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土中國看單位裡的論資排輩

作者按:本文為作者主講的《鄉土中國》德勝讀書會第59期(2018年05月09日)部分交流內容整理而成,供參考。


單位裡的論資排輩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本文從鄉土中國的視角來探討這個問題。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可以更好地調適心理。

鄉土中國的特點是變遷慢,費孝通先生認為,”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這套不必講學理的應付方法,總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問理由了。於是人們對於傳統也就漸漸有了敬畏之感了。”

很多單位的工作職責及工作方式方法,經過多年的沉澱,已經積累了一套應對的處理規範。變化比較慢也是單位的特徵之一,這套規範越是有效,單位裡的人也就越服膺,單位裡新來的晚輩只要照前輩“學而時習之”,大致就可以了,前輩在這裡成了一個“傳習”者,地位比較高,形成了”排輩”的基礎。

中國社會是個禮治社會,費孝通先生認為,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長幼尊卑是基本的禮,越是變遷慢的單位,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資格資歷高者為尊,這就是“論資”的基礎。

簡而言之,相對而言,很多單位的變遷比較慢,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應對規範,它們的大部分工作崗位對於技能的門檻要求相對不高,論資排輩幾乎必然存在。因為後來者也似乎沒有什麼其他量化指標來實現“超越”,那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就是“論資排輩”了。 但是,在一些變遷快、或者對可量化的業績要求高、或者技術技能要求高的單位或企業,晚輩們對於技能技巧的習得可能是通過大量的培訓,而不是簡單的科室前輩的“傳習”而得,而且晚輩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好業績,業績等的檢驗使得排序有了新的基準,舊的基準“資”與“輩”不再是主要的標了,這樣一來,論資排輩文化就會變弱。

綜合而言,我們從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中,瞭解了鄉土中國的禮治模式,鄉土中國重要的條件,這些條件在一些單位目前仍舊存在,於是“論資排輩”必然高概率會發生,處在其中的年輕人,理解了這一點,可以更好地調適自己的心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進步上,努力嘗試,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