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參加玄武門了嗎?

江山壹統


我們來捋一捋玄武門之變的來龍去脈。

狹義上講,就是在玄武門,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叫做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今天如果去西安旅遊,都能看到玄武門。

如果往廣義上講,就是從太子之位之爭,從太原起兵就可以算起了,最後在玄武門徹底爆發,了結,直到李世民登基稱帝。

李淵是在太原起兵的。反隋的過程中,李世明和李建成,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當上皇帝以後,封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

李淵暗示李世民太子之位,讓李世民南征北討,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做統一全國的努力。

李世民精通兵法,手下能人很多,在虎牢關一戰大敗竇建德王世充,統一全國,功高震主。李淵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

這個天策上將可厲害了,可以開府一議事,可以任命官員,吸收人才,鑄造錢幣。就相當於一個小朝廷。名義上也只聽李淵一個人的。其實相當於只聽李世民的,其他誰的話都不管用。

太子李建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任由天策府這麼發展下去,自己這個太子的位置,恐怕難以坐穩,因為此時李建成,已經對天策府失去了控制。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於是李建成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反正不管用什麼手段,就是要打垮李世民集團。原先還比較剋制。後面就非常直接了,甚至毒酒暗害李世民的招數都使用出來了。

太子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竇建德,嘗試拿回兵權,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因為李世民確實厲害,不管哪方面的才能,都比太子李建成厲害。

經過長期的鬥爭,李淵的偏袒下,天策府功臣集團無罪被貶,相當於不停的在削弱李世民的勢力。

最後,李淵的猜忌愈加嚴重,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貶的貶,殺的殺,死的死。剩下的人全部都提心吊膽。

最後決定,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發動兵變。

這天早上,李世民在太子李建成上朝的必經之路,也就是玄武門,埋伏好人馬。

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一出現。所有埋伏的人馬,直接就衝出,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全部殺死。

太子李建成死後,李世民就進宮面見李淵,此時李淵還不知道太子死了。李世民抱著李淵痛哭流涕,講了事情的經過。

李淵也沒有辦法改變事實,後繼無人,只有立李世民為太子。

兩個月後,李淵禪讓皇位給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2年的“貞觀之治”。

其中還有很多很多相關故事。都足夠寫一部小說了。

玄武門之變,之所以李世民贏了,一來因為個人能力強,二來也是因為身邊有一群給力的兄弟。參加玄武門之變的人,後來幾乎都名垂青史了。

由此可見,跟對一個好主子,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秦瓊參加了。











西溪蝴蝶飛


秦瓊到底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夲來是不應該有這麼多質疑和爭論的。因為新、舊《唐書.秦叔寶傳》都明確記載了他參加這次軍事政變的史實。那麼,為什麼現在還有那麼多人提出疑問呢?問題就出在史書中記載的幾份名單上。好,那我們就先從名單上去分析一下,秦瓊到底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



正史中的參與者名單,一共有三份。其中兩份出自新、舊《唐書.長孫無忌傳》,開列的有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武將,且大多名不見經傳。從正史中記載的敬德手刃元吉,以及現存的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的墓誌碑刻,可以肯定,此九人是政變現場的直接殺戮者。



另一份名單,出自《舊唐書.太宗夲紀》,也是引起人們爭論的根源。他們是: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十二人。不難看出,這份名單彙集了當時名氣很大的文臣武將和遺臣新貴。那麼,這些人是否都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呢?



長孫、尉遲、房、杜、高士廉、侯君集自不必說,都是史載明確的直接謀劃和具體執行者。程、秦、段、屈、張的參與形式,其實可以從屈突通的安排上可見端倪。史書記載他“馳鎮洛陽”,也就是說負責外圍重鎮。所以完全可以斷定,秦、程等人作為威名四方的大將,一定是率領勁卒鎮守京城要隘,或者是掃清外圍、攻打太子府老巢(有人猜測是讓秦瓊保衛家眷,依李世民的政治軍事頭腦,根本不會做那樣的傻事)。這從事寧之後的封食上也可以看出來:秦、程同拜左、右武衛大將軍,食封均為七百戶。



可見二人擔任的應是同樣的任務,只不過程多了個太子左衛率,可能是作為程知節曾當面表過衷心、鼓動過政變的回報吧!綜上所述,兩份名單其實都沒問題,第一份名單說的是現場殺戮之人,第二份名單說的是各方的負責人。所以說,秦瓊一定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這一點毋庸致疑!



以上是夲人一家之言,希望各位各抒己見,批評指正!


