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怎樣賞析?

文學妙語

我們想要賞析一首詩或者詞,最好先知道這首詩詞的背後故事,就好比李白的《贈汪倫》,結合背景才能更加體會到詩詞的含義!

我們先來看這首詞吧!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詞上闕寫景下闕抒情,上闕給人一種回憶往事,心情感傷的意味。下闕寫春日好,人孤獨的心情!

納蘭容若(納蘭性德)深愛自己的妻子盧氏,可惜他們結婚三年盧氏就去世了,這首詞是為了悼念亡妻所寫的!

我們賞析的時候著重從其中的字詞裡面來感受其中所蘊涵的情感,其中由上闕的“西風”、“獨自涼”、“黃葉”、“沉思”、“殘陽”這幾個獨特的景物來表達一種孤獨、蕭索的意境!引出下闕回憶往事無法重現的思念情懷!


萬物皆明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白話】

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賞析】

納蘭性德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若干描寫失戀者複雜和痛苦心境的詞作。這首《浣溪沙》是其中的一首。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詞的上片首先為讀者展示了一種孤獨者於惆悵之中回首往事的冷調畫面和抑鬱氛圍。你看:秋風瑟瑟,黃葉蕭蕭,一位多情善感的王孫公子,孤獨地站在廊下窗前。矚望著西天的殘陽餘輝,曾經有過且無法忘懷的往日情景,正一一浮現在他的腦際與眼前……目睹此情此境,你會感到一種淒涼之情和哀怨之氣在瀰漫,在氤氳,從而體味到顧貞觀所謂:“容若詞一種悽惋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誠非虛論。


詞的下片表現的是那位孤獨者記憶之中的往事,以及這種往事的回憶給孤獨者帶來的精神上的懊惱與煩悶。“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孤獨者曾經有過的戀愛生活是那般幸福,那般甜蜜,那般充滿了人生的樂趣:曾記得,幾杯美酒醉倒了心愛的情人,她躺在床上睡著了。孤獨者從門外輕手輕腳地走進來,他一邊觀賞著情人的睡態,一邊喃喃地叮囑自己,喝醉了酒的人,千萬不要驚醒她,就讓她在春日裡酣睡吧;怎能忘,無數個美好的白晝與夜晚,孤獨者與自己的戀人一起,仿效宋時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的樣子,以“賭書”飲茶為樂事。大約是因為過於興奮的緣故,那沁人心脾的香茗每每在大笑中溢出,濺溼了他們的衣衫。透過這情味盎然的場景,你可以感覺到,處於孤獨和憂鬱中的多情公子,對昔日的幸福是那般留戀,那般珍視,然而在當時卻因幸福的易得而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句“當時又道是尋常”,包容並傳達出多少失卻幸福的懊惱和美景一去不復返的哀嘆。這裡,詞人以“婉麗悽清”的筆致,於平淡中見沉重,於歡悅中顯悲苦,生動而又委婉地表達出孤獨公子那複雜和多變的心緒。


或有人問,納蘭詞中的失戀者究竟是誰?對於這個問題,今人已無法確知。不過聯繫清人筆記中屢屢出現的關於納蘭性德失戀的傳說,我們把詞中的孤獨公子斷為詞人的自況,想來並非郢書燕說。倘若此論不至大謬,那麼,這闋《浣溪沙》能寫得這般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喜歡納蘭性德哪些詩詞?留言說一說。

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文學妙語

薛竟來回答——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納蘭性德(清)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一般用作詞牌名,又名“小庭花”、“浣溪紗”等。分平仄兩體,上下兩闋,上闋全用韻,下闋只後邊兩句才用韻。


上闋寫亡妻後的孤單和眷念,下闋很作者對往事的回憶。借用西風、黃葉,夕陽抒發寂寞的感受,由於想念亡妻感受孤單的煎熬,回憶往事產生了人生的遺憾之處,表達了作者哀怨的心情。

