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為什麼找敬德不找秦瓊?

薛-旭

我們首先得確認一點,秦叔寶是不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但是,《舊唐書·長孫無忌傳》中又記載:“六月四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

(秦叔寶)

前一個記載裡有秦叔寶,有一個記載裡沒有秦叔寶。那麼,究竟有沒有秦叔寶呢?雖然已經無可考證,但至少說明一點,秦叔寶不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角,沒有發揮很大的作用。

在歷史上,秦叔寶和尉遲恭是李世民最重要的兩名大將,可以稱得上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那麼為什麼在“玄武門之變”中,他沒有發揮大作用呢?我覺得主要有這些原因。

第一,秦叔寶的身體狀況不允許。秦叔寶由於早期身經百戰,身上受到很多的傷,身體多病。這樣的身體,是不適合親自參與搏殺的。所以,在“玄武門之變”中,很可能他參與了討論,但並沒有參與埋伏搏殺。或者在埋伏搏殺的時候,秦叔寶在軍營中掌控軍隊,防止出現意外時,好領兵參戰。

而尉遲敬德身體強壯。玄武門之變需要的是刺客,而不是指揮官。當然尉遲敬德是最合適的。

而且,在之前的戰鬥中,秦叔寶經常擔當的是李世民前鋒的角色,而尉遲敬德擔當的是李世民貼身護衛的角色,他常常緊緊跟隨在李世民身邊,和李世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兩人的配合非常默契。

(尉遲敬德)

第二,尉遲敬德更能夠下手。要知道,“玄武門之變”是要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管怎麼說,這兩個人不是一般的敵人,而是太子和王爺,都是皇帝的兒子。所以要動手,誰都會在心裡打一下小鼓。這一點,李世民是充分考量過的。而事實上,當發動政變的時候,諸將雖然說得熱鬧,確實都不敢冒然下手。最後還是李世民率先射死了李建成。接著,李元吉抓住李世民,想用弓勒死他。這時候,尉遲敬德才上前。李元吉逃跑,尉遲敬德放箭射死他。如果李世民不搶先射死李建成,最後能不能成功,還真的很難說。

尉遲敬德敢作敢當,粗豪忠樸,在那一刻,不會猶豫。因此選擇他,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第三,李世民知道,尉遲敬德一心要獲得他足夠的信任,他在政變中有強烈的要證明自己的慾望。

秦叔寶是在瓦崗寨以後就主動投奔李淵,接著被李世民要去了的。而尉遲敬德作為竇建德團隊的重要干將,李世民是多次挫敗他以後,把他俘獲的。因此,尉遲敬德自從投奔李世民那天起,他就被人懷疑。而且,明顯的有過兩次。

第一次懷疑,是在李世民東征王世充的時候,當時和尉遲敬德一起投奔過來的竇建德舊部,好多人都逃跑,背叛了李世民。於是行臺左僕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等人都說尉遲敬德也會背叛,要李世民及早除掉他。但李世民一直表示很信任他。既然李世民表示相信,尉遲敬德就急需證明自己的忠誠。

(李世民)

第二次懷疑,是李建成送了許多金銀給尉遲敬德,拉攏他。尉遲敬德趕緊向李世民報告。李世民說,他很相信尉遲敬德,而且還建議尉遲敬德收下這些金銀,免得引起李建成的懷疑。李世民如此信任,所以尉遲敬德再一次急需證明自己。

而證明自己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玄武門。李世民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才特別帶上尉遲敬德。他知道,那時候,尉遲敬德就是死,也要把忠誠證明給李世民看。


張生全精彩歷史

玄武門兵變改變了一個朝代,他是由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發動的一次政變。唐高祖李淵被軟禁,原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李元吉被殺。在這次兵變中,尉遲敬德可算是大展神威,射殺了李元吉,挾持了李淵,逼宮奪取兵符,剿滅了太子府與齊王府,真的是戰功赫赫。但是在這麼大的行動當中,秦叔寶為什麼沒有參與,他可是與李世民從小玩到大的,一直形影不離,在這次兵變中,真的一點沒有參與進來麼?

