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主教十大教堂

中國天主教十大教堂

濟南洪家樓教堂

(一)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大教堂。大教堂建築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為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特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建築之一,當時耗資40萬法郎,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該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石室聖心大教堂是由法國設計師設計,中國工匠建造而成,有“遠東巴黎聖母院”之譽。

聖心大教堂幾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構圖元素,既有早期建築風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視門等,又具中、晚期建築風格的雙鐘樓尖塔等。該教堂正面是一對高聳的尖頂石塔,象徵升向天堂,皈依天主;石塔中間西側是一座大時鐘,石塔中間東側是一座大鐘樓,裝有四具從法國運來的大銅鐘;正立面的鐘樓上聳立尖塔,是哥特式教堂建築風格的特徵;所有門窗都以法國製造的較深的紅、黃、藍、綠等七彩玻璃鑲嵌。尖塔為空心的八角形錐體,用石塊砌成,其下是三層樓房,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後像錐尖刺向蒼穹。走進教堂,左右各有10根巨型石柱支撐交叉、急劇上升的尖拱,使整個教堂內部保留著和外觀一致的向上的升騰感覺。堂頂中間最高,兩側稍低,呈現起伏的態勢。從大門向祭壇方向,由於石柱的排列和堂頂的尖拱結構,整個大堂有一種向上和向前延伸的感覺,渲染出莊重的宗教氣氛。石室中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最引人注目,正面、東面、西面各有直徑7米的圓形玫瑰花窗,用深紅、深藍、紫黃等玻璃鑲嵌。這些彩色玻璃窗歷經百年,多有損壞,多用國產的藍綠色玻璃修補。而在當時,這些玻璃窗上所繪的是聖經故事。

1863年12月8日聖心大教堂舉行了盛大的奠基典禮。專門從羅馬和耶路撒冷運來泥土一公斤,表達天主教創立於東方之耶路撒冷,興起於西方之羅馬。現在教堂東側牆角下“JERUSALEM1863”和西側牆角下的“ROME1863”刻字依然清晰可見。199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濟南洪家樓大教堂

洪家樓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濟南教區山東省總主教座堂,是濟南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教堂;濟南地區標誌性建築之一,為國內三大教堂之一。在中國近代宗教建築中,佔有重要地位。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動工興建,光緒三十年(1905年)建成。設計人為奧地利修士龐會襄。該教堂體量高大,氣勢宏偉。立面為典型的哥特建築風格。1906年,洪家樓天主教堂進行了擴建。

1902年,天主教山東北境教區的方濟各會荷蘭籍主教申永福(EphremGiesen)在得到“庚子賠款”以後,主持在洪家樓動工興建新的主教座堂,到1905年座堂完工。教堂建築面積1625平方米,平面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外牆用石塊砌成,西面的正立面有兩座高大的尖頂鐘樓,還有眾多的小尖塔。教堂內部佈滿了天主教題材的壁畫和雕刻。大廳可容納800人。

教堂坐東面西,前窄後寬,多角多稜,多門多窗,建築面積約2600多平方米,堂內祭臺設於東端。教堂正面有兩個尖頂分立式鐘樓,高約60米,左右為穹窿式尖券頂,具有典型的高直作風。三個正門均為尖拱型,拱門上面層層雕花,裝飾美觀;教堂後端,也矗立著兩個高約55米的尖塔,前後四塔相互對應,皆為青磚、料石砌壘,垂直挺拔,使整個教堂更加雄偉壯觀。教堂內,設兩排縱柱,中央通廊高大,地面用青條石鋪就,圓頂和牆壁上,繪製有精工圖案、雕飾和文字。步入堂內,頓有莊嚴、肅穆、偉麗之感。教堂的窗子是用彩色玻璃鑲嵌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出強烈的光色效果。尤其是在日出時,東端聖壇處霞光燦爛,五彩繽紛;日落時,西面入口處則是光彩四溢,滿目生輝。

