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

明天會更好jrtt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問題,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根據您的提問我們並不能完全依靠孩子的年齡來判斷好與壞,而是根據孩子自己的目前情況決定,比如有一些孩子比較自主自立,很小的時候就有很強大的性格,而且也可以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也不是很依賴父母,那麼完全可以提前進入寄宿學校,而且寄宿學校可以讓孩子迅速提升,在社交能力和生活能力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反之,如果孩子還處於比較依賴父母的階段,而且非常難與他人交流,甚至產生過牴觸的情緒,那麼我們就不建議太小就讓孩子進入寄宿學校,因為這樣反而會拔苗助長,讓孩子產生孤僻,自卑,叛逆等情緒,極其不利於孩子成長。

另外,對於很多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會比較矛盾,其實這個可以完全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以及他自己的意願決定,當然通常來說孩子遲早是要離開家裡,經歷寄宿的時期,畢竟現在很多高中,甚至大學都有軍事化管理或者離家比較遠等情況,因此媽媽們也不要太過著急,只是說如果能夠早一點進入可以讓孩子提前學習到如何與他人接觸,甚至還可以交到一些比較好的朋友罷了。

最後,處於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心,還是建議爸爸媽媽們都跟孩子要交流,然後多瞭解一下孩子的意願,父母也可以從言行中得知孩子處於哪個階段,是比較依賴型,還是獨立型,這一點非常重要喲。


孕媽學堂

“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這裡學習,因為太造孽了!”——私立學校一位年輕女教師的原話!能夠在一年裡就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不僅對自己狠,對孩子更狠!


首先,據我所知,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有兩類!

第一:家庭條件富裕,子女上私立學校。

既然你選擇讓孩子讀私立學校,說明你對孩子的發展很用心,也希望自己花的錢能夠有收穫。但是私立學校管理嚴格,有個要求就是必須寄宿制,家長可以在開放日探望孩子,但是時間到了,必須離開。

作為一名曾在私立學校實習的老師來說,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制生活,對孩子來說,真的很殘酷!有的孩子在學校,中午的飯不合胃口,無法下嚥,生活老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像父母那樣細心呵護,於是孩子就餓著,到了晚上,不想吃也得吃!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產生孤獨感,最大的孤獨就是群體熱鬧,而他一人孤獨!當時,有個學生每節課都“沒事找事”,一會兒肚子痛,一會兒頭痛,到校醫那裡去檢查,啥事也沒有。其實,他就是想在上課的時候溜出去玩,再打電話給爸媽,尋求安慰!

還有個孩子爸媽都是本校高中部老師,很忙,雖然孩子在小學部,但也很少見到孩子。孩子與父母相處時間少,覺得工作佔用了媽媽的時間,於是特別厭惡語文(他媽媽是教語文的,他認為語文搶走了自己媽媽!)其他課接近滿分,語文卻接近0分!


還有的孩子反應慢,做作業速度慢,做任何事情都慢!那時,我就天天晚自習守著他們幾個人,做完了再送回寢室去!說實話,孩子覺得惱火,老師更覺得要命啊!

小結:小學一年級學生自理能力弱,需要家庭的呵護,所以我不建議一年級就寄宿。儘管可以增加在校時間,但是童年少了爸媽的陪伴,不利於健康性格的養成,真的很慘!

第二:地處貧困山區,學校裡家遠,學生必須寄宿。

我到過涼山州黑水縣鄉下小學支教,那裡的幼兒園、學生一年級至六年級都寄宿,大多是藏族孩子。學校條件差,冬天鍋爐不能及時供應熱水,孩子們就端著盆,用山上的雪水洗臉洗腳,小小的手端著盆子,讓人看了十分心酸!可是,那裡的村落散佈,不可能每天跑通宿,孩子呢一週回去一次,有的一個月才回家一次!


由於地理條件限制,所以孩子們必須寄宿制,克服許多困難,這也讓他們歷經磨難,迅速成長!

