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叉是什麼原因?

老田微農技

你說的這種屬於玉米正常分櫱情況,也有人叫做玉米側芽,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玉米的側芽。

最近兩年出現有關於玉米側芽用不用掰的相關說法,有人說一定要掰掉,有人說不需要掰掉,說的讓種植戶們迷迷糊糊,不知道究竟該怎樣做才好。

說需要掰掉的原因是,側芽會跟主莖去爭養分,如果不掰掉就會影響產量。

說不需要掰掉的原因是,側芽會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側芽吸收的營養會在後期迴流到玉米的主莖上,對玉米的產量有幫助。

前幾天我把網上所有的有關玉米側芽的文章看了一遍,最早說玉米側芽不用掰是在幾年前,是某個玉米種子廠家發表的一篇文章,從這一次開始,互諒網上出現了很多玉米側芽不用掰的說法。

不管道理怎麼說,眾多的種植戶經驗才是最真實的,雖然玉米側芽吸收的營養會迴流,但是在玉米正需要大量營養的時候,側芽長出來去爭營養,對玉米營養吸收已經造成影響,相比營養迴流來說,最佳生長時期的營養吸收才是最重要的。

種植戶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了,玉米側芽掰掉才是最利於玉米的高產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最好選擇在晴天或者是上午9點到下午5點掰側芽,這樣有利於傷口的快速恢復,減少病害的入侵。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玉米叉子即分櫱,有的地方也叫傍骨。

一、產生分櫱的主要原因

1、 植株感染粗縮病。

2、苗後除草劑產生的藥害;

3、 控制植株莖稈高度的矮化劑形成的藥害。4、苗期高溫、乾旱造成的影響。

5、地下害蟲咬食生長點。

蟲害引起的分櫱

蟲害引起的分櫱

以上這五種情況,都是玉米植株的頂端生長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植株矮化併產生大量分櫱。這幾種情況主莖基本不能正常生長,一般沒有產量。去與不去沒有多大差別,去增加人力投入。

6、分櫱與品種有關,個別品種易出現分櫱。7、高水肥條件下、種植密度小的情況下也易產生分櫱。8、特殊年份造成分櫱,只是不同品種分櫱程度不同。

只有以上這三種情況考慮去與不去。

二、分櫱

1、過去教科書都講去分櫱,原因是分櫱和主莖爭水爭肥,影響田間通風透光,影響主莖正常生長髮育。

2、前幾年有人提出不去分櫱,原因是分櫱可製造營養物質,有利於主莖生長。並且說分櫱長到一定程度會自身自滅,所以不用去。我們常見下面情況,分櫱沒有出現自滅,並且一直生長著,有的和主莖一樣高。收秋時常見分櫱頂端象返祖一樣可結少量玉米粒。

三、現在來討論去與不去:

分櫱生長緩慢

分櫱生長迅速基本和主莖一樣高(頂部有返祖樣的為分櫱)

分櫱生長迅速基本和主莖一樣高


綜合農業技術

玉米每個節位的葉腋處都有一個腋芽,除去植株頂部5-8節的葉芽不發育以外,其餘腋芽均可發育;最上部的腋芽可發育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則形成分櫱(分叉)。由於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現象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基部腋芽形成分櫱的過程受到抑制。但是,玉米植株產生分櫱的時間大多發生在出苗至拔節階段,形成分櫱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作用所致。

同樣條件下,品種之間有差異,比如某外資玉米品種在東北地區前些年一直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這與品種的特性有關。 除此之外,同一的品種,早播的、稀植的、遇高溫乾旱的、高肥水的、遭受苗後除草劑藥害、抗倒劑過量或過早、薊馬或瑞典稈蠅危害等因素,均會導致分叉相對較多。但要與粗縮病區分開來,因為粗縮病是毀滅性病害,一般病株明顯矮化且大多後期不能正常結實。



十星科技

玉米分叉實際上是指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從根部或者其他部分重新分櫱的一種現象。目前玉米分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品種問題,玉米本身就含有分櫱的特性,有的品種分櫱特性較強,有的分櫱特性較弱。例如青貯玉米品種的分櫱力就很強,這種分櫱特性是利於生產上的,因為這樣分櫱特性是生產上獲取較高的莖葉產量所必須的。但是像甜糯玉米品種分櫱性較強,田間容易出現分櫱現象,這種分櫱特性在農業生產上是不利的。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普通的玉米品種,分櫱力很弱,田間一般不易出現分櫱現象。二是營養過剩,不施或少施有機肥,不施底肥,僅以尿素等單一的氮素化肥作為追肥施用,尤其是在玉米生長苗期的中期,會造成養分的“斷檔”現象。因此養分不平衡也是造成玉米分櫱的重要原因。特別是當玉米穗因病蟲害或者自然災害等因素造成過早停止生長髮育時,會刺激根部發芽。因此生產上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決定是否要清除玉米的分叉。如果玉米是用作青儲飼料,玉米的分叉可以保留,但是要注意補充養分和水分。如果是想要收穫玉米,則要及時的撥出玉米的分叉,僅保留一個主幹。


