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2018年年初,日本出版业巨头Magazine House旗下 Popeye 杂志主编木下孝浩离任的消息引起日本业界的瞩目。而近日,中国版时尚女魔头苏芒宣布离任的消息无疑也给中国的时尚出版业抛下了一块巨石。从人事大地震到近几年不断有纸媒选择停刊的窘境,出版业的杂志从业人员绝对能够切身体会所谓『纸本寒冬』这样的形容非但没有夸大,同时这波寒流在互联网时代日益发达的情况之下,似乎仍有持续增强的趋势。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去年一整年,康泰纳仕旗下杂志频繁动荡。11月,集团旗下年轻时尚杂志Teen Vogue纸质版停刊,男性时尚月刊GQ、女性时尚月刊Glamour和Allure以及家居生活月刊 Architectural Digest将由每年12期缩减为11期;美食月刊Bon Appétit 将从每年11期缩减至10期;时尚杂志W和旅行杂志Traveler 将从每年10期缩减至8期;9月,中国《悦己Self》杂志结束纸质版,网站和APP的运营。港台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原生于日本Boom 的台湾老牌街头杂志Bang,已于 2017 年 10 月正式停刊,香港部份则从去年起陆续有《新 MONDAY》的并刊、TOUCH(前名:東 TOUCH)与Ketchup 纷纷画下句点转战网络市场。

也许正因如此,即便出版业的前景看坏,但在近年来仍旧有许多独立刊物与微型出版社在各大创意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面对互联网的挑战,现今纸媒杂志开始越来越不具时效性,并以深入探讨单一主题吸引核心读者,同时加强装帧与平面设计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

“日本的纸媒文化历经了几百年不会那么快就改变的。

—Magazine House社长 Tsutomu Ishizaki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MAGAZINE HOUSE出版社(マガジンハウス出版社)

二战后建立的这间出版社到如今已走过了 72个年头,然而,从时尚到生活的各个细节,它旗下的 11 本极具时效性的杂志仍引领着日本的文化浪潮。它们伴随着一代代日本人从少年走向壮年。

读Magazine House公司的杂志会发现一个非常统一的风格:排版非常干净。排版就像一个人的长相,排版好,才能吸引人阅读或者深入了解的。除了精良的排版以外,最厉害的便是选题。

Popeye 是一本「magazine for city boys」的年轻时尚男孩们的生活指南; Ginza将目光置于世界各地女性的时尚与生活方式;Casa Brutus 则专注于设计和建筑;Anan执着于宣扬日本女性的性感;秉着“THE GUIDE TO A BETTER LIFE”创刊理念的 &premium,更像是为读者发掘旅行、文化和生活中的意外与惊喜的特辑。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每一个城市中都有那么几本了不起的杂志,它是生活灵感的来源,让你相信更好的生活就在前方。请持续享受杂志带给你的那股新鲜与活力,对生活有感,憧憬无限。”Magazine House的杂志的创刊很多都是慢慢地从原先一本杂志中的一个主题分离出,接到下一本的专门领域去。日本文化中的敬重与细心也反映在其中,再小的小众都有备受尊重的存在感。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popeye主编木下的告别刊 :

2018年4月号“初次见面,东京”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株式会社世界文化社(SEKAI BUNKA In)

世界文化社并没有像Magazine House那样知名,旗下的代表杂志知名度也不如前者响亮。有以女性读者为主的《家庭画报》、《悸动》、Miss Wedding;男士刊物 ME EX、Begin;儿童杂志PriPricafe等。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世界文化社旗下的杂志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Begin 杂志内页

如果有一天,连Begin 都减刊或是停刊的话,那可能就是日本流行业界基础崩坏的前奏。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Wired于1993年创刊,是一本土生土长的美国杂志。《纽约时报》称其为“世界上最酷的杂志”。这本杂志于创立之初,便奠定了以人为本的基调,换句话说,这并非一本介绍技术的杂志,而是讨论互联网与人的关系,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还包括技术对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创始人 Louis Rossetto 在Wired卷首语上做出了这样一段承诺:在超越政治,地理和时间,WIRED都将领导这场革命。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Wired杂志系列封面

以『思考刺激度』、『策展精彩度』与『画面构成』的方面考虑,Wired日本版比起英国版与美国版的跨度更大。在版面构成上,没有太多条框,能够把照片、数位图像、文字整合成一页页美丽的画面,同时不会影响阅读。色彩的使用也能够符合每篇文章的主题,该狂野时就狂到让人下巴掉下来,但该敦厚时却又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在选题上,以数位文化与通讯为基础,还会带入设计、音乐、教育、健康等种种议题,很有创意地运用了Wired 其他版本的资源,加上日本自己的骇客思维,做出了一本总会让读者带着“ Oh!下一页会有啥新东西” 期待感的杂志。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虽然《花椿》目前已停刊,已转为电子版季刊在网站和App上对外发布。但发行了近80年的纸本杂志,已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并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时代的优雅与知性。

《花椿》于1937年创刊,作为资生堂的企业宣传杂志,其影响甚至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杂志刊物。它与女性读者分享一切先于时代的“美”,內容包含时尚流行、美容和文化等方面,艺术与文化色彩浓厚,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脱俗感性,不从众不随流,不论流行敏锐度还是平面设计,都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花椿》杂志系列封面

从上世纪 60 年代仲条正义领衔艺术指导开始,更是让《花椿》在杂志设计获得独一无二的地位。他在这本杂志上贯彻自己的概念,“杂志本就是可以不按太漂规则做嘛,我就是喜欢那样。亮了的话就会很无聊”,仲条正义在采访中曾说到。偶然与矛盾,对变化感兴趣是他的姿态。形式美和工匠手艺是他不喜欢的。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花椿》杂志内页

1977年4月号的口红特辑,当时仲条正义亲自绘画了插图,在版面中他用单纯的线条和色彩制造了富有视觉冲击的效果——看上去就好像口红涂在嘴唇上那样。

戴着镣铐跳舞:纸媒不死

《花椿》1977年4月口红特辑

无论看《花椿》哪个地方都会感觉到“仲条”风,乍看之下觉得是把一成不变的风格硬套入设计中,但是仔细看的话,真正的地方其实一直在不停地做新的变化,那个秘诀应该是在偶然与矛盾中所蕴含的瞬间爆发力里。

“现在这个时代啊,杂志一定让喜欢杂志的人有想要买回家收藏的动力才行。”

杂志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有时候是写真集,有时候是百科全书,有时候是图画书,有时候是购物指南,有时候又是地图。杂志里面有相片、插图、文字、平面设计的全部要素都汇集在里面。

数位化对于杂志的影响应该是出版业当中最小的,读小说会需要我们细细品读,但杂志却不是这样的。会下意识地快速翻翻所有内容,看看大标题与照片,如果碰到觉得有兴趣的才会停下来看看是什么内容。但或许大致翻动的这种方式就是属于『纸本』杂志的乐趣。

杂志是纸做出来的。用手支撑,感觉它的重量,重复地翻阅,体会它的味道,纸的感触可能会让人内心深处某个地方感受到大自然、森林、草原、河川、田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