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浪荡,应酬不断,但家里的那位你还记着吗,联系过吗?

01


前几天陪朋友逛街的时候父亲给我打了个电话,话也不多,就几句:怎么最近都没给家里打电话啊,农村和县城不一样,多往家里打个电话。

算了算时间,快一个月没往家里通电话了,按照惯例每周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晚上回去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号码。

“喂~妈~”

“喂~我猜你今天该给我打电话了,最近上班忙不?”

“还行吧,就那样,活比较多点”

“今天还加班不,多吃点饭?别累着了”

“晚上不加班,不用担心”

那些话,我几乎可以背下来了,每次就是来回的重复以前的问候。

在外漂泊浪荡,应酬不断,但家里的那位你还记着吗,联系过吗?

但每周一个的电话,仿佛已经成为了父母生活的一部分,到了那个时间点父母或许已经在那等候电话的铃声了,一个电话代表的是父母对漂泊在外的孩子的牵挂。

02


还记得上大学那会住在上铺的那个大个子,和他对象办了个情侣号,每天晚上的任务就是和女朋友永无休止的甜言蜜语,他们一晚上聊得内容可以赶得上半年和父母通话的时间。而且如果哪天跟对象通电话晚了,肯定会找一大堆理由跟对象解释原因,小心的迎合着女朋友的语气,哄着她。但长时间不给父母通电话的你,甚至都懒得找个借口,直接一句话回过去“我很忙,最近没有时间”,父母又会有一句怨言吗,如果这是对着你的女朋友你会这样说吗?

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换来的是子女的一句“我很忙,最近没时间”,不如一个认识几个月的陌生人在你心中的地位。

很多人不愿意打电话,但是父母与出门在外的子女之间需要的就是这一通电话。电话,不仅仅是一次形式上的通话,更是让父母安心、开心的开心果。因为你在乎父母,所以父母的脸上散发着开心满足的馨香。

在外漂泊浪荡,应酬不断,但家里的那位你还记着吗,联系过吗?

03


有几个人没听过孟郊的这首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于春天阳光般的母爱与父恩,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哪。你又如何表达的孝心哪?

亲情的天平父母的份量你给了多少,其实你的通话记录已经告诉了你的答案。

¡在你的通话记录里,翻了好久才能看到爸爸/妈妈的字样。

¡每次打电话你总是会说那几句话“我很忙,下次再说”,然后啪的一下挂断。

¡有几次你和父母的通话是你在父母挂断之后才挂断的。

在外漂泊浪荡,应酬不断,但家里的那位你还记着吗,联系过吗?

因为心中牵挂着你,所以才会在默默等待你的电话,一次次的重复那些让你感觉心烦的话。

电话等待的不是你的语音,而是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是子女让父母放心的一剂良药。

如果可以,请每周给你的父母打次电话吧,让你与家人的距离更近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