妻賢子孝2


秦瓊當然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有充分的史料可以證明,而且他的任務很明確,就是消滅李建成的餘黨。秦瓊的身份是秦王府右三統軍,是秦王府的人!玄武門之變連長孫皇后都親自出動的最關鍵一戰,秦瓊還想不參加?還說什麼保持中立?不怕被李世民斬首祭旗啊?


說秦瓊沒參加玄武門之變是很荒唐的論調。從以下五方面可以駁斥:

一、史書的記載非常明確。


主要是《舊唐書•太宗本紀》和《舊唐書•長孫順德傳》。《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這裡明確提到了秦叔寶,如果沒有參加,為什麼要寫他的名字?有人舉出《舊唐書•長孫無忌傳》中寫了另一班人的名字:“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就說秦瓊沒參與。其實大錯特錯。長孫無忌傳中的這些人只是最早在玄武門埋伏的人而已,但是不代表這是全部參與政變的人,這點在第三點具體講。

如果嫌這點不夠,似乎沒有說明他具體做了點什麼。那就要看另一個人的傳記《舊唐書•長孫順德傳》,長孫順德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傳記明確寫了:“武德九年,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這裡就非常明確了,長孫順德和秦瓊都是在玄武門之變中負責清理李建成餘黨。能說他沒參加嗎沒參加還要給他加戲?

二、秦瓊的身份不容他不參加。


說秦瓊不參與玄武門之變最荒唐的一點就是他們完全忽略了秦瓊的身份。秦瓊在玄武門之變前的官職是秦王府右三統軍。秦王府的將領,李世民的自己人,說的直白點,李世民的家將!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的秦王集團與李建成、李元吉的東宮、齊王集團殊死一搏,你作為秦王府的將領,還想置身事外?那不叫置身事外,不叫中立,那叫吃裡扒外!

玄武門之變,秦王府全員出動,還嫌人手不夠。當時的秦王妃,後來的長孫皇后都親自出面鼓舞士氣。長孫皇后與長孫無忌的舅舅高士廉更是以防萬一準備釋放囚徒補充兵力。這時候你秦瓊想不參加?


再舉個例子。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讓人去請已經被李建成、李元吉設計調離秦王府的房玄齡、杜如晦前來密謀,房、杜二人試探李世民決心,表示不敢入秦王府。李世民怒而拔出佩刀,讓尉遲恭提刀去請,不來就提頭來。這就是李世民的態度,連已經離開秦王府的房玄齡、杜如晦都必須參加,秦瓊還在秦王府呢,你就想不來?只有諸如李靖、李勣這樣自己獨立領軍,不受李世民節制的人才有資格說什麼置身事外,保持中立,秦瓊沒資格!

三、玄武門之變不止一個戰場。


玄武門之變,是一場全面的政變,並不是有些人想的,在玄武門埋下伏兵,把李健成、李元吉殺了就算完了的。完整的政變必須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玄武門伏擊李建成、李元吉,第二部分就是要在李建成、李元吉死後清剿二人餘黨,第三部分就是控制宮中的李淵及親信。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保證李世民順利掌權。

第一部分是長孫無忌、尉遲恭、張公謹等人大放異彩,成功殺死李建成、李元吉,並將東宮、齊王府的援軍防住;秦瓊就是在第二部分,清剿李建成餘黨;而第三部分,史書記載不可信,什麼李淵帶著宰相們在湖心泛舟,等到尉遲恭一身是血過來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其實,李淵不可能這麼後知後覺,李世民一定也派人進宮對付李淵的禁軍,但是由於是對抗君父所以史書有所隱晦。而被定為玄武門五大首功的侯君集,在史書中也沒有關於他究竟在玄武門之變做了什麼的任何記載,很有可能就是去控制李淵去了。所以,就算史書記載不多也是正常的。

四、玄武門之變後秦瓊獲得升官。


玄武門之變後,秦王府個個高升,秦瓊也不例外。玄武門之變前,他的官職是秦王府右三統軍,正四品上;玄武門之變後,他升任十二衛大將軍之一的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不要小看正三品,唐朝連宰相都只是三品官,玄武門之變後,連五大首功之一的尉遲恭也僅僅獲封右武候大將軍,也是正三品,與秦瓊平級。所以,怎麼就能說秦瓊沒參與呢?

