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小學教材不統一?

開著飛機學游泳

幾千年前是統一的,就那些東西,大家都知道,所以中國一直是大一統,三十年前也是統一的,後來不知為何不統一了,這可能是專家們都當上了主管教育的領導,認為自己是內行,所以要對中國教育做個徹底的變革吧。所以不統一的原因只有一條,在於教育部的決策,與民間沒有任何關係與責任,教材之事是國家的大事,所以只能由國家最高管理部門來決定如何辦,分省好還是全國統一好,內容定什麼,難度如何全是教育部的事,與民間百姓或下級管理部門沒有任何的關係。下級也沒這個能耐與權力。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全面瞭解到教材全國不統一了的好處比全國統一了的好處在那些方面,究竟二者的利弊如何比較還真不好說,所以就沒人關注這事,下面的只是執行就行了,即使有不同意見,也無法上達或影響不了大局,所以就沒有人再在這個事上說話了,就按上級定的辦就行了,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其他的技術或理論上的原因,全是制度或管理者的決策而已。

教材之事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還是以分數來決定人的升學權利時,教材統一最為公平,新疆的學生和福建的學生全是這同一個教材,有什麼不可的?況基礎教育階段就那些內容,何必搞的這麼複雜,但中國教育的太多的事全是過後諸葛亮。當初的決定都是拍腦袋的決定,等發現不對時已誤過了幾代人,要改過來又是那麼的費勁,所以好多的事不是民間能解決的了的。

小學教材的不統一的根源就在於這種教育管理體制,全是官員來決定,沒有一線老師的任何發言權,編教材的那些人又不在一線,憑自己的想象在那是裡決策。同時還在於當年的高考分省命題制度的實施,把教材與高考命題權下放到各省級,於是各省就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了。這和鄉村教育的撤銷小學教學點一樣,實行合併,讓小孩子們在很遠的學校去住宿上學,實行開以後發現問題真多,還不如以前那樣子,但要再搞回去已是不可能的事了。但這些全是教育部的決定,其他的人或機構誰也沒有這麼大的能量來改變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

在實質的內涵上沒有發展,卻在形式上今天這樣一下子,明天這樣一下子,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但願意以後全國統一中小學教材,大家都在一樣的內容下學習,一個起點上來競爭。


崆峒山下一教師

各個地區,經濟情況、教育水平都存在差異,尤其是相對貧窮落後的地方,師資力量薄弱,教育環境惡劣,孩子們的初級教育受限因素很多,起步階段,很容易影響一輩子。



首先,經濟發達地區,小學生接受的各方面教育齊全,思維拓展能力強,在學習上肯定比同齡的落後區孩子好,再加上師資力量雄厚,家庭受教育程度高,他們就佔據著先天優勢,如果全國小學統一教材,那麼城市孩子將會把農村孩子遠遠摔在後面!在初級教育階段,落後的農村孩子,將再也追不上城市孩子的步伐,以後長大,依舊沿襲父輩的命運軌跡前行!



其次,小學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啟蒙階段,各個地區,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採用不同教材,因材施教,找尋最適合本地區孩子學習的方式,以最大程度發掘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為以後複雜的學習做鋪墊。



最後,教育地區呈現的不公平現象,使得全國同齡孩子,學習情況差異大,如果統一教材,教育發達地區,將來成才的人,將會佔社會大部分,很多教育落後地區,多數家庭依靠孩子讀書以改變命運,最後才發現,這場人生長跑,一開始就落後人家很多,想要拼命追趕,已錯過了最佳時機,所以,教育部為了縮短差距,允許小學階段教材不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