1966年文革中被關閉。1985年12月25日聖誕節,已經關閉近20年的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天主教堂恢復開放,舉行盛大彌撒。1992年被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洪家樓天主教堂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撫州聖若瑟大教堂

撫州聖若瑟大教堂坐落於撫州城文昌橋東靈芝山路。始建於1908年,1918年竣工,整個教堂佔地面積3850平方米,建築面積2109平方米,為全國三大教堂之一,屬全省重點開放教堂,1994年被收入中國宗教文化大觀大型畫冊。

  教堂為西洋哥特式建築,呈十字型。教堂外型以尖拱、圓拱、尖頂為合成要素,並有特製青磚和經過精工細鑿的紅石、白麻石相嵌而成。教堂正面兩側各建有一座鐘樓和塔樓。鐘樓高達28.4米,鐘樓與塔樓之間用兩條帶狀紅石圍欄修飾連接,使教堂更具美感。大門上首和塔樓中段中下設有5個神龕,神龕內分別供有耶穌、聖母、若瑟和天使的塑像。塔樓之間上端的牆上飾有大型白玫瑰圖案,牆頂端矗立著金色的十字架,鐘樓頂端白色幡帶線條流暢醒目,仰望有飄逸向上之感。縱觀整個教堂,典型莊重、氣勢宏偉。

  教堂內矗立著58根用天然紅石精雕而成的科林斯柱,精壯挺拔,綠色的筋條從柱子頂端呈拋物線散射而上,與堂內白色穹頂連為一體,給人以寬闊高遠之感。教堂前端正中設有祭臺,祭臺神龕內供有耶穌、聖母和若瑟的雕像。教堂四壁多達14200塊彩色窗戶玻璃折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更加烘托出宗教的神密氛圍,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四)天津西開總堂

西開教堂又稱法國教堂。包括天主教總堂和大教堂,分別建於1914年和1917年,為法國天主教所建。大教堂採用法國羅曼式建築造型,高45米,建築面積1585平方米,平面呈長十字形,正面和後部聳立高大塔樓三座,呈“品”字型,樓座以黃、紅花磚砌成,上砌翠綠色圓肚形尖頂.簷下為半圓形拱窗。堂內為三通廊式,內牆彩繪壁畫,裝飾華麗。西開教堂是天津教堂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現已修飾一新,對外開放。該建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同時也是天津市最大的羅馬式天主教,是天主教天津教區的主教座堂。

西開教堂教堂建築面積1891.95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採用法國羅曼式建築造型,正廳從正門兩側到底部的祭臺,有兩排(每排7根)共14根立柱,形成三通廊式。中殿以疊式複合方柱廊,支撐大小半圓券頂。中央高大的穹窿頂,通過八角形鼓座與支撐拱架券頂。中央高大的穹窿頂,通過八角形鼓座與支撐拱架券廊柱相連。室內八角形的穹窿頂及側窗均以彩色玻璃嵌作畫。內牆彩繪壁畫,裝飾華麗,充滿宗教神秘氣息。西開教堂教堂入口左右築有塔樓。三座穹窿頂均略向上拉長,以木構架支撐,表面以綠色銅板覆蓋,上置十字架。1976年大地震中,兩座前塔樓圓頂的底座嚴重震損。1979年動工修繕,1980年秋竣工,正式對外開放,恢復宗教活動。西開教堂是天津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區主教座堂。西開教堂內每日早晨舉行宗教活動。逢星期日及天主教節日,早晚皆有宗教活動。

(五)上海徐家彙天主堂

徐家彙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位於蒲西路158號,正式名為聖依納爵主教座堂,2013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座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特式建築,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頂,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高聳入雲。徐家彙天主教堂以其規模巨大、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上海的第一建築。堂側新建大樓為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府。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宣統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