下闋回憶生活小事的充滿幸福,與此前情景對照,深刻此表達自己的哀傷。

作者酒醉昏睡,妻子小心翼翼的伺候,深怕驚擾了。夫妻兩人互相拷問經典書作中的句詞,作為生活情趣的小遊戲。猜想作者得意忘形時打翻茶杯,卻也不腦,只聞到滿屋生香,此意境表現出夫妻二人的浪漫情懷。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文藝才情的大家閨秀。

看出作者痴情之人,妻子雖然亡故,但他仍然割捨不了這段愛情的過往。失去的時候,才對細碎的小事情感到無比的珍貴。

【回答完畢】

頭條號薛竟原創小說火熱連載中,歡迎關注。

薛竟

借句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作詩二十四首 (一)淑女 誰念西風獨自涼, 短籬香菊對霞光。 淑女未解落紅意, 不是尋常亦尋常。 (二)思緒 誰念西風獨自涼, 蛩鳴柴扉草蘸霜。 一地落紅因秋起, 半簾思緒斷愁腸。 (三)知音 誰念西風獨自涼, 吹過琴聲小山崗。 高山流水樵悉語, 一曲知音萬代長。 (四)桃源 誰念西風獨自涼, 桃源尋夢入異鄉。 樵路蒼苔陶家客, 斜陽盡處吻芬芳。 (五)別離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落葉泣秋霜。 昨日孤鳩枝頭客, 離人隔世對丘荒。 (六)思春 誰念西風獨自涼, 秋聲遠去雁聲藏。 嶺後似有春色在? 戲水鴛鴦碎湖光。 (七)歸客 誰念西風獨自涼, 匆匆歸雁客他鄉。 經年一別回故里, 惹得小兒掩扉忙。 (八)徵雁 誰念西風獨自涼, 憑欄疏籬望菊黃。 未聞廊下蟋聲早, 回首徵雁過楚江。 (九)童釣 誰念西風獨自涼, 殘荷疏柳草染霜。 小兒不識秋聲冷, 猶伴渚煙釣殘陽。 (十)西廂 誰念西風獨自涼, 自古梧桐招鳳凰。 一線情絲又拋起, 月下紅娘唱西廂。 (十一)情殤 暮暉霞影雁聲忙, 誰念西風獨自涼。 皆言落紅無情物, 唯餘春柳愛新塘。 (十二)葉落 清塘荷韻溢芳香, 誰念西風獨自涼。 一襲瀟灑掃敗葉, 未見蜂蝶再疏狂。 (十三)賞菊 清庭黛瓦燕鳴廊, 誰念西風獨自涼。 藤繞短籬花有色, 閣樓約客賞菊黃。 (十四)聽鍾 拾級樵路黛蒼茫, 誰念西風獨自涼。 雁影曲溪流指過, 空餘半壁廟鐘響。 (十五)秋夢 泠泠水月照蒼黃, 誰念西風獨自涼。 眸下輕寒搖落葉, 一絲離緒夢長長。 (十六)童趣 陌上晚秋露草黃, 誰念西風獨自涼。 小兒不識冬節早, 尋蟋籬落染晨霜。 (十七)聽笛 夕暮霞暉雀影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芸堤渚岸牧笛晚, 心花開處溢芳香。 (十八)自嘲 吹過圃園一片黃, 誰念西風獨自涼。 可憐秋聲仍笑我, 唯借銀毫蘸馨香。 (十九)慨嘆 落紅無情又何妨, 誰念西風獨自涼。 荏苒人生皆過客, 須借樽酒覓詩香。 (二十)釣翁 瘦水蹊徑寺鐘響, 誰念西風獨自涼。 孤舟笠翁垂秋色, 一簾煙雨坡草黃。 (二十一)蒹葭 蒼蒼蒹葭露為霜, 伊人宛在水中央。 隔岸細柳聞秋近, 誰念西風獨自涼。 (二十二)初秋 離雁銜愁客異鄉, 秋聲坡上亂橙黃。 無邊落葉瀟瀟下, 誰念西風獨自涼。 (二十三)菊花 早將終身嫁秋娘, 不羨雁行過南疆。 嫩枝飲露蕊流豔, 誰念西風獨自涼。 (二十四)盼歸 雀隱蘆荻白絮揚, 雁行雲下草掛霜。 何日空巢約故舊, 誰念西風獨自涼。


