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陈建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陈建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5月初的大連長興島,陽光明媚,春意盎然,碧空如洗,海天一色。恆力集團總裁陳建華站在恆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對面的山頭上遠眺大海,映入眼簾的一排排現代化石化煉化設備和塔吊林立的施工現場,讓他想起了4年前的一天——2014年8月8日。這一天,國務院以國發〔2014〕28號文件,明確支持由恆力集團主導的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這份文件的頒佈,開了民營企業進入大型石化行業之先河,體現了國家對民營企業家經營管理能力的高度認可,更是新時代實業興邦的風向標。

就在渤海灣,北方最大的島嶼——大連長興島,短短數年間,一座智能環保的石化產業園拔地而起,規模初顯。其中,PTA項目已於2015年全部投入生產;國務院發文重點支持的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建成投入生產,投產後恆力集團年銷售額將達到6500億元。

陈建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從產業下游到全產業鏈:永遠不要被“卡脖子”

恆力集團年產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投入生產後,“原油—芳烴—精對苯二甲酸(PTA)—聚酯(PET)—民用絲及工業絲—紡織”這條完整產業鏈將被這家已經躋身世界500強的中國民營企業徹底打通。從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到技術密集型的重工業,陳建華帶領恆力所走的是一條溯流而上、不斷尋求突破的產業發展道路,而它的起點,則是太湖之濱的一隅鄉鎮。

1971年,陳建華出生在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盛澤一帶從古以來家家養蠶,戶戶織布,是聞名的“絲綢之府”,可謂衣被天下。然而,在陳建華的童年時代,即使是向來富庶的“絲綢之府”也面臨著百廢待興的困境,貧窮與苦難如影隨行。

走出困境,要等到改革開放的到來。

1984年,中央經濟體制改革的政策催生了吳江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商品批發市場——東方絲綢市場。

從小嗅著繅絲的味道、聽著機杼聲長大的陳建華,對絲綢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改革的大潮下,14歲不到就因家貧輟學的他決定投身絲綢行業。“我先是通過收購工廠的廢絲、亂絲等下腳料攢下了一些錢,之後南下開始做白絲廠生意,走南闖北去收絲”。陳建華回憶起當年長途跋涉,睡在躺著十幾個人的大通鋪上的艱難歲月,感慨萬分。他坦言:“當時就是一心想要做點事,改變家庭的困境。”

通過絲綢貿易,20歲的陳建華積攢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百萬元的資產。這在“萬元戶”還被人豔羨的當年,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小小年紀的陳建華已經展示出非同常人的企業家才華。然而,小富即安的想法從來沒有出現在陳建華的念頭裡。彼時,他所想的是要幹實業。幹什麼樣的實業?當然是絲織業,開個絲織廠,這是他最熟悉的行當。

1994年5月18日,年僅23歲的陳建華克服重重困難,傾其所有以369萬元收購了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吳江化纖織造廠,成為改革開放後吳江乃至蘇州的第一批民營企業家。104臺絲織機、8臺絡絲機、35臺捻絲機、4臺拼絲機……這是吳江化纖織造廠的設備清單,也是恆力集團發展的起步點。

陳建華接手吳江化纖織造廠後迅速調整了落後的經營模式。此外,他宣佈了一項措施:每月15日發工資。從幾十個人的地方小廠,到擁有60000多人的世界一流企業,15日發工資的傳統,絕不拖欠勞動者一分錢工資的底線,陳建華在恆力堅守至今,雷打不動。

“只有不受制於人,不被‘卡脖子’,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從踏進織絲業的那一刻開始,陳建華邁出了攀登產業鏈的第一步。

2002年11月,恆力在吳江開啟向上遊化纖行業發展的征程。兩年的時間,使得恆力集團的生產能力躍居到全國化纖業前列,成為我國大型化纖生產基地之一。而陳建華也開始被稱為“中國的化纖鉅子”。

從織造走到化纖生產,陳建華過人的魄力與決心已經讓恆力集團的規模大大擴大,但行業環境不容許他停下攀登的步伐,而其與生俱來的那股不甘於現狀的拼搏精神也不容許恆力只停留在產業鏈的中端。

聚酯纖維的上游產品是PTA,即精對苯二甲酸,恆力化纖所用的巨量PTA都由上游廠家提供。“要掌握PTA的國際話語權和定價權,就只有自己生產這一條路可以走”。陳建華決定率領恆力集團再次實施轉型升級戰略,進軍上游石化行業。

