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作为一个专门传播儿童安全知识的品牌,艾德叔叔天天在公号里讲述着各种孩子受到伤害的事情,有时候都免不得怀疑人生:意外的发生总是感觉离自己很远,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意外是不会分辨谁和谁的。前天晚上,一件几乎把艾德叔叔团队所有人都吓坏的意外,就发生在我们中间。幸亏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平时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安全自救知识,一条2岁的小生命才幸免于难。

现在,我们再也不觉得“危险”离我们很远了。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嗯,淘淘也中过招……

发生于遥遥妈身上的惊险事情

艾德叔叔团队的销售运营遥遥妈,有两个孩子:4岁的姐姐,和2岁的弟弟。

遥遥妈是个很认真的人,她加入我们团队才2个月,但是她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把艾德叔叔的安全知识库都仔细学习了一遍。遇到不懂操作的,都让我们的老师给教会为止。

前天晚上遥遥妈一家围坐在桌边吃晚饭,不满2岁的小儿子吃完后自己跑到书房玩。他打开姐姐的书包后找到了一包带壳花生,那是奶奶给姐姐的零食。

弟弟躺在地上一边玩,一边把带壳花生塞到嘴巴。花生一下子把孩子噎住了,然而,叫不出声音的孩子只能躺在地上干吐。这个时候,全家都还在客厅吃饭,都不知道弟弟在书房里面发生了危险!

幸好遥遥妈妈扒了一口饭,就去看弟弟跑去哪里玩了,刚好及时赶到!她马上把孩子抱起来,并对孩子实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

”,孩子很快便把花生连同饭菜全部吐了出来,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孩子的奶奶总是抱怨说:“带孩子真累!身体累,心也累!”

确实是这样的,监护人总是要确保环境的安全,时时看好孩子,不要发生意外情况。

在孩子具备较为成熟的自我保护意识之前,家长们要步步小心。

异物堵塞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1-3岁的幼儿是主要受害群体,因为三岁以下的孩子正处于口欲期,即通过嘴巴来认识世界的时期,孩子抓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喜欢放嘴巴咬咬尝尝。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当监护人一时疏忽没看好的时候,孩子不小心吞下的小物件便可能成了“危险杀手”。

生活中5类造成孩子呛咳、卡喉的物件

1 水果类

除了切成块的大水果,小巧的水果也可能有危险,比如葡萄、草莓、李子等等,还有荔枝、樱桃、龙眼等里面带核的水果。

如果孩子是小于三岁的低幼儿,父母应该剥开去核后再给他们食用。而对于会自己咀嚼的孩子,食物的体积也最好切至小于1.2厘米(1/2英寸)。

2 零食类

果冻、糖果、麻花等等不好咬的零食孩子一整颗吃会非常危险,容易噎住喉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小孩食用。

如果是乘坐火车、飞机等外出就不要准备这些零食。

而像鱿鱼丝、牛肉干之类的食物由于纤维过长,咬感过硬也不适合给孩子吃。

3 坚果类

“坚果”顾名思义,果仁质地坚硬,宝宝的牙齿没长全,不能充分嚼碎,一旦吸入气管就容易噎住。

所以建议2岁以下宝宝不要喂吃整粒的果仁食物,像花生酱之类的黏稠食物也要注意。

4钱币/杂物类

小玩具、小硬币是幼儿窒息意外的“常客”,由于好奇心重或者在口欲期,孩子常常会觉得好玩,把这种小物件放进嘴巴或者耳朵、鼻孔之类的部位。

5主食类

耳鼻咽喉的专科医生们提出馒头、肉块、水蒸蛋等软软的大块食物也很危险,这类日常食用的食物噎住幼儿的概率很大,很容易把气管整个盖住,手术时又很难取出。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认真,她救回了2岁儿子的生命

所以,艾德叔叔要告诫各位爸爸妈妈的是,家里的小物件要收好,平时对孩子要看管好,不要做“低头族监护人”,对孩子的异常举动要留心眼。

万一孩子出现窒息、缺氧的症状,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5分钟,一旦错过这个时间,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是窒息死亡。所以,父母懂得“海姆立克急救法”尤其重要。

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请戳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zNDY2MQ==&mid=2653161853&idx=1&sn=7d92a7c38f03cf5650949be0eda5ccfb&chksm=bd0b32978a7cbb813c324a0682caf86a2d7d7880bc92269c4a819d2269cc8bcf6b991e274876#rd

撰文:小猪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