再找有销售渠道的人帮你销售。

5、赠予的本质包含野心和特权,受赠的本质则包含顺从。商机的本质就是:学会不要脸。

6、伪善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唯利是图是发展的本质,趋利避害是每个人骨子里的惯性。那“商机”最初存在的样子是什么呢?--这个是不是骗人的?

7、经济学之所以定义为科学,因为其有着客观的规律。能够通过推理演绎来探索和领悟基本经济学原理,它无需实验来证明,经济学原理是一种解读世界的方式,它有客观的规律,违背这种规律,一定会发生混乱。所以,异想天开的事情不要去做。

二、发现商机需要哪些能力?

创业者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

1、多读书(哲学类、经济学类)、要多思考,思维方式比什么都重要。

2、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要迷信“大V说”,不要迷信人脉,不要依赖外力。

3、要懂经济学,因为经济学是一种方法,其目标是改变心脏和灵魂。我们去领悟经济学,是让我们理解各种矛盾的、错综复杂的现象的根本。 也是去理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实际所做的选择,各种动机加以更细致的分析。

经济学原理通过审慎的自省和逻辑推理获得。 逻辑推理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事件是由人有目的的行动所驱使的。 不必依靠事件来检验命题是否成立。 经济学,它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利用资源,使用一定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4、性格是什么样子都不重要。思维方式很重要。要多看哲学方面的书,哲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你更好的认知世界,认识了世界,就发现了商机。

5、学历是什么都不重要,心态很重要。要多看心理学方面的书。


三、商机存在的规则是什么?

创业者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

1、短缺商机

短缺是经济牟利第一动因。空气不短缺,可是在高原或在密封空间里,空气也会是商机。一切有用而短缺的东西都可以是商机,很多事情就是商机,你拉不面子,神仙也没有办法。

2、时间商机

远水解不了近渴。在需求表现为时间短缺时,时间就是商机。飞机比火车快,就有商机存在。

3、价格与成本商机

水往低处流,“货”往高价上卖。在需求的满足上,能用更低成本满足时,低价替代物的出现也是商机。

4、方便性商机

江山易改,懒性难移。花钱买个方便,我现在特别希望那种上门服务的“化妆服务”。现在类似的服务,只有“熊猫拿拿”。

5、通用需求商机

周而复始,永续不完。人们的生存需求如吃、穿、住、行每天都在继续,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商机。

6、价值发现性商机

天生某物必有用。一旦司空见惯的东西出现了新用途定是身价大增。

7、商机中的商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们总是急功近利,盯住最终端,不择手段。比如挖金矿时,不会计较卖水的价格,结果黄金没挖着,肥了卖水的。

8、基础性商机

引起所有商机的商机。对长期的投资者来说,这是重要的。如第四波“创业潮”开始了,政府将重排一系列商机。

9、战略商机

未来一段时间必然出现的重大商机。错过前面三次的,抓住第四次。

10、关联性商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需求的互补性、继承性、选择性决定。可以看到地区间、行业间、商品间的关联商机情况。

11、系统性商机

发源于某一独立价值链上的纵向商机,优化你所在产业链,你最擅长的那个部分。

12、文化与习惯性商机

由生活方式决定的一些商机。比如:就要开始1111。

13、回归性商机

人们的追求,远离过去追随的时尚一段时期之后,过去的东西又成为“短缺”物,回归心理必然出现。至于多久回归,看商家的理解了。

14、灾难性商机

由重大的突发危机事件引起的商机。那年,广州几个小伙子去伊拉克卖盒饭,一年挣了200W,这个故事,她,是真的。捂住嘴巴笑的,请继续。


四、在细分领域做到第一

创业者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商机?

发现了一个商机之后,要做什么才能把它实现呢?,你必须先熟悉一个行业,知道了这里面的规则,才能有所操作。

我之前读过一本书,Peter Thiel写的《从0到1》,我当时读完之后,只是有个概念在脑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感触,不过现在,我逐渐接触到了一些项目,慢慢地开始认同这种观点。

生意从哪里来,一般人都会认为生意从市场中来,还有人说生意从竞争对手那里来。市场这块蛋糕就是那么大,你占得多,别人就占得少,你占得少,别人就占得多。比如饮料市场就那么大,王老吉的崛起,肯定伴随着其他饮料的市场份额降低。所以我们就得细分出一个市场,找到一个可以成为第一的市场。

世界上有些小国家和中国某些城镇的面积差不多大,但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和中国一个镇长,可支配的资源差得太多。第一有一个光环效应,可以有很多好处,有了第一,供应商愿意跟你合作,渠道商也愿意跟你合作。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这么一个没人关注的领域呢。

首先要分析整个外部环境,明确竞争对手的优缺点,给顾客一个选择自己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同时避免接触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强势的那一部分。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 百事可乐就跟可口可乐比年轻,宣传中就一直说可口可乐是父亲那一辈人喝的,百事是年轻人喝的,同时还一直请年轻的明星代言,巩固自己代表年轻、活力的形象。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宝马和奔驰的,当时宝马想进军豪车市场的时候,市场中已经有奔驰了,奔驰的口号是坐得最舒服的豪车,这个时候,坐得舒服,就是奔驰在消费者心中一个强势的形象,如果这时候,宝马说,宝马是比奔驰更舒服的豪车,效果和说服力都会很一般,所以宝马的定位就是最好开的豪车,成功地切入了市场。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坐奔驰,开宝马之说。

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和洞察,你不要总想着在同质化的领域做得比别人更好,那是成功学灌给你的鸡汤,教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其实差异化竞争才是这个社会的立足之道。

你在一个细分领域做成第一之后,哪怕是巨头都很难超越你,因为他们的盘子太大,没有办法把力量集中到你这一个点。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把你收购了,有时候,这可能是双方都想要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