2010年,陳建華看準了遼寧大連長興島的區位優勢,決定將石化項目放在這座北方第一大島上。在今天恆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的綜合樓內,展示著產業園所在地的航拍變化圖。2010年,恆力集團在一片荒山灘塗上削峰填海。2018年,滄海桑田的鉅變呈現眼前,恆力石化目前已經投入生產3條PTA生產線,年產能已達660萬噸,成為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PTA生產基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陳建華的發展眼光與恆力的攀登腳步沒有止步於此。面對國際新形勢和行業新趨勢,恆力集團繼續向產業鏈上游邁進,啟動了投資562億元的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我現在每天干到凌晨兩三點,就是要抓緊推進這個項目,確保它在2018年10月份能投料試生產。”陳建華說。項目建成後,恆力煉化可以在廠區內直接向恆力石化供應二甲苯,大量減少對外採購二甲苯的中間環節,使恆力石化原料的採購成本和運輸成本大幅降低,原材料的供應也將更有保障。

陈建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生於憂患,危中求機:超前的發展意識

在吳江化纖織造廠老廠前的照壁上,刻有“團結拼搏,艱苦奮鬥”8個大字,這是陳建華1994年辦廠的時候就定下來的企業信條;在企業宣傳冊扉頁上,赫然寫著“建世界一流企業,創國際知名品牌”,這是陳建華和他的團隊所確定的奮鬥目標。“恆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在國際上數一數二,都要成為行業的標杆,這就需要在任何方面都有超前的發展意識。”陳建華說。

“沒有危機的時候要創造危機,有危機的時候需要危中見機”。這是陳建華對自己和恆力的管理人員們的告誡。熟悉陳建華的人都知道他身上的兩個特質,一個是對完美近乎苛刻的追求,一個是對危機意識近乎極端的重視。這兩個特質的結合使得陳建華時刻保持著超前的發展眼光與發展意識,帶領著恆力集團一次次渡過難關,一次次佔領行業高地。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得國內紡織行業陷入低迷與恐慌,許多織造企業開始一味壓低價格,拋售產品,並減少產量。在這個關鍵時刻,陳建華提出了一個理論:“貓蛇論”。在寒冬中,蛇會鑽進洞中冬眠,但天氣轉暖後,早早復甦的其他動物早已跑到蛇前面。貓就不同,它會減少活動,積蓄能量,一旦感覺天氣回暖,就迅速躥出屋外,充分展示生命的活力。

陳建華堅信一家企業在面對危機的時候,必須做貓,不能做蛇。於是他抓住了這一“逢低吸納”的機會,讓吳江化纖織造廠以較低的價格大量購買先進的織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後,正是這批先進設備讓吳江化纖織造廠脫穎而出的。

這一經歷也讓陳建華意識到了設備創新的重要性,於是他開始以更快速度淘汰舊設備,購買更高檔次的設備。一些管理人員對陳建華的舉動感到不解,陳建華便說:“淘汰這些設備我比誰都心疼,但是現在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啊,不創新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創新為本,改革先行。這是一個唯改革創新者勝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陳建華看來,這為中國製造企業的轉型升級指明瞭方向,明確了目標——唯有持續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恆力的高管們發現陳建華越來越頻繁地提到“智能化”“自動化”“互聯網+”等前沿的科技詞彙。如今,這些理念正推動恆力集團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本最快需要4個小時的審核流程,在“紡團網”系統上,最多隻需要10分鐘——這些都是陳建華提出的“機器換人工、自動換機械、成套換單臺、智能換數字”等智能化建設舉措所帶來的震感。

當陳建華決定進軍石化行業時,他首先意識到的便是綠色環保。“安全、環保是企業的生命線,恆力要建設最安全、最環保、內在優、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企業。”陳建華說。

“環保的標準每年都會提高,引進的環保設備、理念要保證10年不落後”。陳建華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恆力集團年產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最初制訂的方案中,共有36根菸囪,後來按照現階段全球煉化最高水平減少到15根,但是陳建華仍然不滿意。“參觀了日本的工廠,他們是15根,我們還要做得更超前”。經過反覆優化設計,項目最終僅安裝了7根菸囪,且煙氣排放高於國家標準。

陈建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家國情懷與實業興邦:這是最好的時代

與時代同行,陳建華始終將家國情懷與實業興邦融入到恆力集團發展的血液當中。陳建華常常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這代人的成就。”時代成就了陳建華和恆力集團,陳建華也時時刻刻地用實際行動回饋著國家,回饋著時代。

