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邑故事:胆姓起源于中牟县

中牟县东临开封,西依郑州,北枕黄河,南望许昌。处华夏之中,据中原腹地。地形更是得天独厚,自古为交通枢纽,军事重镇。中牟历史文化深厚,宛如遍地明珠俯拾皆是。

我前面有专文说中牟是牟姓的起源地,其实胆姓也起源于中牟。这一节就来谈谈这个话题,本文依据《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记载整理而成。此文即可做史料用,也可做故事看。

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去世,赵毋恤继位成为赵国新一任君主,史称赵襄子。襄子刚刚继位,简子尚未埋葬,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中牟举城投奔齐国了。中牟降齐的隐患是由来已久的。在佛肸做中牟邑宰时想独立为王,就用一锅开水吓唬中牟人:“不跟我干的就扔到锅里!”当田基真的往里跳时,却把佛肸吓住了,只是把田基关起来而已。可以推知佛肸在中牟没有滥杀无辜。这反而赢得了人心。这也是赵简子攻击中牟城损失惨重,从而恼羞成怒“屠中牟”。随后晋国在中牟城驻兵千乘(十万人),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全部兵力。佛肸和赵简子对待中牟人的方式导致两截然不同的种结果:佛肸死后被埋葬在中牟城边,宋朝时居然两座佛肸墓,三国时曹操又把中牟城重新修缮并改名叫佛肸城,城和墓直到清乾隆时还存在;对于赵简子呢,他刚一死,中牟人就投奔齐国。按当时的习俗,服丧期间是不宜动兵的。例如:楚、陈两国打仗,陈国国君去世,于是两国休兵三年。但是中牟城位置太重要了,襄子一反常规,在埋葬简子后的第五天亲自带兵包围中牟城。正准备进攻时,中牟城墙倒塌十丈。襄子立即鸣金收兵。此举让官兵们不解。有一个军官就问襄子:“您来讨伐中牟,城墙正好就塌了,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为什么不进攻反而退兵呢?”襄子说:“我曾经听叔向说:‘君子向不乘别人危难时谋取私利,也不会把人逼入绝境。’先让他们把城墙修好,然后我们再打。”中牟人听到此话,认为襄子是一个仁义之君,又回归赵国。

中牟邑故事:胆姓起源于中牟县

此事过后,赵襄子亲自选访品行贤良的任登做中牟县令。任登后来向襄子奏报说:“中牟有两个名士叫中章和胆胥己,他们品行兼优,学识渊博,何不起用他们呢?”襄子说:“只要你认定了,我就任命他们为中大夫。”有一个叫相室的人听说此事以后就去劝谏襄子:“中大夫是国家的重臣,这两个没有功劳就授此职位,这不符合晋国任命官员的惯例。再者,两人的事您也只是听说而没有亲眼所见,实际情况您还要再了解一下。”襄子回答道:“我在推荐任登前,已经亲眼亲耳查访过。任登在向我推荐人选时也会这样做的。”最终还是下了任命。任登果然像襄子说的那样,在对中章和胆胥己做一番认真考查后,亲自召见二人,宣布使命,并赐给他们田地和房宅。此事带动了中牟人学习的热潮,很多人放弃传统的耕种,甚至有人卖掉了房屋和花圃也要读书,人数占到全县的一半之多。襄子知人善任并引发读书热潮的事被很多史料记载,传为千古美谈。

再说胆胥己和中章二人辅佐任登,把中牟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成为一代名臣。胆胥己的后人就以胆为姓。胆姓族谱里唯一一个郡望就是牟州,并且特意注明是河南中牟县,还附有中牟县历史沿革。

中牟县又多了一个姓氏起源地,同时也多了一个中牟邑在中牟县的证据。中牟县很多历史被掩盖着,只要认真研究,这样的证据会越来越多。

中牟邑故事:胆姓起源于中牟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