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穷养”?还是“富养”?别纠结,家长这里有定位

每当说起关于穷养富养的话题,会想起台湾作家刘墉对他儿子的教诲,他说希望他儿子未来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只龙虾吃得干干净净,让对方知道孩子见过场面;而当女朋友家龙头漏水时,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让对方知道自己绝非娇生惯养,而是有责任担当。

刘墉先生对他儿子的教诲,何尝不是对争执穷养富养观念的父母们一个最为明了的启示?说穷养,我们要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杜绝娇生惯养的独立能力;说富养,我们要的不是挥金如土,而是见过场面的从容优雅。

起码从现实来看,单纯强调穷养或富养并无太大意义,盲目相信“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就如盲目相信“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是教育领域的一大集体无意识盲从。并无任何证据表明穷养的男孩就一定优秀,富养的女孩就一定高贵。反倒是爆出了不少富养女孩导致一身“公主病”等现象热议一时。

从物质角度来看,无需刻意强调穷养和富养。穷人家孩子一味富养,不但家庭负担重,更易养成与自身条件不符的生活方式,反而助长拜金之风;富家子弟一味穷养,更是让孩子与自身环境格格不入,反倒不利于家业持久,不如教其如何融入环境、打理江山。所以物质方面,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无需刻意强调穷富。

从精神角度来看,刻意强调穷养和富养更是误入歧途。说男孩需要“穷其心志”来发奋图强,难道女孩就可以不劳而获吗?说女孩需要“富其精神”才从容优雅,难道男孩就不需要气质见识吗?刻意强调男女性别,忽视了教育首先面对的是平等的个体和生命,而非对立的性别。这本身就是极其不懂教育才会出现的思维方式。

“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的观念,一方面过于强调了男女性别差异,另一方面过于片面的看待了穷富之间的差异。一如刘墉先生所言,要做“能屈能伸、能攻能守的现代人”。单纯强调穷养富养的观念,实在是太单薄、太偏颇了,无法为当今社会状况下的家庭教育提供太多有效指导。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论男女都需要独立的能力和丰富的见识。

从家庭角度来看,要培养一个“现代人”,起码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给孩子承担责任的现实世界。让孩子早一点了解和接触家庭生活中的一切,尽早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早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从各类家务的亲历亲为,到参与家庭各类事项的决策和行动,为家庭出力,为家长分忧。让孩子早一点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艰辛,锻炼基本的生存技能,才能尽早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是给孩子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孩子多读书、给孩子多买书,让孩子学习各类文化艺术特长、懂得欣赏各门类文化艺术,多去不同的地方见世面、长知识,多参与不同的活动场合去体验、去锻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轻易打击孩子的梦想······凡此种种都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精神世界之所需,当然前提是家长自身要做足功课,而绝非把钱花出去就万事大吉。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是一件系统性工程,绝非简单的穷养或富养式的简单逻辑就能回答。在教育领域,往往越是简单、易于流传、似是而非的结论就越是流行。这恰恰反映了不少家长自身的盲从、迷信与急功近利。面对此类现象,只有家长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学习,才能走出穷养或富养的思维两极,避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简单观点所蛊惑,让家庭教育走上正轨、回归常态。

教育,不应该走极端,平衡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保证了孩子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不会贪婪;让孩子吃点苦头,他们才懂得谦虚;让孩子学音乐美术,孩子懂得了高雅和品味;让孩子受点挫折,他们的灵魂会更加坚韧;孩子经常旅游,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孩子是“穷养”?还是“富养”?别纠结,家长这里有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