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属于古氐羌的一支,与彝族有极深渊源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氏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在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 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

傈僳族属于古氐羌的一支,与彝族有极深渊源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朝时期的著述。时人樊绰在《蛮书》中称之为“栗粟”,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到明代仍把傈僳看作是“罗罗”(彝族)的一个分支,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说:“栗粟者,亦罗罗之别种也。”

傈僳这一名称,除有关史籍用字稍有不同外,1000多年来沿用至今。

傈僳族世代流传的《创世纪》传说与大小凉山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的创世传说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说明作为彝语支的各个集团,从古代以来便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在古代,他们属于同一族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部落集团,后来才形成单一民族。

傈僳族属于古氐羌的一支,与彝族有极深渊源

傈僳族村寨

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傈僳与纳西、彝、哈尼、拉祜等族具有高原民族的特征:体长、高鼻、薄唇、凹眼,与南亚语系的佤族、布朗族及壮侗语族的壮族、傣族均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正好说明彝语支各族具亲缘关系和共同特征。

怒江地区的傈僳族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还保存着明显的氏族制度和图腾崇拜,在这些氏族中有几个氏族名称及其图腾崇拜形式和大小凉山的彝族氏族名称和图腾制度基本相似,如虎、竹、鱼等氏族。氏族是按血缘亲属关系组成的集团,非本氏成员是不能采用相同的氏族名称和氏族图腾的,因为氏族成员都公认他们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既然傈僳族的虎、竹、鱼等氏族和彝族有相似的传说,这就说明他们在古代有着密切氏族血缘关系。即两汉时期的“叟”“巂”和“靡、莫之属”以及两晋时期的“东爨”,唐代的“乌蛮”当中,就包括有傈僳族的先民。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有傈僳族733108人,四川省也散居着很多傈僳族,大约有4万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