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进入5月份,不少园区,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流行严重。果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若不及时防治,常引起叶片严重穿孔、干枯,甚至发生早期落叶。病原菌主要是黄单胞杆菌或假单胞杆菌,可单独侵染,也可混合侵染。在干燥条件下,病菌可存活一周以上;在枝条溃疡组织中,可越冬存活一年以上。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枝梢、果实;相对叶部来说,枝梢尤其是果实,较少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小斑点,随病菌侵染加重,病斑扩大,形状不一,圆形较多,也有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颜色变成褐色(黑褐色或紫褐色),边缘角质化,周围多有黄绿色晕圈。发病后期,病部干枯,病健交界处发生裂纹,病部脱落,形成穿孔。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原菌主要在病枝、叶片上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甜樱桃萌芽、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病原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助风雨、昆虫等传播,经叶片、枝条以及果实的皮孔侵入,发生侵染。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在甜樱桃病(虫)害防治上,部分果农重视果实病害,比如,褐腐病、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疮痂病(黑星病)等,而对于叶部病害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樱桃果实发育期短,只需保“果”即可,叶部病害不足为患。而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农往往重视不足,加大了防治难度。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另外,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是甜樱桃叶部最主要、常见的两种病害,有相同之处,比如,发病初期,叶片均有病斑,发病后期,叶片均有穿孔,这使得部分果农较难识别,常常混淆。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对于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大樱友”首先强调冬春清园,病原菌多在病枝(叶)中潜伏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借风雨或昆虫等传播、侵染,萌芽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面清园,可以大大降低发病机率。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另外,细菌性穿孔病是核果类果树的共患病害,应避免樱桃、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混栽,以防病菌交互传染,“大樱友”建议,对于细菌性穿孔病,应树立群防群治的观念,否则,极易复发、流行。

甜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