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怎样赏析?

文学妙语

我们想要赏析一首诗或者词,最好先知道这首诗词的背后故事,就好比李白的《赠汪伦》,结合背景才能更加体会到诗词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这首词吧!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上阙给人一种回忆往事,心情感伤的意味。下阙写春日好,人孤独的心情!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深爱自己的妻子卢氏,可惜他们结婚三年卢氏就去世了,这首词是为了悼念亡妻所写的!

我们赏析的时候着重从其中的字词里面来感受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其中由上阙的“西风”、“独自凉”、“黄叶”、“沉思”、“残阳”这几个独特的景物来表达一种孤独、萧索的意境!引出下阙回忆往事无法重现的思念情怀!


万物皆明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白话】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赏析】

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若干描写失恋者复杂和痛苦心境的词作。这首《浣溪沙》是其中的一首。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词的上片首先为读者展示了一种孤独者于惆怅之中回首往事的冷调画面和抑郁氛围。你看:秋风瑟瑟,黄叶萧萧,一位多情善感的王孙公子,孤独地站在廊下窗前。瞩望着西天的残阳余辉,曾经有过且无法忘怀的往日情景,正一一浮现在他的脑际与眼前……目睹此情此境,你会感到一种凄凉之情和哀怨之气在弥漫,在氤氲,从而体味到顾贞观所谓:“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诚非虚论。


词的下片表现的是那位孤独者记忆之中的往事,以及这种往事的回忆给孤独者带来的精神上的懊恼与烦闷。“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孤独者曾经有过的恋爱生活是那般幸福,那般甜蜜,那般充满了人生的乐趣:曾记得,几杯美酒醉倒了心爱的情人,她躺在床上睡着了。孤独者从门外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他一边观赏着情人的睡态,一边喃喃地叮嘱自己,喝醉了酒的人,千万不要惊醒她,就让她在春日里酣睡吧;怎能忘,无数个美好的白昼与夜晚,孤独者与自己的恋人一起,仿效宋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样子,以“赌书”饮茶为乐事。大约是因为过于兴奋的缘故,那沁人心脾的香茗每每在大笑中溢出,溅湿了他们的衣衫。透过这情味盎然的场景,你可以感觉到,处于孤独和忧郁中的多情公子,对昔日的幸福是那般留恋,那般珍视,然而在当时却因幸福的易得而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句“当时又道是寻常”,包容并传达出多少失却幸福的懊恼和美景一去不复返的哀叹。这里,词人以“婉丽凄清”的笔致,于平淡中见沉重,于欢悦中显悲苦,生动而又委婉地表达出孤独公子那复杂和多变的心绪。


或有人问,纳兰词中的失恋者究竟是谁?对于这个问题,今人已无法确知。不过联系清人笔记中屡屡出现的关于纳兰性德失恋的传说,我们把词中的孤独公子断为词人的自况,想来并非郢书燕说。倘若此论不至大谬,那么,这阕《浣溪沙》能写得这般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喜欢纳兰性德哪些诗词?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文学妙语

薛竟来回答——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一般用作词牌名,又名“小庭花”、“浣溪纱”等。分平仄两体,上下两阕,上阕全用韵,下阕只后边两句才用韵。


上阕写亡妻后的孤单和眷念,下阕很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借用西风、黄叶,夕阳抒发寂寞的感受,由于想念亡妻感受孤单的煎熬,回忆往事产生了人生的遗憾之处,表达了作者哀怨的心情。

下阕回忆生活小事的充满幸福,与此前情景对照,深刻此表达自己的哀伤。

作者酒醉昏睡,妻子小心翼翼的伺候,深怕惊扰了。夫妻两人互相拷问经典书作中的句词,作为生活情趣的小游戏。猜想作者得意忘形时打翻茶杯,却也不脑,只闻到满屋生香,此意境表现出夫妻二人的浪漫情怀。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文艺才情的大家闺秀。