農醫生



曉東145019955

玉米屬於禾穀類作物,葉節數目因品種不同而數量不同,而在表土以下節數為3至7節。地下節都有形成分叉的能力和可能。由於玉米主莖頂端優勢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形成分叉的情況也不佔多數。以下原因可以影響玉米的分叉。

1、品種特性:有些品種分櫱性強,有些品種分櫱性弱。一般情況下,玉米頂端優勢強的品種產生的分櫱少些,頂端優勢弱的品種產生的分叉多些。

2、密度:同一個品種,種植密度小的時候,容易發生分櫱現象,種植密度大的時候,不容易發生分叉現象。

3、播種時間:同一個品種,播種早的,分櫱多一些,播種晚的分叉少一些。

4、土壤肥力:玉米在苗期,如果底肥特別是氮施用過多,土壤肥力比較高,幼苗在生長期過於旺盛,同樣對玉米的分叉有利。

5、苗期高溫乾旱:玉米苗期如遇到高溫、乾旱的不利氣候條件,頂端優勢受到了抑制,促使植株產生較多的分叉。

6、病蟲害的影響:玉米在苗期,如遇病蟲害危害嚴重,例粗縮病、薊馬、麥稈蠅、粘蟲、玉米螟等病蟲害危害。影響主莖生長刺激分叉。

7、藥物影響:苗後除草劑藥害,使用控高防倒藥劑中,使用和時間和濃度不當。都是藥物抑制了頂端優勢,造成玉米分叉。

玉米分叉的應對措施:玉米分叉因素較多,分出的叉極少形成果穗,能增加葉面積,製造養分,但同時也會消耗土壤營養,所以要因地制宜,掰不掰除視情況而定。可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一是由於品種、密度、播期、肥力和氣候因素原因只要分叉不拔節,一般主莖拔節後抽穗前逐漸萎縮,失去活性。可以不進行掰除;對於青儲飼用玉米,無論什麼情況有分櫱都可不進行掰除。二是由於病蟲和藥物因素影響主莖生長,而刺激產生的分叉,和其他原因形成的較大分叉,要及時掰除以保證主莖恢復正常生長,減少產量壎失。


愛農幫

種過玉米的農民都知道,有時候玉米幼苗期會產生分叉,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我們知道,玉米每一片葉子,都會產生一個腋芽,除過頂部5一8節的腋芽不發育外,下部的腋芽都會發育的,最上部的腋芽發育後就會產生玉米棒。

二,由於玉米的頂端優勢較強,一般情況下,基部葉片的腋芽不會產生分叉,玉米產生分叉的時間,主要是出苗至拔節這個階段。

三,產生分叉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環境對玉米頂端優勢造成了影響後,下部葉片的腋芽才會產生分叉,就和果樹枝條摘心一樣,限制了頂端生長點,下部就會萌發副梢一樣。

四,同樣的玉米品種,有的分叉多,有的分叉少,種植密度小的玉米分叉多,密度大的相對就少。

五,土壤肥力越好的田塊,分叉就多,肥力差的分叉就少,玉米前期生長水分充足時,分叉也多。

六,分叉必須及時掰除,利用晴天時進行清理,原因是天晴時掰掉分叉,傷口易癒合,對玉米生長不會造成影響。


天下三農

玉米丫子削弱了玉米生長的頂端優勢,可以起到控旺作用:凡是丫子多的玉米主莖形態上都是矮粗胖,丫子越多,主莖旺長的可能性就越小。植株矮粗胖才是豐產的標誌!


北方農村網邯鄲工作站

玉米出叉是玉米分櫱行為,有的地方,也叫長丫子。與品種類型,水、肥、密等栽培條件有很大關係。植株高大的馬齒種分櫱少,較矮的甜質種、爆粒種分櫱較多。目前的品種如密植到某種程度以上時,則幾乎不分櫱。肥水條件差、植株生長瘦弱的一般也無分櫱。分櫱性較強的品種,其分櫱有時也能形成果穗,但比主莖果穗小,且晚熟。在水肥充足、密度較稀的條件下,分櫱較多。馬齒種、半馬齒種和硬粒種的分櫱大多數不能形成果穗,反而消耗植株大量的養分,要及時除掉,以免影響主莖生長。但玉米分櫱太多,除掉要花去很多人工,不妨留作飼用玉米,分櫱越多越好,以增加莖葉產量,也增加經濟收入,也是一條因勢利導的好辦法。(附德美亞品種截圖資料供參考)。




南珠之鄉


以上幾位農業專家回答的都非常好,我再補充點。在水肥墒情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附近地塊採用其他品種的玉米,沒有大規模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品種的問題。

另外在玉米苗的早期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水肥過足,幼苗植株相距較稀,加上一些分叉情況較重的品種就容易誘發,大範圍的分叉。中晚期出現分叉往往是因為乾旱,頂部營養不足,植物的遺傳基因會直接放棄掉主幹,重新發育。

如果使用玉米苗矮化劑和除草劑,一定要注意控制用量,過量使用時頂部生長受到擬製,幼苗如果嚴重乾旱,也會導致植株發育不良。如果是中晚期出現分叉一般不用理它,不大影響產量。而幼苗情出現分叉,就需要人工摘除,及時抗旱排澇,合理使用除草劑以植株矮化劑,密度過稀時及時補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