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刘裕灭南燕,最后是大获全胜,但是纵观整个过程,这次战争打得颇为艰难,而且这还是在遇到贪而无谋的慕容超这样的敌手的情况下,因此回过头来看,刘裕的这一决策不无豪赌的色彩。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东晋与北方政权鼎立形势地图)

打完南燕之后,刘裕将军事行动的目标指向卢循天师道武装、蜀地谯纵割据政权,荡平这些南方割据势力之后,刘裕又进行了针对东晋内部敌人的两场内战,消灭了荆州的刘毅和司马休之。

肃清内部后,他将进攻目标转向羌人姚氏建立的后秦政权。

义熙十二年(416)正月,后秦皇帝姚兴去世,姚泓继位。姚兴去世的消息传到东晋,刘裕迅速做出北伐后秦的决定。二到三月间,刘裕操纵下的晋安帝朝廷给刘裕加“中外大都督”之号,然后东晋举国戒严,进行全面的军事总动员。四月,刘裕发布文告,宣称“今当奉辞西斾,有事关河”,将伐秦计划布告天下。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后秦外有赫连勃勃的侵袭骚扰,内有宗室成员的觊觎不满,其统治很不稳定,但是因为北魏和后秦有联姻之好,所以北魏坚决支持姚泓。

后秦的核心统治区在关中,河南地区的西部也在其控制之下。东晋和后秦的西部边界在南阳盆地北缘和秦岭;中部边界在淮河北侧;东部边界在泗水西侧。北魏在黄河以北,但是又占据着河南的滑台等地,所以,东晋、后秦、北魏实际上形成了鼎足之势。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北伐后秦的第一阶段作战形势地图)

上面说到,刘裕在四月发布伐秦公告,但是到了秋季的八月,战事才正式开始。九月,东晋军队发起攻势,其目标是用整个冬季占领后秦河南地区的疆土,等到来年春夏涨水之际沿黄河攻入关中。

事实上,到十月,东晋军队已经完全占领河南,只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可谓兵贵神速,但是,因为开凿航道的任务没有完成,所以按照刘裕原先的部署,三路北伐晋军应该分别驻守滑台、石门和洛阳,等待刘裕主力的到来。

但是,此时东晋军队的前线将领违反刘裕的既定部署,擅自向关中进军。义熙十三年(417)正月开始,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三位将领看到后秦内部因叛乱而不稳,部员坐失良机,遂不顾刘裕原定计划,主动向西攻击。

最先擅自西进的是王镇恶,

他是原先前秦名相王猛的孙子,年少时随亲属南逃东晋,后来被刘裕识拔,屡立战功,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三将的擅自西进,带来的问题是前线的后勤补给危机逐渐显露出来,刘裕对此大为不满。

但是王镇恶利用自身本是关中人,熟悉这一带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的优势,又比较注意接管后秦原有的地方行政组织,再加上身为王猛之孙的号召力,所以行军作战、筹措粮秣都比较顺利,最终大败后秦军队,突破潼关天险,进抵长安城下。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刘裕灭后秦之战要图)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东晋军于417年八月,攻克长安,后秦灭亡)

八月二十三日清晨,王镇恶部舍舟登岸,与数万后秦军列阵决战,秦军再次被击败,王镇恶趁胜占领长安。

数日后,逃亡在外的姚泓向晋军投降,后秦灭亡,东晋军队全部占领关中地区。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东晋军队对后秦的作战大都是以少胜多)

王镇恶虽然是擅自西进,但取得了消灭后秦的盖世之功,他和檀道济、沈林子等人的行为也堪称积极主动进攻的典范,一洗东晋士族萎靡怯懦的风气,也为刘裕军事集团增光添彩。

可是,此时的刘裕,对王镇恶有了另外的想法,虽然他当面夸奖王镇恶:“成吾霸业者,真卿也。”(王镇恶情商不低,此时把功劳都归结为刘裕的英明领导,惹得刘裕夸他是刘秀手下不争功的冯异),但是刘裕不见得完全放心王镇恶。

