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你可能想不到,風靡中國的“無感支付”最先波及的線下場景中,就有被稱為壟斷的高速公路。

你可能想不到,首個吃螃蟹的省份,正是被自家省委書記痛批“落後”的山東。

你可能更想不到,山東高速公路領全國之先的無感支付不能完全“無感”,並非技術落後,而是因為:

山東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權分屬“山東高速”、“齊魯交通”、“青島交通委”三家。

當互聯網巨頭來到山東,爭搶高速公路付費場景時,產業格局變革的號角已然吹響,更給山東帶來了不得不變的外部壓力。

山東能適應互聯網的激烈變革嗎?

山東的高速公路能變得更好嗎?

三巨頭入場,山東高速公路會變嗎?

近日,在高速路濟南東路口,作者體驗了一把由京東支付與齊魯交通集團(以下簡稱齊魯交通)聯合推出的“車牌零感付”。

具體操作是,用戶登錄京東金融APP,點擊支付→車主服務→高速通,申請“車牌零感付”,上傳車主信息,京東支付綁定車牌號。

在收費站入口,駕駛員取卡;在另一端出口,駕駛員將行車卡交給收費員,收費站系統的攝像頭對車牌進行識別後,通過綁定的京東支付賬戶完成支付,現場無需掏現金和手機。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山東企業也在變。

巨頭們競爭與合作交織,山東的高速公路會越變越好嗎?

老百姓更關心的是,號稱ETC升級版的無感支付,真能無感嗎?能緩解節假日總是堵在高速路收費口的老大難嗎?

甚至是,車主們能否享受到類似於今年春節以來持續幾個月的“紅包大戰”,大家在菜市場買塊豆腐都能領到馬爸爸一兩毛錢的補貼,那麼,在過路費上能否領到互聯網公司的補貼?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無感”為什麼還沒有“ETC”快?

這意味著即便無感支付也需要排隊,更需要拿卡,只是免了現金支付,卻往往沒有ETC快。

再具體點說,駕駛員入口的是齊魯交通運營,出口也是齊魯交通運營的,未來就不需要取卡收卡;假如從齊魯交通管轄的入口進,從山東高速管轄的出口出,就必須有通行卡來記錄行車軌跡。

具體原因就是,山東省的高速公路資源由三家掌控,分別是齊魯交通集團、山東高速集團、青島市交通委。目前,齊魯交通集團運營管理高速公路3409公里,山東高速管理2800公里,前者掌控70%的ETC通道。

而三家是需要分錢的。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從全國看,每個省的高速公路收費都是單獨管理,如果臨近省份沒有實現“車牌付”,又如何將“無感支付”進行到底呢?

無感支付這套系統中,最高科技就是車牌算法識別。但打通高速公路運營數據壁壘,卻是一項比車牌算法識別更復雜的社會和體制難題。

高速路運營方的數據不打通,第三方支付平臺彼此也不互通數據,這就使得號稱目前最先進支付手段的無感支付效果打了折扣。

這意味著,整個“無感支付”系統全面開通上線需要全省所有收費站統一進行。

只有全省乃至全國均實現“無感支付”,並且第三方支付體系能夠數據共享時,車輛才能達到不停車通過。

屆時,車輛通過收費站僅需0.89秒。

採訪中,不管是高速公路運營方還是第三方平臺,都表示這個問題一定會解決,但什麼時候解決,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

舊的生態不可能在內部打破,它需要外部的強力刺激,才能讓大象跳起舞來。

阿里雲輸出了強大的算法,改變了12306鐵路售票系統.。

傳統銀行被互聯網金融刺激,連建行也搞起了無人銀行。

這也是我在《誰是激活山東的那條鯰魚?》裡說的:成功的創新為什麼來自行業外,因為他們用了客戶的視角,而非經營者視角。

現在,中國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一腳邁入了高度壟斷的高速公路入口,將這個曾經封閉的市場攪動起來,給了車主更多的自由、選擇。