2005年,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南北掛鉤、產業轉移”的政策,以加快蘇北欠發達地區的工業現代化建設步伐。陳建華決定響應政策號召,在宿遷投資建設工業園。儘管從經濟的角度來計算,在宿遷投資建廠並不合算,但陳建華還是毅然擔起了大型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2007年8月,恆力(宿遷)工業園舉行奠基儀式,成為全省南北產業轉移最大項目。

恆力集團在向產業鏈上游進行轉型升級時,積極響應國家振興東北戰略號召,先後在大連和營口進行了重量級產業佈局。

位於大連長興島的恆力集團年產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是中國首個核準的大型民營煉化項目。長興島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東北唯一的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2014年8月8日,《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中指出:“地方和企業要做好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併力爭儘早開工。” 2018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恆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使用進口原油2000萬噸/年。

“國家把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重任交給恆力,恆力就要把它打造成振興東北的標杆項目,打造成全球石化煉化的示範園”。陳建華以做百年企業的目標推進項目的落地,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和工藝,引進國內一流的建設施工單位,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建設生態型煉化一體化示範園。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恆力在長興島做石化煉化項目,環保是重中之重。走進廠區要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周邊海域的魚、蝦要能生長、可食用”。這是陳建華建設“綠色工廠”的承諾。

恆力石化採取高效的水資源利用、先進的固體殘渣回收和清潔的廢氣淨化排放措施,建立科學的環保“三防”體系,打造環境友好新典範,實現了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過程清潔化。一系列舉措不僅讓恆力石化被評為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成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石化企業,也讓當地民眾感嘆恆力不但讓長興島變富了,也讓長興島變美了。

“什麼時代做什麼事”。這是陳建華的座右銘。在陳建華看來,新時代賦予他與恆力集團的使命和擔當,就是實業興邦。

煉油能力、乙烯產量、二甲苯產量等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工水平的幾個重要指標。陳建華帶領著恆力集團打通全產業鏈的過程,也是打破乙烯、PTA、對二甲苯等重要大宗有機原料的國外壟斷的過程,是推動我國化工能力不斷提高屹立於世界化工行業之巔的過程。

“這是最好的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新時代呼喚著一批中國企業家衝出去,走向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恆力集團會立足實業,把恆力現有的產業都在全球範圍內做到數一數二,讓恆力在國際市場上更有話語權和定價權”。

結語

“志恆者力久遠”,不正是陳建華賦予“恆力”這兩個字背後的寓意嗎?

陳建華語錄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時代賦予了我們建設中華、振興中華的機會,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讓我可以在實業興邦的旗幟下恆力前進,為中國時代貢獻力量。”

“我20歲不到就有百萬資產了,可以說早早就對財富看淡了,但是我有一種使命感,也許就像我的名字一樣,賦予了我用實業建設中華的使命。我早就說過,財富於我若浮雲,這些財富都是國家的,是社會的。我只是幫助國家在管理這些財富,用我的企業家才能和使命感經營這些實業,讓屬於中國的時代更加輝煌,去盡一個企業家應有的社會責任。”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這代人的成就;沒有黨的政策引領,恆力也不可能走上今天的發展道路。我們這代創業者始終擁有濃烈的家國情懷。”

大事記

1994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年僅23歲的陳建華用走南闖北做絲綢貿易攢下來的369萬元收購了瀕臨破產的鎮辦企業吳江化纖織造廠,成為蘇州吳江第一位民營企業家,開創了當地私人獨資收購集體企業的先河,開始了實業興邦的創業歷程。“團結拼搏,艱苦創業”刻在了工廠的照壁上。瀕臨破產的鎮辦企業很快煥發生機,兩年後的利潤就達到2700萬元。

2002

在亞洲“底部徘徊,復甦乏力”的經濟背景下,陳建華的“貓蛇論”帶領吳江化纖織造廠化危為機,迅速擴大規模,織造能力躍居亞洲第一。儘管規模不斷擴大,但織造廠的命運依舊掌握在上游的化纖生產企業手中。陳建華決定邁出攀登產業鏈的第一步,投資32億元,成立恆力化纖有限公司。

2010

當陳建華第一次來到大連長興島時,所面對的是一片荒山、一條土路,喝水要靠自己打井。但他還是毅然決定將這裡作為恆力進軍石化產業的登陸點,下定決心要把長興島建成內在優、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園。“對長興島的繁榮發展,我們來和我們不來要完全不一樣;對於長興島的生態環境,我們來和我們不來則要完全一樣,甚至更好!”陳建華說。

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