五、凌煙閣排名最末另有原因。


很多人說秦瓊沒參與政變,理由就是他在玄武門之變排名最末。這是毫無邏輯的。首先,凌煙閣排名與玄武門的功勞沒有必然聯繫,在政變中保持中立的李靖、李勣,在跟李淵一起“湖心泛舟”的蕭瑀,甚至李建成陣營的魏徵等等都在二十四功臣名單中。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是按照設立凌煙閣功臣時(貞觀二十四年)各功臣的官職品級高低決定的。比如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官職是正一品三公中排名第二的司徒;二到五位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都是三公中排名第三的司空,其中李孝恭、杜如晦、魏徵已死,所以排名在活著的房玄齡之前,又以李孝恭為宗親,所以排最前。第七位高士廉、第八位尉遲恭都是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第九位的李靖、第十位蕭瑀都是正二品特進,從他們開始就是二品官了。秦瓊已於貞觀十二年去世,最高官職是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追贈正三品徐州都督。所以是三品官,而其他人至少是二品(就算排名倒數第二的李勣官職是從二品光祿大夫兼正三品兵部尚書,是二品官)。當然,這些官員在玄武門之變後並沒有馬上獲得一二品高官,有的當時還沒有秦瓊高,只有四品。但是後來升官比秦瓊高。

為什麼秦瓊一直沒有升高官?三點原因,一是開國戰爭中雖然履歷戰功,但只是將才而非帥才,無獨自領兵經驗。所以在最初階段沒有獲得高官,不像屈突通、殷開山等;二是並非治國文臣,沒能像魏徵、虞世南等文臣一樣入相有所作為;三來,長期受傷病困擾,不能進一步建功立業,他常對人說自己經歷數十場大戰,怎麼能不一身是病。貞觀十二年秦瓊去世,自然也沒辦法進一步加封。


伊耆角木


這個問題說過幾次了,秦瓊毫無疑問參與了玄武門事變。

《舊唐書.長孫順德傳》記載:武德九年,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

按《舊唐書.長孫順德傳》的記載,玄武門事變中,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人在玄武門於李建成餘黨作戰。

結合玄武門事變的過程,長孫順德、秦叔寶等人在玄武門事變中的主要任務是在玄武門對抗李建成、李元吉被殺後東宮和齊王方面援軍的反撲。由於在長安城內太子齊王勢力處於優勢,太子和齊王的援軍實力要高於李世民掌握的力量,戰事進行的十分激烈,選擇站在李世民一邊的玄武門守將敬君弘戰死。後來李世民方面拿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的人頭,太子齊王方面的援兵才見大勢已去後散去。

長孫順德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人物,但其當時地位比秦瓊等人高得多,後來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長孫順德是李世民妻子長孫氏的族叔,李淵太原起兵時已經積極參與,李淵成功佔領長安後封賞的太原元謀功臣,長孫順德排名第四,資歷和地位都很高。玄武門之變時,長孫順德也選擇站在李世民一邊。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雖然沒有尉遲敬德表現亮眼,但毫無疑問也是重要參與者,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玄武門之變後,秦瓊也得到了封賞,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


仁勇校尉


先說結論,秦瓊當然參加了玄武門之變,這在正史中有明確清楚的記載。

《舊唐書·太宗本紀》如是說:

《秦瓊傳》則如是說:

兩相印證,確鑿無疑。有觀點認為只有《舊唐書》記載了此事,而其他史書不載,這也是錯誤的,且看《新唐書》所述:

從秦瓊秦叔寶所獲得的實封700戶來看,雖然少於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所獲封賞,但是和程知節(程咬金)所獲得的實封數量一樣,根據情理揣度,賞罰分明的李世民不可能封賞沒有參與政變的下屬。

當房玄齡和杜如晦在玄武門之變前表示出不願參加的姿態(可能是為了激發李世民的決心),李世民甚至下令再不來就取了他倆的性命,同作為李世民的直接下屬,當時的情勢不容秦瓊置身之外而採取所謂『中立』的態度。

政變過程涉及多個發力的戰場,形勢也瞬息萬變,參與的每一個人不可能都像尉遲敬德這般出彩,秦瓊負責某個方面,起的作用有限,這也是很正常的。

相比尉遲敬德、程知節,秦瓊或許因為更感念李淵的恩義,所以對政變不那麼起勁,也沒有尉遲等人喋喋不休反覆勸說李世民的行為,但是不那麼主動秦瓊既然已經不可選擇地被視為李世民的下屬,參與不參與玄武門之變也是他不能夠自行選擇的。