滄州九五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代: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是一個長情的人,詞裡這個誰就是指☞他逝去的妻子盧氏。

詞中道出了今日的辛酸苦楚,再也回不到往昔,亡妻不可復生,心靈創痛永無平復之日。其中有懷戀、追悔、悲哀、惆悵,蘊藏了複雜的感情。

所有的感情化作一句話——當時只道是尋常。

字字血淚,盧氏在世時恩愛,以為可以一輩子,誰知人生無常。除了追悔懷念又能如何?

人去樓空,昔日平常事,今日已不能如願。

再來看看詞的直譯——

秋風吹過感覺寒冷,孤獨的情懷有誰念記?看那片片黃葉飛舞已經遮掩了疏窗,人佇立在夕陽下,追憶著茫茫往事。

酒酣後,春日時光正長,記得那時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八寶粥傳奇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名家點評

晚清詞人況周頤《蕙風詞話》:“黃東甫……《眼兒媚》雲:‘當時不道春無價,幽夢費重尋。’此等語非深於詞不能道,所謂詞心也。……納蘭容若浣溪沙雲:‘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即東甫眼兒媚句意。酒中茶半,前事伶俜、皆夢痕耳。”

這首詞是雙平行的架構,一種常見的結構方式。上闕表現的是現下的情形,下闕體現的是往昔的一些情景。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兩個並行的部分。就好像,不可能說這個舉足輕重,那個無關痛癢。

因為,若無過去的時空,又怎麼演變成現在的時空?如果沒有當下的時空,那昔日的時空中就沒有在演化,也不可能有什麼事物。那它本就是恆為零,不存在。所以,兩個時空是並列的,沒什麼高低優劣之別。

一般而言,雙平行構架的兩部分,作用弱小、聯繫單白。使得兩者就好像,各行其是、獨行其道似的。也就沒法整體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向心力,從而表現上就比較散,對外的作用就較為弱。很難給人不同凡響之感,多半都是淡而無味的。

如上闕的“西風”、“黃葉”、“殘陽”,與下闕的“春睡”、“賭書”、“潑茶”。有什麼聯繫和作用,只像八竿子打不著。那如何形成一以貫之、渾然一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不過烏合之眾、一盤散沙罷了。在這種情況下,作品的高度、水平等從何而來?似乎只能夢熟黃粱,夢裡南柯了。

就這種情形,若要使作品非同一般,就要把過去和現在進行整體性的架構。

一者,從一個時期而言,今與昔本就是一個時空。即便從億萬斯年以前到現下,也是一個時空。這就是它們一體化架構的根本,而不是瞎編亂造、混說白道的。

二者,是當下一些事物、情景與人的作用,而引發人對往事的回憶。如果沒有任何作用,那人是絕對靜止的,壓根不可能回想什麼。當然,這種狀況是恆不存在的。

所以,要在表述當下事物的時候,由其自然而然地引發對往事的回憶。以此使它們構成密不可分、渾然天成的一個整體。這才能實質發掘事物的潛能和層次,才能根本提升作品的水、準和高度。顯然,這要相當高的水平和功力。否則,很容易弄得烏七八糟、一塌糊塗了。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蕭蕭”,在此是草木搖落聲,它本有著冷落悽清、蕭條寂靜之意。明顯,是個動靜不太大的詞。那麼,就弱化了西風的力度和涼的程度。

換言之,若漫天黃葉飄舞,那是怎樣的西風和如何的涼?如果僅是黃葉翩躚而下,那西風不大,又有多涼呢?也就說,“蕭蕭”的力度和幅度不夠。從而,使西風和涼的效用打了折扣。前句本就在強化西風和涼的程度,而這句又在使之弱化,詩文豈不裡出外進、齟齬不合?行文,要前後對應,上下一致。否則,亂七八糟,不成體統了。