我的建議:如果你更注重孩子內心感受,請一定不要讓孩子那麼小就去上寄宿學校!如果你本來就忙,孩子每天放學沒有人帶,那麼你還是放在寄宿制學校吧!

(我是 桃李不言夢夢,以上觀點,純屬筆者淺見,歡迎讀者提出觀點,留言討論!)


桃李不言夢夢

如果家長有能力照顧孩子生活,14歲以下的孩子都不建議上寄宿學校。除非家長生病殘疾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或者被抓進監獄,童年期的孩子都不應該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學習

我外甥女5歲開始上寄宿學校,每週末接回家。當時姐姐送孩子去寄宿一方面因為自己工作很忙,另一方面也想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當時我還年輕沒有孩子,體會不到孩子的心情,有時候幫忙接孩子,覺得她也沒什麼異樣,聽話、乖巧、愛吃零食,和一般孩子沒什麼兩樣。一年級到三年級,孩子上的是學校的寄宿班,十幾個孩子一個大房間,一人一張小床一個小櫃子,各年級混住在一起。宿舍裡有一個比外甥女大幾歲的孩子,穿戴用品都不差,出手闊綽,是宿舍的小頭目。外甥女說那個孩子父母離婚了,兩個人都搶著給她錢。外甥女三年級的時候,那個孩子(當時大概五年級)因為在外面談戀愛成績太差,老師怕影響班級成績,勸家長給孩子轉學了。

外甥女四年級時學校取消了寄宿班,姐姐在學校附近給她找了由小學裡面優秀退休教師辦的寄宿班,七八個孩子住一套房子,老師幫著講作業、盯功課,據說位置緊張、供不應求。那個時候,外甥女不再像低年級時那麼乖巧聽話,性格有點內向,偶爾回家跟我睡,幾乎每次都大喊大叫說夢話。我跟姐姐說不要再讓孩子上寄宿了,孩子太可憐了。姐姐說在家裡沒人做飯、沒人輔導她功課,就會跟著爸爸看電視。孩子到五年級時,抑鬱的情緒已經比較嚴重,每次我送她離開時她都會抱著我哭一會兒。跟我預料的一樣,小升初之前她的成績一落千丈, 進不了姐姐原來幫她計劃好的中學。初一花錢找人上了離家比較近的一個好初中,第一學期她報復性地談了五個男朋友,成績年級倒數第五。

好在姐姐意識到了對孩子的虧欠,中學時候不再讓孩子寄宿,初中孩子的叛逆持續了一年多,姐姐一直在努力修復母女感情,高中時為了孩子上學方便還特地在學校對面租了房子照顧孩子的生活。現在孩子在美國上大學,上學期定了生物學專業。

現在姐姐看著我帶孩子玩耍的時候,說和我比起來,她對孩子做得太少太少了,如果有機會再來一遍,絕不會那麼小就把孩子送去寄宿。

前幾個月收拾家裡的書櫃,翻到一個外甥女的舊日記本,裡面每一頁都歪歪扭扭地寫著:媽媽,我愛你!我愛媽媽!看看日期,那時她剛剛五歲。那些歪歪扭扭的筆跡看得我非常非常心疼。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我有位同學,就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之前徵求過我的意見,我明確表示反對,雖然最終他還是選擇送孩子上寄宿學校,但是各家有各家難處,我也表示可以理解。

先說說我的反對理由吧!小學一年級,孩子7歲左右,是一個由動轉靜的過渡階段,從什麼都要嘗試轉變成有選擇性嘗試,表面上看對新生事物的興趣有些減退,但實質上他更關心事物本質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靜靜地長時間觀察某件事物,耐心也相應增加了。這正是培養價值觀、審美觀的最佳時期,而影響孩子三觀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父母言行。此時送孩子去寄宿制學校,父母的陪伴無疑將會少許多,但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他一樣要受到三觀影響,如果不是父母來影響,誰來?分析寄宿制學校中,孩子可能接觸到的人或事,最多的是同學,其次是老師,這就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同學群體普遍都有正確的三觀,老師也能從正面引導,那麼相對來講弊端會少許多,萬一……,麻煩大了。