看出作者痴情之人,妻子虽然亡故,但他仍然割舍不了这段爱情的过往。失去的时候,才对细碎的小事情感到无比的珍贵。

【回答完毕】

头条号薛竟原创小说火热连载中,欢迎关注。

薛竟

借句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作诗二十四首 (一)淑女 谁念西风独自凉, 短篱香菊对霞光。 淑女未解落红意, 不是寻常亦寻常。 (二)思绪 谁念西风独自凉, 蛩鸣柴扉草蘸霜。 一地落红因秋起, 半帘思绪断愁肠。 (三)知音 谁念西风独自凉, 吹过琴声小山岗。 高山流水樵悉语, 一曲知音万代长。 (四)桃源 谁念西风独自凉, 桃源寻梦入异乡。 樵路苍苔陶家客, 斜阳尽处吻芬芳。 (五)别离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落叶泣秋霜。 昨日孤鸠枝头客, 离人隔世对丘荒。 (六)思春 谁念西风独自凉, 秋声远去雁声藏。 岭后似有春色在? 戏水鸳鸯碎湖光。 (七)归客 谁念西风独自凉, 匆匆归雁客他乡。 经年一别回故里, 惹得小儿掩扉忙。 (八)征雁 谁念西风独自凉, 凭栏疏篱望菊黄。 未闻廊下蟋声早, 回首征雁过楚江。 (九)童钓 谁念西风独自凉, 残荷疏柳草染霜。 小儿不识秋声冷, 犹伴渚烟钓残阳。 (十)西厢 谁念西风独自凉, 自古梧桐招凤凰。 一线情丝又抛起, 月下红娘唱西厢。 (十一)情殇 暮晖霞影雁声忙, 谁念西风独自凉。 皆言落红无情物, 唯余春柳爱新塘。 (十二)叶落 清塘荷韵溢芳香, 谁念西风独自凉。 一袭潇洒扫败叶, 未见蜂蝶再疏狂。 (十三)赏菊 清庭黛瓦燕鸣廊, 谁念西风独自凉。 藤绕短篱花有色, 阁楼约客赏菊黄。 (十四)听钟 拾级樵路黛苍茫, 谁念西风独自凉。 雁影曲溪流指过, 空余半壁庙钟响。 (十五)秋梦 泠泠水月照苍黄, 谁念西风独自凉。 眸下轻寒摇落叶, 一丝离绪梦长长。 (十六)童趣 陌上晚秋露草黄, 谁念西风独自凉。 小儿不识冬节早, 寻蟋篱落染晨霜。 (十七)听笛 夕暮霞晖雀影长, 谁念西风独自凉。 芸堤渚岸牧笛晚, 心花开处溢芳香。 (十八)自嘲 吹过圃园一片黄, 谁念西风独自凉。 可怜秋声仍笑我, 唯借银毫蘸馨香。 (十九)慨叹 落红无情又何妨, 谁念西风独自凉。 荏苒人生皆过客, 须借樽酒觅诗香。 (二十)钓翁 瘦水蹊径寺钟响, 谁念西风独自凉。 孤舟笠翁垂秋色, 一帘烟雨坡草黄。 (二十一)蒹葭 苍苍蒹葭露为霜, 伊人宛在水中央。 隔岸细柳闻秋近, 谁念西风独自凉。 (二十二)初秋 离雁衔愁客异乡, 秋声坡上乱橙黄。 无边落叶潇潇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 (二十三)菊花 早将终身嫁秋娘, 不羡雁行过南疆。 嫩枝饮露蕊流艳, 谁念西风独自凉。 (二十四)盼归 雀隐芦荻白絮扬, 雁行云下草挂霜。 何日空巢约故旧, 谁念西风独自凉。


沧州九五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是一个长情的人,词里这个谁就是指☞他逝去的妻子卢氏。

词中道出了今日的辛酸苦楚,再也回不到往昔,亡妻不可复生,心灵创痛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追悔、悲哀、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所有的感情化作一句话——当时只道是寻常。

字字血泪,卢氏在世时恩爱,以为可以一辈子,谁知人生无常。除了追悔怀念又能如何?

人去楼空,昔日平常事,今日已不能如愿。

再来看看词的直译——

秋风吹过感觉寒冷,孤独的情怀有谁念记?看那片片黄叶飞舞已经遮掩了疏窗,人伫立在夕阳下,追忆着茫茫往事。

酒酣后,春日时光正长,记得那时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八宝粥传奇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名家点评

晚清词人况周颐《蕙风词话》:“黄东甫……《眼儿媚》云:‘当时不道春无价,幽梦费重寻。’此等语非深於词不能道,所谓词心也。……纳兰容若浣溪沙云:‘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即东甫眼儿媚句意。酒中茶半,前事伶俜、皆梦痕耳。”

这首词是双平行的架构,一种常见的结构方式。上阙表现的是现下的情形,下阙体现的是往昔的一些情景。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两个并行的部分。就好像,不可能说这个举足轻重,那个无关痛痒。

因为,若无过去的时空,又怎么演变成现在的时空?如果没有当下的时空,那昔日的时空中就没有在演化,也不可能有什么事物。那它本就是恒为零,不存在。所以,两个时空是并列的,没什么高低优劣之别。

一般而言,双平行构架的两部分,作用弱小、联系单白。使得两者就好像,各行其是、独行其道似的。也就没法整体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表现上就比较散,对外的作用就较为弱。很难给人不同凡响之感,多半都是淡而无味的。