其實不然,秦叔寶只是角色不同,根據史書記載,秦瓊跟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人表現十分出色,每當有對陣的時候,秦王總是命秦叔寶打頭陣,萬軍莫敵。所以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心中最忌憚的就是秦叔寶了。在發生兵變的時候,為了放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戒備,秦王李世民沒有讓秦叔寶正面參與此次政變,但是他為李世民把後方的障礙全部清除了。

都知道在兵變的時候,李世民的手下猛將全都出動,卻唯獨沒有秦瓊,這個時候的秦瓊在幹嘛呢?可想而知,李世民在城外還有十萬大軍,這支大軍當然不能沒有領導者,秦瓊在軍中的威望很高,在他的帶領下,就算李世民兵變失敗,有這麼一支強大的隊伍在場外接應,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只能說這個政變是已經謀劃很長時間的,秦王李世民經過長時間的準備,連自己的後路都已經想好了。


宅宅史記

尉遲敬德對李世民的忠誠度比秦瓊高。尉遲敬德與李建成、李元吉的矛盾,連李世民都無法調和,沒有玄武之變敬德也想整死他倆。反觀秦瓊他不是秦王派而是保皇黨,是否洩密真不好說,且和太子黨並無嫌隙,最忿恨土匪的他,對土匪尚且手下留情,少了些殺伐果斷,在此事上,不堪重用。


歸屬勢力問題

尉遲敬德是李世民的親信,秦瓊是李淵的親信。

秦瓊並不是直接歸於李世民帳下的,他歸降的是李唐,是李淵。歸唐後秦瓊被唐高祖李淵指派到秦王李世民帳下。自己投奔和受人指派是不一樣的。

而秦瓊戰功的絕大部分封賞都是李淵給的,尤其是柏壁之戰,唐高祖加封秦瓊上柱國,“如果我的肉可以食用,我都應該賜給你,何況那些子女玉帛?”。秦瓊這人最看重的是忠義,李淵這種知遇之恩,秦瓊是不會做出不忠之事的,包括殺李淵的兩個兒子,想都不要想,報信他倒會是第一個。

尉遲敬德的宿怨

尉遲敬德與建成、元吉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誰說都不好使,畢竟差點讓這倆人坑死,要不是世民,他敬德早歸西了。

李元吉被敬德三次奪矛,表面激賞,暗中忿恨!多次派人刺殺敬德。又在李淵面前抹黑敬德,捏造罪名,最終李淵頒旨逮捕了敬德,準備問斬。李世民駁斥虛假罪名,敬德免於一死。

敬德與建成也有矛盾。建成想挖人撬牆角,拉攏敬德被拒,“我本賤民出身,流落叛軍之中,按理說罪不容誅,但承蒙秦王的惠顧,才使我獲得新生,如今又讓我擔當將領,我唯願以身報恩。而對殿下實無寸功,所以不敢接受重禮。”李建成能不氣麼,想除之而後快。


秦瓊的不穩定性

秦瓊雖然在李世民麾下效力,但與建成、元吉卻沒有發生過什麼衝突。再加上上文所述的歸屬問題。他沒有原因,沒有動力,也沒有背叛李淵的道理。所以不能用,包括房玄齡也是見了刀才去的,更何況秦瓊了,鐵定不慘和,還可能洩密。

最終:  

李世民發動玄武之變,敬德射死李元吉。東宮部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鬥,敬德將建成、元吉二人的頭割下示眾,眾軍兵見首領被殺,也就退去了。

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沒有再領兵出征,進入雪藏期。於貞觀十二年去世。


古今通史

李世民是個好老二,怎麼會搶皇位哪,其實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李世民去找尉遲敬德玩,恰巧撞到秦瓊在尉遲敬德家幽會他老婆,尉遲敬德聽說李世民到他家玩,就從軍營趕回來了,李世民遠遠看到尉遲敬德騎馬趕來,心中微動這下不好了,左思右想片刻於是徑直走向尉遲敬德,拉著他去喝酒,倆人喝多了吹牛拍馬一夜,覺得無聊了就到玄武門城樓上比射箭,倆蠢貨箭法太爛,箭靶沒射中,射偏了前來上朝的李建成,事情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