在原定计划中,东晋军队应该在长安休整,养精蓄锐后对付北魏。但是此时刘裕最重要的心腹谋臣、坐镇建康的前将军刘穆之突然去世,后院不稳,刘裕必须回师。

刘裕决定任命自己的次子、只有11岁的刘义真为都督雍、梁、秦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雍、东秦二州刺史,作为镇守关中的主帅,太尉谘议参军王修为安西长史王镇恶为司马、领冯翊太守沈田子、毛祖德为中兵参军,沈田子兼领始平太守,

毛祖德兼领秦州刺史、天水太守,傅宏之为雍州治中从事史,王沈等将共同率领10000东晋军队镇守关中地区。

刘裕这时的想法,对王镇恶还是打算“控制使用”的,之所以留下的部队不多,就是因为在王镇恶关中名望很高,可以就地征兵,扩充武装。

而留下沈田子,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主要在于牵制和监视王镇恶。

这样的安排从理论上也没有什么不对,王修主政,王镇恶主军,沈田子、毛祖德、傅宏之等人作为主要辅佐骨干,但几个因素凑在一起,使得事情向不可挽回的糟糕境地转化,最终导致关中得而复失。

话说刘裕临走前,特地召见沈田子说:

当年钟会伐蜀成功后谋反,多亏有卫瓘等人的牵制才得以平息。正所谓“一头猛兽也比不上一群狐狸”,你们有十多人,怕什么王镇恶?

尼玛也不知道刘裕是怎么想的,不完全信任王镇恶可以理解,派副手派监军也都无不可,来这么一句,岂不是点染了沈田子心中的阴暗的火焰。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集团的军事实力被后人称颂)

沈田子也是名将,在灭后秦之战中作为另一路人马的主要负责人,以少胜多,大败后秦皇帝姚泓率领的主力部队,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是,相比王镇恶,他的功劳终究不够大,而且作为南方豪族的代表,他和王镇恶彼此本来就互不服气,刘裕还做了这么扯谈的人物动物关系比喻,不出事恐怕不可得。

此时,之前不断侵扰后秦的赫连勃勃继续攻打关中,因为手上士兵不多,沈田子只好退守,并派使者向王镇恶报告,然而王镇恶却要沈田子进击,不久更亲自领兵联合沈田子到长安以北抵抗赫连勃勃,还说了一句:

刘公把一个十岁出头的娃娃交付给我们,我们应当共同想怎么竭力,今天你拥兵不进,贼怎么才能平定?

沈田子既愤恨又害怕,再一琢磨这句话,忽然悟出来一点道道。

不久,军中传出“谣言”说王镇恶要尽杀南方人,送十岁娃娃刘义真南归,之后就在关中自立为王。沈田子此时就与傅宏之合谋诱杀王镇恶。

义熙十四年(418)正月辛亥日(3月7日),沈田子以议事为由请王镇恶到傅弘之的营中,在席间让埋伏的族人沈敬仁杀了王镇恶。

事后沈田子向刘义真报告称王镇恶谋反,关中的行政长官、安西长史王修又以沈田子擅杀大将的理由,将其拿下处死。

再之后,年幼的刘义真听信谗言,又杀死了王修。

名叫镇恶的这位猛将立下不世奇功,但险恶的人心他又如何镇得住?

(刘宋时,关中成为赫连勃勃胡夏的疆土)

一番连环杀加上刘义真的胡作非为,导致人心离散,长安被赫连勃勃的军队攻破,刘义真侥幸逃出,逃亡途中,刘义真说:

今日之事,诚无算略。然丈夫不经此,何以知艰难。

刘义真的话 ,倒也有几分超过年龄的成熟,但细究其意,尼玛北伐胜利果实得而复失,都是给你这个二代交学费的吗?

刘裕后来追赠王镇恶左将军、青州刺史,到刘裕即位之后,更追封王镇恶龙阳县侯,谥壮侯,配享太庙。

对沈田子,刘裕则上奏说他精神失常,没有封赏他灭后秦的功勋,也没有深究他擅杀王镇恶的罪行。

刘裕的心思,大家慢慢琢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