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進入5月份,不少園區,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流行嚴重。果農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若不及時防治,常引起葉片嚴重穿孔、乾枯,甚至發生早期落葉。病原菌主要是黃單胞桿菌或假單胞桿菌,可單獨侵染,也可混合侵染。在乾燥條件下,病菌可存活一週以上;在枝條潰瘍組織中,可越冬存活一年以上。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枝梢、果實;相對葉部來說,枝梢尤其是果實,較少發病。葉片發病,初期形成水漬狀小斑點,隨病菌侵染加重,病斑擴大,形狀不一,圓形較多,也有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顏色變成褐色(黑褐色或紫褐色),邊緣角質化,周圍多有黃綠色暈圈。發病後期,病部乾枯,病健交界處發生裂紋,病部脫落,形成穿孔。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病原菌主要在病枝、葉片上越冬,翌年隨氣溫回升,甜櫻桃萌芽、開花前後,病斑表皮破裂,病原菌從病組織中溢出,藉助風雨、昆蟲等傳播,經葉片、枝條以及果實的皮孔侵入,發生侵染。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在甜櫻桃病(蟲)害防治上,部分果農重視果實病害,比如,褐腐病、灰黴病、黑斑病、炭疽病、瘡痂病(黑星病)等,而對於葉部病害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櫻桃果實發育期短,只需保“果”即可,葉部病害不足為患。而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葉片,果農往往重視不足,加大了防治難度。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另外,細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是甜櫻桃葉部最主要、常見的兩種病害,有相同之處,比如,發病初期,葉片均有病斑,發病後期,葉片均有穿孔,這使得部分果農較難識別,常常混淆。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對於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防治,“大櫻友”首先強調冬春清園,病原菌多在病枝(葉)中潛伏越冬,翌年隨氣溫回升,借風雨或昆蟲等傳播、侵染,萌芽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全面清園,可以大大降低發病機率。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另外,細菌性穿孔病是核果類果樹的共患病害,應避免櫻桃、桃、李、杏等核果類果樹混栽,以防病菌交互傳染,“大櫻友”建議,對於細菌性穿孔病,應樹立群防群治的觀念,否則,極易復發、流行。

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的發生與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