談古論金


七律:【我用首詩幫秦瓊說出心裡話】

攻打江山為主勞,

忠誠不二未輕搖。

能臣敬德多歡樂,

福將咬金曠志豪。

玄武門中心不忍,

凌煙閣裡定低調。

他年可論千秋事,

莫使秦家愧我朝。


樅陽鄉村攝影


秦雄,在隋唐演義中,是傳奇的人物,秦瓊在山東歷城縣,我現在來說,是縣裡的公安局局長,總,浦頭,一次他出差,路過陽明山,趕上,昏君楊廣,伴作,武林人,殺李淵一家,正好秦瓊趕上,用雙減打跑,楊廣,就下了李淵一家,所以說,秦瓊,是唐朝的恩人,所以說後來,李世民把他姑娘,銀瓶公主,嫁給了,秦瓊的兒子,駙馬秦懷玉,這也是來報答秦瓊,救命之恩,青瓊和李世民,是兒女親家,也是開國功臣,之所以秦瓊,沒參加玄武門之變,因為秦瓊老母有病,所以說,秦瓊回家探母,所以沒趕上,這就是歷史原因吧,謝謝大家


北斗星3557


秦瓊是否參加玄武門之變

這是一個懸案,《舊唐書》說有,並被賞賜了封邑七百戶,“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新唐書》及其他史書則沒有記載,但這個封邑七百戶,對比之後很有問題。玄武門之變發生後,大加封賞的前面幾人有:裴寂加食九百戶,加上原有的為一千五百戶;長孫無忌、王君廓、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五人,各封食邑一千三百戶;長孫順德、柴紹、羅藝、趙郡王李孝恭等四人,各封食邑一千二百戶;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等三人食邑一千戶。秦瓊如果有直接參加李世民殺兄殺弟這一役,結合之前功勞,應不至封賞如此之低。


秦瓊原在隋朝名將張須陀手下,討伐瓦崗時張須陀戰死,秦瓊部隊劃歸裴仁基,同守虎牢,隨裴仁基投瓦崗,李密大喜,立即封秦瓊為四驃騎之一。李密敗後被王世充重用,與程咬金覺得王世充待人奸詐,不屑於跟隨,在與唐軍對陣時,二人陣前辭別歸唐。(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當時李淵對他恩遇有加。秦瓊隨李世民出征劉武周,尉遲敬德之前所向披靡,唐軍聞之膽寒,在美良川之戰中,秦瓊以他的悍勇無敵擊敗尉遲敬德,重拾軍心士氣,李淵特地下旨慰勞他,“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卿當勉之”。如果秦瓊對李淵身上的肉有興趣吃的話,他可以割下來給他,皇帝對臣子推誠置腹如此,也算誠意滿滿。


秦瓊的第一任領導來護兒曾評價秦瓊說,“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說他是有志氣和操守的人,既然有志節,對於手足相殘,父子對壘的事應該不想或不屑於參與,大丈夫取功業自有大道,不必低三下四。也有人說魏徵曾評價說,“秦瓊是國之棟樑,是社稷之臣。是良臣而不是所謂的忠臣,他是忠於國家,忠於社稷,而不是忠於個人”。但這句話本人學識有限,遍尋不到出處,若為真,可確定秦瓊並沒有參加到玄武門之變中去,(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看了玄武門之變前的謀劃,房謀杜斷都出來了,名將如李靖,李績,秦瓊則連謀劃時談話中也無提及,可能因這三人是屬於國家忠臣,不黨不私,如秦瓊志節人所共知,所以想都沒想他。也有另一個可能,當時元吉正打算出徵突厥,秦瓊已先到軍隊報告而無法聯繫也未可知。也有人猜測說秦瓊當時可能在保護秦王府內老少,如果這樣,則又捲入到兄弟之爭中來,封賞也不應如此之低。須知之前李世民對秦瓊的看重“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


南方鵬


秦瓊做為李世民的主力戰將之一,怎麼可能不參與怎麼大的事呢?

在《舊唐書》裡直接到玄武門去的人不包括秦瓊,但在《新唐書》裡就加上了秦瓊,因為他當天沒有到玄武門去,而是做為後方接應,算是預備隊。

如果他沒有參與這個重大事件的話,估計都排不進凌煙閣。


紅黑聖西羅


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秦瓊奉命保護李世民的家人。所以秦瓊並沒有到玄武門之變的現場,但是作為李世民集團的大將秦瓊對於玄武門事變還是知道的。只是負責李世民的家眷保護,而沒有出現在現場而已。李世民也做好了玄武門之變失敗的準備,一旦出現失利?就讓秦瓊帶領家眷逃命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