徐家彙天主教堂是鴉片戰爭後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19世紀末,徐光啟墓附近地區是上海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會建新堂,1910年完成,即後來的徐家彙天主教堂,是中國第一座按西方建築風格建造的教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鴉片戰爭後,曾遭羅馬教廷下令解散的耶穌會已恢復,其會士重來江南,5年後在徐家彙建立會所,咸豐元年(1851年)建造教堂,為中國第一座西方建築式樣的教堂,為徐家彙舊天主堂,奉“聖依納爵”為主保。宣統二年新大堂建成後奉聖依納爵為主保,稱“聖依納爵堂”,舊堂改奉“無原罪始胎聖母”為主保,稱無原罪始胎堂。該堂教徒人數建堂時為100餘人,光緒二十七年1700人,民國31年(1942年)7000人,1951年8400人,1998年10350人。

徐家彙在天主教歷史上有重要地位。上海天主教的文化出版、科學教育等事業在此創立和發展,徐家彙成為上海天主教中心。民國13年,中國天主教“第一次全國主教會議”曾在此舉行。抗日戰爭初期,徐匯大堂、徐匯中學等辦了難民所,收容難民數以萬計。

徐家彙天主教堂可容納三千多名教徒進行活動,被稱為上海的“梵蒂岡”。該堂區現有教友數萬名,每天清晨有多臺彌撒,逢星期日及教內重要節日,教友濟濟一堂。

(六)青島聖彌額兒天主堂

青島聖彌額兒天主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擬建教堂應高百米,適逢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佔地面積1148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301.54平方米。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處設有平臺,兩側有兩座對稱而又高聳的鐘塔,高度為60米,塔內上部懸有4個巨大銅鐘,鐘聲悠揚和諧。大門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兩側各聳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該堂結構以鋼筋混凝土與花崗石結合而成。屋頂覆蓋舌頭紅瓦,其氣勢龐大,且又古樸典雅。

教堂裝飾系採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形式。堂內大廳高18米,寬敞明亮,頂棚懸有七個大吊燈,後方設有祭臺,配之穹頂的聖像壁畫,堪稱莊嚴美觀。可容納教徒千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同時也是基督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文革時,教堂受到嚴重破壞,1981年4月恢復使用,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堂原裝有一架堪稱“亞洲第一”的管風琴,它有2800多個音調,是當時亞洲最大的一架管風琴,安置在前門上方教堂內的唱經樓上。這架珍貴的德國古典管風琴在“文革”時期被徹底砸毀。2011年,經有關方面協調,聖彌額爾堂從德國引進一臺高達8米的巨型管風琴。如今已投入使用,曼妙柔和、空靈深邃的琴音一經琴師彈出,立即瀰漫到偌大天主教堂的每個角落,頓生莊嚴肅穆之感。

(七)北京東堂(王府井天主堂)

王府井天主堂,俗稱東堂,又名聖若瑟堂、八面槽教堂,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74號。1655年由意大利籍利類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兩位傳教士創建。是耶穌會士在北京城區繼宣武門天主堂之後興建的第二所教堂,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灰色的歐式尖頂建築因其古老而越發透出神秘,新鋪就的門前廣場在綠樹環繞中更具濃郁的人文色彩。在周圍的現代化建築映襯下,王府井天主教堂成了這條大街上的新景點。佔地8000多平方米的教堂門前廣場已鋪裝完畢,廣場兩側設有座椅可供行人小憩。在教堂南側,佔地1000多平方米、王府井大街上最大的綠地馬上就要露面,它將是一座花卉、灌木、喬木立體種植的花園。由於以玫瑰為主,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玫瑰園。從玫瑰園流出的一股人造泉水,因為依廣場南側層疊而下,所以名為“疊泉”。整個教堂廣場高出地面1米有餘,使其更顯與眾不同。據說,由於完全按西式天主教堂設計,玫瑰園下還會有一個葡萄酒窖。

北京王府井教堂是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雖然身處鬧市,卻絲毫沒減少它聖潔的氣質。節日期間有時不經意從堂前走過,渾厚的電風琴聲和唱詩班陽光般的歌聲會從裡面傳出來,盪漾在冬日的空氣中。歷經滄桑的古教堂幾經磨難,依然屹立至今。現已經成為北京最重要的外景拍攝地之一。

