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才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孩子你可以的,慢慢来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暂时输在了起跑线也没关系,因为赢下的也可以是未来。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孩子的基础打得结实,他长大后才能真正经受得住风霜雨雪的洗礼。

“伤仲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讲的是神童方仲永幼时能文擅诗,可是因其父亲目光所限、为利所图没有让仲永继续学习,最后仲永憾失天赋变为普通人的故事。因此,每个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孩子的成材教育需要家长静下心、慢下来。

当今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常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可曾有想过真正浮躁的是我们自己。子女的教育就像种植庄稼,孩子是小小的秧苗,家长不能希望一蹴而就或是揠苗助长,更多需要的应该是细心地耕耘和耐心的等待。

“慢养”才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1.心灵需要慢养

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父母的耐心呵护和细心培育。孩子的自主意识的形成和情绪体验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家长不能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切勿急躁用过多的框架束缚了孩子的心灵成长。

孩子心灵的成长也有自己独有的节奏,我们应鼓励孩子积极尝试并从错误中学习。例如,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应允许他哭泣,情绪表达是一种珍贵的体验;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应逐渐让他们学会选择,让他们懂得对自己负责。

“慢养”才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2.生活也要慢养

生活的慢养,主要指孩子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生活常识和技能的掌握,需要孩子亲身体验的学习,更是需要家长贴近生活实际予以引导和鼓励。孩子生活上的慢养,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遵循其发展规律才能逐渐适应。

对于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我们可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他慢慢体验后才能学好。例如,孩子的如厕训练需要慢慢来,因其膀胱发育不完善,暂时尿湿裤子是正常的;对于孩子的饮食适应尚需引导,因其味蕾发育未成熟,口味的选择会稍偏重。

“慢养”才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3.学习更需慢养

过早获取和孩子认知不符的知识,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发育。家长因顺应孩子的成长需要,在激发孩子好奇心的同时,自然引导孩子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千万不要让早慧课程或所谓的兴趣班,蚕食了孩子本该有的欢乐童年。

孩子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童年时多学东西远比出成绩更为重要。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感受,给孩子一定自主空间。例如,孩子的兴趣培养,唯有慢慢教慢慢学,他才能取得好的进步;孩子良好的习惯养成,也需要有家长一步步的鼓励和引导。

“慢养”才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教育是一场慢的教育,我们除了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家长更要用爱心、耐心、平常心陪着孩子,才能真正呵护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