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00多個億,換回了4個不滿意!

上個世紀60年代,曾有十萬青年從繁華的大上海,遠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他們的出發,緣於當年大饑荒之後,一系列經濟、人口和就業的政策,他們的資歷實際上比文革中的老三屆還要老。而當全國知青大返城潮起潮落的時候,他們又成了殿後。最終這些上海青年終於從那遙遠的邊境,重又回到了出發的地方。但是對他們而言,最美好的時光都已經埋沒了。

花了200多個億,換回了4個不滿意!

據說,知青返城的那年冬天,一場黑風暴颳了七天七夜。在那個記憶中異常寒冷的冬天,成千上萬的男女知青,從各個偏遠的團場走出來,他們頂著風沙,沿著他們親手修築的公路或乾渠彙集到阿克蘇地委的大樓前。1980年11月23日,他們開始絕食請願。

全國知青“勝利大逃亡”的觸發點是雲南,1978年9月,雲南插隊知青丁惠民,給時任副總理鄧小平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歷數廣大知青的困惑、煩惱和對生活的絕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幫助下回到家鄉,這促使中央開始下決心解決知青問題。

花了200多個億,換回了4個不滿意!

鄧小平讓李先念去調查知青情況。最後說是國家花了200多個億,當時的200多個億換來了1000多萬知識青年的四個不滿意。國家不滿意、知青不滿意、知青家長不滿意和當時的那個地方政府不滿意。地方老百姓也不滿意呀,你們去了以後搶人家的飯碗。

各地解決知青回城首先是沿用建國以來,從50年代就實施的頂替政策。而遠在新疆的十萬上海青年,能夠享受頂替政策的畢竟是少數,那些幸運兒成了大多數人眼紅的對象。當年農二師三十四團有些人,拿到頂替回城的調令之後,是悄悄離開團場的。

花了200多個億,換回了4個不滿意!

這個為什麼呢?倒不是嫉妒,問題是說,一走對大家是一個刺激。大家都不走,那也就這麼很堅定地就在農場,幾十年都下來了。陸續陸續走,有的能走有的不能走,那些不能走的心理就很不平衡。肯定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這樣導致最後大家孤注一擲,起來,鬧。

希望之後是漫長的等待,時間從1979年初一直到1980年末。這期間鄧小平訪美,對越自衛反擊戰,公審“四人幫”,頻密發生的國家大事,把新疆阿克蘇的回城呼聲,淹沒在了遙遠的邊陲。

花了200多個億,換回了4個不滿意!

新疆支邊知青的分流,是從1981年初的時候開始的。很短的時間之內,五萬多上海青年如潮水般離去。當然還有四萬多人留了下來,就像是被大潮留在了沙灘上。

那些返城的知青,當他們重又回到十幾年前出發的地方,將會發現。當初一分錢蓋一個章,就把戶口遷出來的豪情壯志,換回來的,是想要重新融入這大城市的步履維艱。昔日的上海青年重新回到人生的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