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變身“產業脫貧帶頭人”

“我怎麼也想不到,窮了大半輩子,如今靠搞石雞養殖和農產品加工讓我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5月22日,歙縣獅石鄉獅石村村民程如進自豪地說。

程如進是一名典型的產業脫貧戶,前些年因身體不好,無法從事繁重的體力活,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要靠政府低保生活。但他從未輕易言敗,在政府產業脫貧政策幫助下,他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在獅石這個偏遠的大山裡辦起了“石雞養殖”和“農產品加工”。尤其是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入村後,加大了幫扶力度,不僅積極為其爭取扶貧資金,還幫其申辦了養殖許可證等,讓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產業脫貧帶頭人”。

該負責人繼續介紹,今年以來,全鄉從個體到集體,全面落實產業扶貧政策。積極打造營川村中草藥“白芨”基地種植示範園,流轉土地7餘畝,計劃總投資24萬元,充分帶動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結合金融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該鄉還積極鼓勵貧困戶自力更生、充分利用黨的好政策進行產業發展。截止目前,全鄉共有14戶辦理了小額信貸業務,共計51萬元,真正實現了“資金髮展產業、產業致富農民”的利益傳導,讓貧困戶增收致富。

現年56歲的營川村村民汪春雨,在十幾歲時家裡製作土炸藥時,被炸掉了左手手掌和右手的二個手指,落下殘疾。如今家中兄弟們早已成家立業,唯獨他獨自一人生活。2014年通過本人申請、村裡評議被確定為貧困戶,同年,鄉環衛所通過公開招聘為保潔員。從事保潔員後,汪春雨每天早晨五六點就來到新農村一條街上進行道路保潔,雖然失去了左手手掌,且右手也只有三個指頭,但他卻能一邊撿著垃圾,並不時揮動著掃帚將垃圾掃成堆。他用右手握著掃帚,左臂壓著掃帚末端,往前掃著垃圾,動作非常的熟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