如上阙的“西风”、“黄叶”、“残阳”,与下阙的“春睡”、“赌书”、“泼茶”。有什么联系和作用,只像八竿子打不着。那如何形成一以贯之、浑然一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不过乌合之众、一盘散沙罢了。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高度、水平等从何而来?似乎只能梦熟黄粱,梦里南柯了。

就这种情形,若要使作品非同一般,就要把过去和现在进行整体性的架构。

一者,从一个时期而言,今与昔本就是一个时空。即便从亿万斯年以前到现下,也是一个时空。这就是它们一体化架构的根本,而不是瞎编乱造、混说白道的。

二者,是当下一些事物、情景与人的作用,而引发人对往事的回忆。如果没有任何作用,那人是绝对静止的,压根不可能回想什么。当然,这种状况是恒不存在的。

所以,要在表述当下事物的时候,由其自然而然地引发对往事的回忆。以此使它们构成密不可分、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这才能实质发掘事物的潜能和层次,才能根本提升作品的水、准和高度。显然,这要相当高的水平和功力。否则,很容易弄得乌七八糟、一塌糊涂了。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萧萧”,在此是草木摇落声,它本有着冷落凄清、萧条寂静之意。明显,是个动静不太大的词。那么,就弱化了西风的力度和凉的程度。

换言之,若漫天黄叶飘舞,那是怎样的西风和如何的凉?如果仅是黄叶翩跹而下,那西风不大,又有多凉呢?也就说,“萧萧”的力度和幅度不够。从而,使西风和凉的效用打了折扣。前句本就在强化西风和凉的程度,而这句又在使之弱化,诗文岂不里出外进、龃龉不合?行文,要前后对应,上下一致。否则,乱七八糟,不成体统了。

“沉思”,假若很凉,是不是还能心无旁骛地深思呢?明显,这又弱化了西风和凉的程度。就好像,没什么凉的,还在这无病呻吟、自作多情!在此,作者为了体现往事在心中之重,而把思深邃、凝重了。但是,却削弱了其它的表述。

因而,对各事物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地去表现,才能同条共贯、协调一致。若是割裂、片面、孤立地去体现,还不各为阵营、自行其是?诗文岂不圆凿方枘、龃龉难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春睡”、“赌书”等,都是为了反衬“寻常”。但好像它们并没什么超凡脱俗之处,也就使反面衬托的效应大打折扣。

前者只是睡觉盖被的琐碎小事,后者也不过生活中的一个小游戏,这如何有力有效地表现?可见,作者没有发掘出与妻子情感中深层面、高程度的东西,也就没法体现出感人肺肝、动人心魄的事情。诗文就显得平淡无奇,不过尔尔了。

由上述可见,这首词的架构平而常之,表现单薄乏力。也只能说,如此而已了。


魔舞诗词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表达了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纳兰容若的妻子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在康熙16年,卢氏因难产去世,而由此时开始,纳兰容若的悼亡词破空而出,而这些思念妻子的词,成为《饮水词》中不能超越的杰作。这首词的上阙描写了眼前的景物,表达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孤独,下阙是对与妻子往事的回忆,在自己和妻子相处的三年之中,那些快乐的往事,虽然只有仅仅三年,但是却让回忆一发不可收拾,这首词的第一句“谁念西风独自凉”,开头便点明了当时的季节是秋天,这本就是一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季节,而“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在萧瑟的秋风中,纳兰容若关上了窗户,但是关上了窗户又能怎么样呢?也关不上他对亡妻的思念,“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一处典故,源自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他经常与自己的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比较好。比赛的方式就是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另外一个人就要说出这句话对应在哪本书的那一页和哪一行。赢的人便可以饮茶表示庆贺,有时候玩得太过高兴,就会让茶水泼湿了衣裳,所以才有了这句“赌书消得泼茶香”。他之所以用这个典故,是用李清照和她丈夫的爱情佳话,比拟自己和亡妻曾经的甜蜜生活。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在纳兰容做的眼里,大概一切只有等到失去之后才觉得是那么难能可贵,所以所有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艺滴设计

原文如下——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看看直译——

秋风吹得有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呢?看那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记起那时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纳兰性德妻子卢氏多才多艺,和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对这位妻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这就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赌书”一说: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赵明诚一样的美满的生活。

2、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这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

3、这首词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清心一栈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是一首悼亡之作,用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触景而沉思,描绘出孤寂凄清的氛围;然后写出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并借用了李清照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间接的说明了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最后一句的“寻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那些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的创痛也五平息之日,那种怀念,追悔、悲哀、惆怅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