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科普貼|山東終於承認自己落後了 魯酒也好不到哪去

魯酒科普貼|山東終於承認自己落後了 魯酒也好不到哪去

能正視真相,也很痛苦。

魯酒令,關注魯酒運營之道,不拍馬。(邀您關注本號)

今天聊聊昨天的新聞,少聊白酒。

昨天,上班第一天,想必凡是稍微關注山東發展的都應該看到了山東召開的一場動員大會——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省內各媒體、各界大小咖、眾多媒體人、企業界,從省會到鄉村,但凡有點頭面的都在關注分享這個所謂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朋友圈也刷屏了吧。

如果你沒看到,那麼該擴充下交際圈了。哈哈哈

據說,昨天全山東省部門觀看了這場動員大會。媒體的解讀也紛紛上馬,那打雞血的勁頭,彷彿山東從此迎來了新生一般。

總得來看,信息量很大,主要思想就一個:山東這幾年改革步子慢了,勁頭小了,再不追上形勢,山東就真沒機會了,用普通話說,叫真快完犢子了。

其實,大家都心裡跟明鏡似的,山東這幾年的落後是不爭的事實,與粵、蘇、浙等地相比,山東落後不僅僅是步子慢的問題,更核心的是思想鈍化,失去發展活力的問題,東北的處境就是不遠的山東,最根本原因在哪?魯酒令不點明,大家也都心裡清楚:“政者,正也”嘛。

一切發展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江湖傳言:投資不過黃河北,現在慢慢往投資不過淮河北發展了。

往前看,這幾年,很多人蒞臨山東崗位後,考察一圈的講話最先說的一定是各種風氣問題,從辦公室到飯桌,江湖氣、葷腥氣太重了。真正想做事、有想法、搞開拓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委實難受。

所以,這次動員大會直接揭開鍋蓋,直接挑明山東發展問題,確實給大眾一個新期待,起碼終於能意識到、能公開承認:山東落後了,山東錯失了這麼多機會,山東再不奮起直追就真成發展黑洞了。

這就像堵在心口的一口老痰,都知道,堵得難受,也噁心,一吐出來,反而輕鬆了,再也不裝著擠嗓子了,咱就是不如人,與其偽裝修飾,不如直面示眾,跟上時代。

山東人好面子啊。

說實話,山東目前在區域競爭中的處境,實在是不樂觀,除了發力晚了,更難的問題是,思想層面的鈍化落伍,以前是知道大勢卻不思進取(那會時代發展還沒這麼快啊);現在是不知大勢,即便你睜開了眼也看不到世界引擎在哪了(讓你學,你都未必學得到)。

能困住人的,只有思想牢籠。

簡單提取了動員大會上的核心信息點,大會大意如下:

首先,山東是很受各方關注的,尤其是馬上要改革開放40週年了,山東必須得把課補上,通過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跟上世界產業革命步伐。

看人家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發(連貴州都走在產業變革前列了,山東人還抱著舊觀念以為黔地是老少邊窮之地吧);山東呢,2016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33.8%,比河南低1.1個百分點(山東人還覺得比河南強麼?);後面又是一列各種科研數據,我就不一一貼出了,總之山東的表現很是難看啊,數落了一篇落後地區,才發現自己確是那個真正落後的,多尷尬。

再看看人家先進地區,2008年開始,廣東、江蘇、浙江分別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撒丫子狂奔,10年後今天已經佔據產業高地位置,反觀山東呢,從產業結構看,山東主營業務收入排前列的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多為資源型產業,能源原材料產業佔40%以上,而廣東、江蘇兩省第一大行業均為計算機通信製造業,這幾年的互聯網創新大潮和成果,無一出在山東。從能耗水平看,山東能源消耗佔全國的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全國第一;有研究報告認為,山東產業結構調整進程落後於廣東、江蘇5年甚至更多。經濟總量,我省與廣東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億擴大到2017年1.72萬億;與江蘇的差距由50億擴大到1.32萬億。向北,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向南,上海就不說了;向西,中原經濟區異軍突起,米字形高鐵網蓬勃展開,鄭州正從二線省會城市邁向國家中心城市,即便是與東北亞經濟圈合作,2017年,山東外貿依存度比全國低近10個百分點。拖後腿了。

接著,大會闡釋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具體路徑。

核心就是要打造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沒有現代產業集群,一切發展藍圖都是空談。具體來說,要在“十強”產業上實現新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綠色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等。

