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魚燈舞

2008年,沙丁角魚燈舞收錄於國家級非遺名錄燈舞之下;這是一種以魚燈為道具的廣場男子群舞,流行於廣東省深圳市沙頭角鎮及香港新界沙頭角一帶,場面之恢弘華麗堪比大型晚會。

有待點評:

男子跳起廣場舞來就沒大媽什麼事了

——有待,有所為,方有所待

在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的海洋深處,生活著掌管著人類世界萬物運行規律的“其他人”。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居住在“神之圍樓”裡的女孩“椿”,十六歲生日那天變作一條海豚到人間巡禮,被大海中的一張網困住,一個人類男孩因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

為了報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幫助男孩的靈魂——一條拇指那麼大的小魚,成長為比鯨更巨大的魚並回歸大海,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看過的人都知道,這是動畫片《大魚海棠》的故事開端,人類對於海洋世界從未停止過想象,所以創作出《大魚海棠》這樣優質的電影,但我們今天不說這部電影,說說另一個對海洋文化的想象——魚燈舞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為廣東新安縣(現深圳市)沙頭角沙欄嚇村所創演,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

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為祈求媽祖女神保佑豐收,就根據魚的習性,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創作出有劇情的舞蹈,作為逢年過節、祭神祭祖、喜慶豐收的演出節目。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魚燈舞的道具是用竹篾扎制的各種魚形燈,佈景是四根龍柱和繞場圍起的藍色水布,以此模仿海底世界。

魚燈舞的道具製作精巧。魚燈都是先用

竹篾紮成魚的形狀,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還要在魚腹之下裝一條20釐米長小棍,以便表演者舉著小棍讓魚燈起舞。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有美麗多情的紅色錦鯉,也有橫行霸道的黃鱧角,人們對於海洋世界的極致想象最終都落到這些魚兒身上。

一切準備就緒後就要開始表演了。演出設在晚上,不用燈光,利用龍柱和魚燈裡的燭光,模仿出

海洋的神秘,使觀眾彷彿看到各種魚在海中穿梭遊動。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古時候,人們在魚腹內點上蠟燭,現在則是使用小電燈,燈一亮,魚就活了過來,自然就要開始遊擺起舞。

沙頭角魚燈舞可以說是廣場男子群舞,由二十幾個男子手舉魚燈起舞。魚燈舞依靠鑼、鼓、鈸、高音嗩吶、低音嗩吶和螺號來伴奏,其中的鼓最特別,是長身小鼓,牛皮鼓面呈頭盔狀。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表演時,演員手舉魚燈以低馬步俯身曲背運行穿插,使魚燈呈現出豐富的舞蹈情節。

魚燈舞是情節性舞蹈,其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種魚類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生活;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第二部分是惡魚黃鱧角欺侮眾魚,追趕吞食;第三部分是眾魚團結反抗,打敗惡魚,重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群深圳的男子跳的廣場舞比《大魚海棠》還精美

舞蹈中各種魚是寓意一定社會角色的:黃鱧角象徵海盜,任意欺壓漁民;眾魚象徵廣大漁民,不畏強暴,嚮往幸福生活。

古老的藝術承載這人們對於未知的探索,不同時期的探索體現出不同的藝術形態,而正是這種永遠好奇的心,帶領著我們不斷向前。

非遺科普

有哪些民間魚燈舞?

青田燈舞,浙江青田鄉村的民眾在佳節時進行的魚燈舞表演,有春魚戲水、冬魚結龍等陣圖,最後以鯉魚跳龍門結束;莆田九鯉燈舞,源於元宵節的燈舞表演,特點是全用鯉魚形象,製作精美考究;江西吉安鯉魚燈舞,組成表演的是一隻莊嚴慈愛的鰲魚,九隻活潑的金絲鯉魚和一隻天真淘氣的小蝦,表演生動優美;

你的家鄉有什麼獨特的燈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