北京王府井教堂是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築風格共融的典範。雖然身處鬧市,卻絲毫沒減少它聖潔的氣質。節日期間有時不經意從堂前走過,渾厚的電風琴聲和唱詩班陽光般的歌聲會從裡面傳出來,盪漾在冬日的空氣中。

(八)南京石鼓天主堂

南京石鼓路天主堂位於南京市白下區石鼓路112號。建成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北伐戰爭中該堂遭到嚴重破壞;1928年,國民政府撥款重修;1930年代以後,這裡一直是天主教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石鼓路天主堂是由最早來中國傳教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所創辦。16世紀末利馬竇曾先後三次來南京,於1599年在城西羅寺灣購買私宅,略加改造,作為個人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1618年,由於南京教案的原因,教堂被拆除。1864年,法國傳教士雷居迪隨法國的炮艦來南京復堂,在原佛教古剎寺的廢墟上建堂,1870年(同治九年)建成,定名為“聖母無染原罪始胎堂”,即現在的石鼓路天主教堂。北伐戰爭中該堂遭到嚴重破壞,1928年,國民政府撥款重修。外觀及內部結構上模仿羅馬式,無樑、十字形、拱頂、磚木結構、鐵皮蓋並有鐘樓。主要採用了西方古代教堂拱頂結構及光纖色彩的傳統手法。由於技術和材料的限制,該堂的屋頂結構仍然採用中國傳統的木屋架,下面用曲線的木構件和灰板條模仿羅馬風的圓拱作為吊頂,雖是仿作,但幾可亂真。

(九)瀋陽南關教堂

南關天主教堂在瀋河區樂郊路40號。清光緒四年(1878年)始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義和團焚燒,1912年用清廷賠款和法國巴黎傳教會集資重新修建。

現在的這座南關天主教堂是1912年重新建造的。整個建築分東、西兩個院落,大教堂在東院的北端,南北長66米,寬17米,佔地面積達1100平方米,屬於“歌德式”建築,全部用青磚雕造,它的頂端是高高矗立的尖塔,高45米。教堂前面是一大兩小三扇門,兩側有成排的尖拱小窗,內有二十四根石柱支撐,穹隆部位鑲嵌著巨大花紋,教堂可容一千五百人。教堂之外有森嚴的高牆圍繞。

天主教是世界性宗教之一,教廷設在意大利的羅馬。各地設有“教區”,每座教區設“主教府”實施管理,瀋陽南關天主教堂是“滿洲教區”所在地,是東北地區天主教中心,現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十)雲南茨中天主教堂

雲南迪慶茨中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這座法國傳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動工,1921年修建完成,氣派的教堂成為了“雲南鐸區”的主教禮堂。18世紀中葉,西方天主教士進入迪慶,他們建立教堂、發展信徒,在強大的藏傳佛教勢力中,極艱難的存在著。信徒甚少,並且日益被信仰藏傳佛教的百姓所仇視。百姓們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傳教活動,引發了阿墩子教案和維西教案。

在1905年的維西教案中,憤怒的群眾焚燬了瀾滄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殺死了法國傳教士餘伯南和蒲得元。當時清政府派重兵鎮壓僧俗民眾,反洋教的群眾抵抗了三個月,最終被鎮壓下去,教會因此而獲得了賠款,在茨中土地上興建茨中教堂。

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為天主教“雲南鐸區”主教坐堂,下轄2個分堂,先後辦過一所學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學。

教堂風格整體上體現了巴斯利卡式教堂的特徵,又兼羅馬教堂的特色。主體建築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其正面為高大的鐘樓,鐘樓的上部,雖為中式亭閣,中式飛簷瓦頂,但它 兩頭頂端的十字架標記還是引證了它西式的身份。在歷史風雨中飄搖多年之後修繕、保護,使它重現當年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