即便是打開了一條門縫,改變也將從此開始。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線下場景,是山東搭上互聯網快車的最好機會

ET財經觀察在很多稿子裡都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

山東沒有好的互聯網企業,但是可以藉助外面互聯網企業的力量,幫助我們升級。

這一觀點的認知基礎在於:互聯網的線上紅利殆盡,線下場景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是無人超市,還是工業互聯網,或者今天我們提到的高速無感支付這樣的公共事業服務,都是基於這一趨勢。

作為線下場景的擁有者,誰先走出這一步,誰就有更高的議價權,誰就能更早的享受變革的紅利。

否則,就會像大潤發一樣,沒有輸給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阿里、騰訊、京東在高速公路支付場景的競爭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

來看看這場合作,雙方握有的籌碼。

既然是合作,就是資源互換,利益均等。就目前來看,握有高速路運營資源的齊魯交通或是山東高速,可謂一女幾家求。

但這些握有壟斷資源方的痛點在於,自身開發的APP功能單一,用戶黏性不足,急需互聯網巨頭掌控的超級入口引流。

目前,齊魯通APP註冊用戶有45萬,日訂單量2萬。在體驗無感支付的現場,齊魯交通有關方面表示,齊魯交通想要京東金融引流。京東的“零感付”同時還支持銀行卡、白條、小金庫多種支付渠道免密扣款。

而京東、騰訊、阿里三家,最大的資源在於手中擁有的用戶。通過高速路收費場景介入,進而深入到高速服務區內的加油、停車、餐飲等服務。

在搭建一個互聯網+ETC或者無感支付的數據平臺後,車主的個人信息、物流信息、消費信息和金融信息盡在掌握,就可以進行徵信評估,介入貨車金融等業務。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對於京東而言,即便阿里、騰訊先一步介入高速公路的無感支付場景,京東也要寸土必爭。京東要成長得更好,必須要擺脫對騰訊的依賴,要建立自己強大的支付系統,必須要打線下場景“陣地戰”,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拼。

當然,實力才是生存和夢想的基礎。京東金融提供的信息顯示,2017年,京東支付有了質的突破,峰值處理能力達4.5萬筆/秒,年度活躍用戶數首度過億,外部活躍商戶超過百萬。

截至目前,京東支付是中國銀聯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戰略合作伙伴,也是Apple Pay在華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合作夥伴。同時,京東支付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發起股東之一,持股數量在支付公司排名第三。

三家互聯網巨頭在高速公路收費領域的“局域戰爭”,最終將歸於智慧城市這場“淮海戰役”般的超大場景。後面的精彩,還多得是。

改變卻已從現在開始,山東此刻搶跑為時未晚!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高速無感支付的未來

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一項龐大工程,假設未來“無感支付”大規模應用,該採用怎樣的建設和運營模式呢?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智能所所長盛剛博士在接受雷鋒網採訪時提到了這三種運營模式——

自建:由高速公路自己建設系統並運營,優點是監管運營比較規範,不足之處在於推進比較慢。

合作:高速公路和第三方企業強強聯合,這種模式由於各個地區體制、觀念的差異接受度會有所不同。

盛剛認為,綜合來看,最終各個地區可能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不同模式,形成多種模式並存的局面。

但不管怎麼說,所謂的互聯網+,正快速和線下融合,改變傳統企業、甚至深入到壟斷行業,從慢慢撬開一道口子開始。

互聯網鯰魚能改變山東的高速公路嗎?

前不久,唐山撤銷了一些收費站,遭到工作人員強烈反對。她們說:“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那麼,無感支付這波大浪打來,又會掀翻誰的飯碗?又會衝破哪堵牆?那個擋了幾十年的欄杆什麼時候會被徹底取消?!

在體驗無感支付的過程中,司機師傅插了一句嘴:爭什麼爭!再好的用戶體驗,都不如取消高速路收費實惠!

你們覺得呢?

有想法?去評論!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