“沉思”,假若很涼,是不是還能心無旁騖地深思呢?明顯,這又弱化了西風和涼的程度。就好像,沒什麼涼的,還在這無病呻吟、自作多情!在此,作者為了體現往事在心中之重,而把思深邃、凝重了。但是,卻削弱了其它的表述。

因而,對各事物要緊密聯繫、不可分割地去表現,才能同條共貫、協調一致。若是割裂、片面、孤立地去體現,還不各為陣營、自行其是?詩文豈不圓鑿方枘、齟齬難入?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春睡”、“賭書”等,都是為了反襯“尋常”。但好像它們並沒什麼超凡脫俗之處,也就使反面襯托的效應大打折扣。

前者只是睡覺蓋被的瑣碎小事,後者也不過生活中的一個小遊戲,這如何有力有效地表現?可見,作者沒有發掘出與妻子情感中深層面、高程度的東西,也就沒法體現出感人肺肝、動人心魄的事情。詩文就顯得平淡無奇,不過爾爾了。

由上述可見,這首詞的架構平而常之,表現單薄乏力。也只能說,如此而已了。


魔舞詩詞

這是一首悼亡之作,表達了對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納蘭容若的妻子是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在康熙16年,盧氏因難產去世,而由此時開始,納蘭容若的悼亡詞破空而出,而這些思念妻子的詞,成為《飲水詞》中不能超越的傑作。這首詞的上闕描寫了眼前的景物,表達了自己,此時此刻的孤獨,下闕是對與妻子往事的回憶,在自己和妻子相處的三年之中,那些快樂的往事,雖然只有僅僅三年,但是卻讓回憶一發不可收拾,這首詞的第一句“誰念西風獨自涼”,開頭便點明瞭當時的季節是秋天,這本就是一個容易多愁善感的季節,而“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在蕭瑟的秋風中,納蘭容若關上了窗戶,但是關上了窗戶又能怎麼樣呢?也關不上他對亡妻的思念,“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是一處典故,源自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有過這樣的記載,他經常與自己的丈夫趙明誠比賽,看誰的記性比較好。比賽的方式就是一個人說出一句話,另外一個人就要說出這句話對應在哪本書的那一頁和哪一行。贏的人便可以飲茶表示慶賀,有時候玩得太過高興,就會讓茶水潑溼了衣裳,所以才有了這句“賭書消得潑茶香”。他之所以用這個典故,是用李清照和她丈夫的愛情佳話,比擬自己和亡妻曾經的甜蜜生活。最後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在納蘭容做的眼裡,大概一切只有等到失去之後才覺得是那麼難能可貴,所以所有的這一切只不過是“當時只道是尋常”。


藝滴設計

原文如下——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我們看看直譯——

秋風吹得有點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呢?看那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

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記起那時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納蘭性德妻子盧氏多才多藝,和他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對這位妻子有著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後妻子亡故”。這就是這首詞的創作背景。“賭書”一說:此處為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典故。此句以此典為喻說明往日與亡妻有著像李清照趙明誠一樣的美滿的生活。

2、上闋是此時此地的沉思,下闋是納蘭性德此時此地的孤獨。納蘭性德和妻子在曾經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暫而無邊的歡樂。這是對往時往事的回憶。

3、這首詞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尋常的往事不能再現,亡妻不可復生,心靈之創痛也永無平復之日。其中有懷戀,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悵,蘊藏了複雜的感情。


清心一棧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是一首悼亡之作,用黃葉、疏窗、殘陽之秋景的勾畫,觸景而沉思,描繪出孤寂悽清的氛圍;然後寫出沉思中所憶起的尋常往事,並借用了李清照夫妻和美的生活為喻,間接的說明了與亡妻往日的美滿恩愛。最後一句的“尋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那些往事不能再現,亡妻不可復生,心靈的創痛也五平息之日,那種懷念,追悔、悲哀、惆悵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