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位于大理、丽江两市倚靠214国道旁。仅仅从外观上看,它与这条街道上的其他店面别无二致。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夏季到访,走进店铺,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角、窗台、花台上倚靠着的一块块雕花板。随手拿起一块,放在手里打量,可见板上枝繁叶茂的梅树缠绕着苍劲古朴的枝条。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窗外的微风往里灌,点点梅花仿佛溢出木料的清香。

除了雕刻有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的装饰门窗、家具之外,还陈列着一些造型新奇的艺术品。在铺面后方和楼顶,则设有生产厂房、木雕陈列室,正在安静地进行木雕的生产和传承。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一楼的店铺中央摆着一张木桌,桌面上摆满手工作业的工具。木雕家具厂厂长段国梁身穿白族扎染印花小马褂,坐在木桌中央,专注地伏在岸上雕刻。见有人来访,他暂停下手里的活儿,开始慢悠悠地整理收拾起手边零散的雕刻工具。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段国梁

“你们可以看看,这个屋子里的摆件、家具都是最近雕的。”缓缓说着,他站起身来,指指那扇堆在楼梯口的半成品格子木门,“在剑川,四合院里要安格子门,门的好坏是很重要的。人们宁愿平时省吃俭用,也要把自家的格子门张罗得漂漂亮亮的。木雕代表的是我们整个白族的文化,所以做木雕的人向来都是受到尊重的。”段国梁的话语间透露着一种自豪感。

为英国女王雕“龙床”

1948年,段国梁出生在剑川县金华镇南门一户普通的白族家庭,他的祖辈就从事木雕木器行业。为了分担家里的负担,1965年,段国梁便进入剑川县民族木器厂,主要学习木雕技艺和绘画设计。“最开始主要是做组装家具和上油漆的工作,我兴趣高,手脚也快,有什么不懂的,问得也多一些,慢慢就越来越熟练了。”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先天的悟性再加后天的付出努力,经过不断地实践、练习之后,段国梁在掌握基本木雕技巧之余,也能创新出更多的雕饰纹样和花样。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1981年,开始担任车间主任。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不断创新,有与时俱进的艺术思考

1988年,段国梁晋升成为剑川民族木器厂的厂长。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既然担了这个担子,就要尽全力把它做好。”

据段国梁回忆,1986年以前,剑川木雕主要以做大理石镶嵌家具为主;1986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剑川木雕开始转向建筑大木作,即对古建筑的重建工作。剑川木雕面临着市场转型。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时任剑川民族木器厂厂长的段国梁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剑川的青皮木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县木器厂一度处于停产状况。”作为厂长的段国梁再三权衡后,把木器厂的经营目标转向了寺庙旅游景区的仿古建工程,成了剑川县企业承包经营改革浪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当时我就是想做好一件事情——对传统木雕产品进行宣传与开发。

长期以来,剑川木雕工匠的特长就是修复古建筑和制作格子门窗。做工精致,工艺上乘,但是缺乏个性和艺术性。现在时代不同了,什么都讲创新,我们也要跟上。多些自己的特点,大家才能记得住。”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段国梁的创新之路首先从产品开发设计上着手。他组织厂里的工人从浙江东阳等地学习先进技术,并开始进行木雕人物创作,力求改变剑川木雕制作格子门为主的单一生产格局。由传统的木雕大摆件向旅游纪念品、精加工小件转变,创新出更多的木雕工艺品种类。7年间,段国梁把木器厂经营得风声水起——木器厂职工从40多人发展到260多人,年产值从40多万元增到280万元。

走向世界,是无法言说的民族自豪感

进一步进行木雕艺术品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的木雕文化品牌,在剑川木雕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段国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衷。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1995年,段国梁便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自己办厂后,他更是将这种创新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原有工艺基础上不断突破,加强艺术性设计。段国梁的四季屏、花鸟雄狮等木雕类型在不断丰富完善,诸多木雕作品都被拿到重大展会上参展。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展会的经历,段国梁仍然记忆犹新。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当时是2008、2009年的文博会,我们从传统的白族家具入手,制作了很多像是八仙桌、石椅、地屏和四季花鸟、木雕门这样的工艺品,拿到省上去展出。当时的反响特别好,后来几年再去参加,我们还拿了还几次金奖!”段国梁笑着说。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此后几年,段国梁把剑川木雕带往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上展出,都受到了一致好评。逐渐打开知名度后,剑川木雕还走出国门,到德国慕尼黑、联合国等多地参展。“我们到外国,都不用言语交流,看到人家给我们竖起大拇指,那种自豪感真是无法形容。”

木雕技艺传承,对学员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

以前做一套四季花鸟的条屏,工人的工费就是在1000-1200元左右,可以卖到4000-5000的价格。而现今,随着剑川木雕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木雕价格也得以提升。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段国梁感慨道,“进行工艺品开发以来,剑川木雕的技艺提高了,工艺品的需求量变大,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来学习、从事木雕产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除了承办自己的公司、创新传统工艺、将剑川木雕向外推介之外,段国梁还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尽自己所能将这股民族工艺的火种延续下去。不仅仅在剑川,段国梁在全省各地都开展了木雕培训班。并从2014年开始举办残疾人培训班,对残疾人进行常态化的培训。

在段国梁看来,学习木雕是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

“能不能学好木雕与个人的喜好、悟性息息相关。一个学员经过两三年的学习时间可以掌握基本的技巧,而要做精做深则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木刻人生 入木三分——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员都成为工艺大师,但是希望通过开展木雕培训班,能给更多人提供一个学习木雕的平台。就像开展残疾人培训班,不仅是对木雕文化的传承,也是帮助这些残疾人建立信心,让他们今后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关于剑川木雕与段国梁: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木雕发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很高的工艺水平。1996年和2008年剑川曾被文化部分别命名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被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中国民族木雕家具产业基地”称号,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木雕专业委员会将剑川木雕列入“中国八大木雕流派”。

近年来,剑川木雕不断开拓创新,在建筑木雕、实用木雕、陈设木雕、旅游工艺品等类型中逐渐扩展出1000多个品种,已发展成集嵌石木雕家具,工艺挂屏和座屏系列、古建筑及室内装饰装修、旅游工艺品小件、现代家具六个门类260多个花色品种。

段国梁,是出自剑川当地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当代中国传统木雕行业的领军大师。从事木雕行业40多年,继承了大理剑川木雕上千年的优秀传统,其作品《博古四条屏》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大型木雕《张胜温画卷》作为当代民族文化遗产,被云南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2015年6月12日目前,剑川木雕已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众多当世珍品皆出自段国梁师徒之手。

大观周刊 作者 柳芭 火把梨 欢迎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