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千萬搞“面子”,活該丟“帽子”

用於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的中央專項資金,卻被挪用去做“面子工程”。2012年至2014年,來鳳縣百福司鎮申報危房1415戶,改造資金1061.25萬元,其中被挪用801萬元。5月26日晚,央視焦點訪談以《顧了“面子”、傷了“裡子”》為題曝光此事。昨日,來鳳縣通報,百福司鎮黨委書記被免職,紀委監委對相關責任人立案,對全縣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展開專項清理。(2018年5月29日 《楚天都市報》)

來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百福司鎮地處鄂湘渝三省交界地帶,據統計該鎮2017年有2000多戶貧困家庭,不少貧困戶都還住在木結構的危房中。當地農村危房改造花名冊顯示,不少人家早在幾年前就已被列為危房改造對象,且已經領取了相關補助資金,而“名義上的當事人”房主卻“完全不知情”。原來,近千萬危房改造資金被“張冠李戴”,挪用打造至今“停擺爛尾”的特色民居工程,“荒唐決策”換來了“諷刺效果”。筆者不禁感慨,挪用千萬搞“面子”,活該丟“帽子”!

農村危房改造本是為困難群眾雪中送炭的暖心工程,卻被當地政府弄成了盲目追求面子政績的糟心工程。雖然當地在事件曝光之後,及時回應、迅速處理,但在就事論事處理之餘,我們有必要深思,挪用近千萬搞“面子工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百福司鎮2012年一份會議紀要顯示,“2012年鎮建管辦要繼續利用危房改造資金對南河村至集鎮公路沿線等地段樓房進行特色民居改造” ,“捆綁2012年度危房改造資金約216萬元用於特色民居改造”。當地以會議紀要形式明確“捆綁資金”,表面上看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罔顧當地實際情況,背離群眾“危房改造”期待,盲目追求“特色民居”效果,實際上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說到底還是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的“注意力政績觀”在作祟。

近年來,為解決農村困難群眾基本居住安全和居住條件,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明確要求項目資金“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佔和挪用”,並多次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從嚴查處了一大批違紀違法案件線索。很難想象,在從嚴審核、多次檢查、年終考核的情況下,當地還是動起了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的“歪腦筋”?究其根本,除了扭曲的政績觀驅使之外,也充分暴露出監管部門的層層失範。試問,多年挪用農村危房改造專項資金,難道相關部門毫不知情?是履職盡責能力有問題,還是聽之任之不作為?

梳理事件,不難發現當地之所以能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如入無人之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幹部群眾信息不對稱。當地老百姓不僅對國家相關政策“一頭霧水”,對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信息被盜用也“完全不知情”。毫不誇張地說,農村老百姓在很多情況下都被“矇在鼓裡”。

凡此種種,無不折射出一些基層地方政府政績觀的扭曲、責任心的缺失,這也當前基層治理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話又說回來,大發展必須要大投入。平心而論,長期以來“缺錢”始終是基層發展普遍面臨的最大現實,特別是鄉鎮一級,各類項目資金“散、小、亂、雜”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鄉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凡事站穩群眾立場、走好群眾路線,統籌整合項目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抓重點、破難點、疏堵點、除痛點包括造亮點,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倒也無可厚非。但倘若為搞“面子”,而觸紅線、踩雷區抑或違紀違法,那就必然會丟“帽子”甚至是進“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