保障就是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招攬各類高端人才,補齊基礎環境短板,如交通、服務、環境、金融改革等。大會舉了個例子,以前靠高速公路出名的山東,現在的通車裡程居然落到了全國第8位,高鐵出省通道只有1條,打臉不。金融也是山東短板,目前,註冊地在山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僅佔全國的2.8%,相當於浙江的1/4、江蘇的2/3;境內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數只相當於江蘇的1/2、廣東的1/3,金融供給不足、不健康問題,太嚴重了。

突破口就是思想觀念變革,動員大會指出了常見風氣,如有的不心繫人民,老爺做派,坐在辦公室想當然炮製一些空對空的文件、提出一些指標,有的今天一督明天一查,安排線路看幾個“盆景”等,真是說出了民眾的心聲啊。

最後,動員大會強調:別再自怨自艾、自說自話。這次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山東必須抓住機會了。

可以說,這次動員大會還是說出了一些實情的。

這與魯酒有啥關係呢?在我看來,關係大了去了,山東這幾年的落後是全方位的落後,也包括魯酒。動員大會上說到的十強產業,並沒有酒水行業,但是文化創意和精品旅遊這兩大產業還是與白酒行業有些沾邊的,現在魯酒各家都在打文化與工業遊的牌,有些已經形成基礎規模了。

魯酒的落後,並不是僅僅靠掛靠十強產業就能起來,魯酒的落後,根源也在於思路問題,如同動員大會上提到的思想解放和作風問題,為何廣東、江蘇、浙江人家就可以提前10多年應對形勢變化,提前佈局,提前佔位,提前開路?山東的思想就不能實現爆破呢?

同理,為何川酒、黔酒、徽酒、蘇酒就可以提前佔位黃金十年(2002年-2012年),並再次佔位剛剛過去的這五年呢(2013年-2017年調整期),根源上就是思想視野的長遠與否,大腕上有句臺詞說得好:“境界”!

思想才決定企業和區域發展的高度。

魯酒這幾年的徘徊,粗看是因為產品戰術笨拙、渠道模式落伍、資本市場無力、營銷創新遲滯,細看每一項都是思想層面出了問題,我真懷疑,當前的白酒經營思想是魯酒能消化的了得麼?

先說這個產品戰術問題,人家推淡雅,你也推淡雅,人家推綿柔,你也推綿柔,人家主做大單品,你也主推大單品,人家搞年份,你也搞年份,人家搞香型信仰,你也搞香型創新,人家搞瓷瓶,你也搞瓷瓶。跟隨策略並沒有錯,不足的地方是學得太像了,體現在產品上就是缺失自家產品的思想調性。不過,最近這兩年,有幾家魯酒中注重了對產品本身的調性問題解決,定位和訴求有了明顯主動意識,還是有目共睹的。

可這個時代其實不缺好酒,你敢說自家縣裡那酒廠的酒就比五糧液差麼?未必吧。這個時代,白酒行業缺的是鮮明故事、大金主推手助力、渠道整合和走心的品牌浸透,這一切,都需要思想,就拿這個資本助力來說,魯酒要想大踏步殺回第二方陣,沒有資本助力,想都別想。資本要素是酒企走出區域的必備殺器,而前提則是大面上,要基於山東金融環境的改善,小面上,要基本魯酒企業具備現代企業治理規則和金融思想。話說,資本市場願不願意跟魯酒管理層玩,都是個大問題。

試問,又有幾人真正願意按照資本市場辦事呢?魯酒中誰不是生怕自家一畝三分地保不住呢。眼界和頭腦往往是硬傷啊,成吉思汗的征伐與土財主的擴張,是不同的。

再說這個渠道模式,廠商關係的處理,實際上是橫亙在魯酒面前的最大難題,主導權、風險分配、利潤分配、戰術執行效率、品牌價值觀管控等每一項都離不開現代管理思想和技術支持。這咱就不太懂了,恐怕玩魯酒的老江湖也未必敢以經驗挑戰新技術、新思想吧。

思想和技術驅動時代,並非空話。

其他那幾方面,品牌啊,營銷啊,就不多說了,以前文章說的很多了。

展望未來十年,魯酒誰將崛起 (多選)
0
0%
景芝
0
0%
花冠
0
0%
國井
0
0%
泰山
0
0%
蘭陵
0
0%
趵突泉
0
0%
孔府家
0
0%
其他魯酒品牌
0
0%
魯酒已經沒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