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的增长模式未完全形成,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经济波动、结构调整,对市场同样造成可观影响。具体到珠宝行业,2017年,由于宏观经济逐步回暖,黄金珠宝行业仍处在弱复苏阶段,但消费市场热度不减。跟据中宝协统计,2016年我国珠宝业终端市场销售仍保持在5000亿人民币以上,总体稳中有升,而今年,这种增长趋势也将持续下去。

  为帮助企业发展,更好的提升顾客满意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圳珠宝时尚周联合十二年教育集团共同组织了此次零售市场调研,面向全行业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5份。接受调查问卷的企业和个人涉及黄金、钻石、镶嵌、珍珠、翡翠、彩宝等品类零售品牌(品牌老板或门店店长),在结合行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分析调研结果,形成此报告。

门店品类选择及预期

  与当前消费市场品类占比保持一致,在参与调研的品牌与门店中,主要销售产品为黄金与钻石品类的居多。在门店目前经营产品一题中,黄金与钻石的占比分别为23.8%和24.3%,素金类(K金/PT)则不遑多让,占比22.3%,彩宝/珍珠类以及玉石类(翡翠/和田玉)则为较少的15.5%和14.1%。

  在销售数量及成绩方面,依然是传统品类领衔。黄金类得到了最高的112票,其余依次为素金类(K金/PT)89票,钻石类67票,彩宝类/珍珠类38票,玉石类(翡翠/和田玉)15票。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在对市场未来的预测与期待中,多数从业者认为钻石类和素金类(K金/PT)的销售在未来会大放异彩,34.1%的人选择了钻石类,22.8%的人选择了素金类(K金/PT)。有19.9%的人则认为黄金类产品在市场中依然大有可为。选择彩宝类/珍珠类的业者为17%,而玉石类(翡翠/和田玉)则是最不被看好的,只有6.2%的答题者选择了这个品类。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总体来说,黄金、素金(K金/PT)、钻石品类依然在市场中占据最重要地位,同时,这些品类也承担了当前零售品牌及门店的大部分销售;彩宝、珍珠品类虽然当前相对弱势,但未来依然可期;而玉石类(翡翠/和田玉)销售则在市场中较为小众、势单。

品牌销售力及竞争力

  对业者而言,珠宝品牌在市场中的销售力和竞争力取决于哪些层面和元素,我们通过几个问题对答题者进行了征询。在回收的515份问卷中,有接近一半(49.9%)的受访者认为,品牌知名度高是顾客选择其品牌的最主要原因。在余下的一半受访者中,20.8%的业者将顾客倾心的原因归结为销售服务贴心,认为是产品款式丰富的占了12.1%,而售后服务完善和营销活动丰富这两个选项选择的比例怎分别为9.75和7.5%。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有选择的原因,自然也有放弃的原因。参与调研的业者中,产品款式匮乏和营销活动吸引力低这两个选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造成顾客未购买其品牌产品的主要原因,分别有28.5%和26.4%的人选择。余下的,18.8%的人选择了品牌知名度低,16.3%选择了销售服务不完善,10%选择了售后服务欠缺。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在对产品销售的分析环节,35.6%的参与答题者认为款式是决定产品销售的最主要因素,同样,品牌也被视为重要因素,有31.1%的答题者选择了它。另有17.9%和15.4%的业者认为价格和营销活动是产品销售的主导因素。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在对品牌及门店的自我认知上,64.6%的受访者相当自信地认为自己门店现有产品相对于竞争品牌具有绝对的优势,而35.4%的受访者则认为品牌优势不明显,仍然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而谈到产品差异化对门店竞争力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受访者(96.4%)都认为其对门店销售有提升,而5.4%的受访者则对产品差异化持保留态度。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也因此,自问卷答案可以推知,大部分被访者认为品牌知名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消费者未选择的原因则多数源于产品款式的单一和营销活动的千篇一律。同时,款式和品牌是产品销售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受访者对自己品牌竞争力颇有信心,而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必须坚持产品差异化,才能提升门店销售。

市场销售新途径与新模式

  智能珠宝、O2O模式,线上投资理财产品等等,都是当下销售市场较为火爆的话题,对于销售终端的从业者来说,他们对于这些新兴领域有何见解,也是我们此次调研较为关注的方面。

  对于智能珠宝的市场前景,接近一半的受访者(47.5%)选择了“不好说”这个选项,31.5%的人对其前景并不看好,而21%的人则认为智能珠宝未来有市场。在珠宝行业风头正劲的O2O模式,却有61%的受访者认为其并不能对零售店铺管理和销售起到促进作用,只有29.1的受访者认可它的作用,而9.9%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同时,零售领域对新兴模式的这种保守态度也延续到了线上投资理财领域,有51%的受访者认为其不能促进门店业绩,35%的受访者认为能够促进,14%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相对而言,销售终端的从业者对于智能珠宝、O2O模式,线上投资理财产品这些新兴领域和产品对于销售的作用持保守态度。

门店销售及职业培训

  对于零售终端而言,门店销售同样大有门道。在促进门店销售原因的问题中,多数人选择了产品和服务,两项占比分别是30.3%和30%,营销活动紧随其后为24.7%,店铺环境则有15%的受访者选择。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具体到营销活动而言,以各门店经验来看,打折满减类和增值服务类(以旧换新、回收等)这两项实打实的优惠最得无疑消费者青睐,分别有30.4%和30.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能促进门店销售。礼品赠送类和异业合作类选项则分别占比21.8%和17.1%。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对于门店和公司现有的营销活动,大部分业者表示满意,有13.7%受访者选择了满意选项,62%受访者选择了基本满意选项,而又24.3%的受访者对营销活动感到不满意。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在职业培训问题上,71.5%的受调查者每月参与1-2次培训,6.5%的受调查者每月参与2-4次,4.2%的受调查每月参与5次以上,而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业者也占到了惊人的17.8%。另外,对于培训的满意程度则是比较乐观,有37.4%的人表示不满意,16.4%和46.2%的人则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在日常工作中,90.5%的受访者认为类似于专业知识、销售技巧、实战演练、商务礼仪、阳光心态等类型的培训对门店有帮助,9.5%感觉一般,但所有受访者都肯定了培训的意义,没有人认为培训对门店没有帮助。同时,在对外部培训的评价一项,34.5%感到满意,47.3%觉得基本满意,9.3%感到不满意,8.9%没有举办(参加)过。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综上,根据各门店、品牌销售经验,产品和服务最能招来顾客,打折满减类和增值服务类的营销活动最受顾客青睐,大部分受访者对门店现有营销活动以及职业培训表示满意,所有受访者也都肯定了培训对门店的帮助作用。

个人发展及行业前景

  员工对于个人发展的评价和预期,同样影响门店及品牌的发展。在受访业者中,有39.4%对企业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时长等)感到满意,53.3%感觉一般,7.3%不满意;在对企业管理模式(日常工作流程、考核标准、个人发展空间等)的评价中,34.8%感到满意,57.1%感觉一般,8.1%不满意;薪酬待遇方面,有33.5%感到满意,63.1%感觉一般,3.4%不满意。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也因此,员工对企业的评价多数偏向于平和,他们并不会对当前处境表示特别肯定,但也并不会对其予以否定。

  最后,经历2017年的厉兵秣马,大部分业者对于明年珠宝零售市场有相当光明的预期,43.1%预计市场会有稳步提升,38.3%预计将会与现状持平,只有18.6%认为将会回落。

我们调研了515位珠宝老板,总结出这份新零售转型调研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