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開始獨立進行生活學習的起始階段,我一直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的核心教育目標,寄宿制學校相對家庭有一個天然的優點,就是時間管理,類似軍隊作息的時間管理,可以強制性培養作息習慣,每天與同學相處,可以得到更多集體生活的經驗,培養團隊精神,這是寄宿制學校的兩大優點。

在心理成長曆程中,小學也是性格獨立的關鍵時期,人的性格是多方影響下的綜合結果,一般而言家庭對其影響力是絕對的,我反對寄宿學校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家庭失去了原本給孩子施加家庭影響的最佳時間。都說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行為的基礎,那麼家庭教育的最佳場所是哪裡?晚餐桌上,我也是班主任,從七年級開學第一天就要求,家長們再忙,至少保證晚上一家人吃個飯,適當交流下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從而掌握孩子的心理異常,以便針對性地糾正,寄宿學校後,這一切成為不可能,學校也有生活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雖然也很專業,但受人數限制,生活老師不可能針對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一旦出現心理異常,恐怕不能及時給予關注。過早進入寄宿學校,會造成家長在教育中的缺位,孩子成長後,與家庭成員間的交流不足,讓代溝形成更早,不利於後期家庭和諧,看上去更獨立了,其實是成員間的親情變淡了。

我也很理解堅持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的家長,畢竟自己太忙了,讓更專業的老師來進行家庭教育,貌似不錯的想法,但忽略了育人的本質。至於如何選擇,請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吧!


愛數學做數學

我是一名一線教師,雖然是初中的老師,但是我們學校的小學部老師在做報告時也經常會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甚至才八九歲的孩子是否應該離開父母上寄宿制學校?是否應該住託班?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真的奉勸有這樣想法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最好別丟下孩子,別讓這麼小的孩子住校。

首先,孩子年齡太小,仍然是需要接受父母愛的時候。如果這種本應是父母給予的愛卻“給”了生活老師,孩子的成長是不健康的,或者說是缺乏了父母親子愛的基礎。這樣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孤僻、閉鎖、冷漠的性格,尤其是冷漠的性格最可怕。

其次,孩子會極其缺乏安全感。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處於一種拱形狀態,為時刻攻擊人做準備。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自己的防範意識特強,甚至到了敏感的地步。比如由於與同學發生口角之爭的小事,他也會為此大打出手,且下手很重。心裡總感覺“別人要欺負他”。

第三,寄宿學校的住宿條件如何?這需要考察。如果是條件差的寄宿制學校,對孩子的成長更是一種巨大的摧殘。包括生活老師對孩子身心的摧殘,包括寄宿生的職業病問題,如皮膚病、胃病、中耳炎、蛀牙、扁桃體炎等。由於宿舍人多,當然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睡眠不好,更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

第四,從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國外的孩子如果很小就送到寄宿制學校就讀的話,這個寄宿制學校叫“工讀學校”,什麼是工讀學校?自己可以查詢下。可想而知,小孩子住校的危害!

這,作為父母,你不心疼嗎?


最後,用網上盛傳的一段話,送給有這些想法的家長朋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長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會在哪方面收穫,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孩子優秀了,你留錢做什麼?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錢做什麼!


中學道法老師

本人初中、高中、大學都住校,10年的住校生活經歷,我現在的觀點是,上寄宿學校真的不宜太早。高中開始最好,初中都早,何況小學。

在我看來,主要影響以下幾方面:

一、心理方面

一年級的孩子也就六七歲正是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把孩子放到寄宿的學校住宿,雖然看似是鍛鍊了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但是其實這麼大的孩子看不到父母,心裡都是很孤單的,尤其是受到欺負的時候,身邊沒有父母在,有的孩子就會變的越來孤僻。

記得我們上初一的第一週,前兩三天大家還在住校的新鮮感裡,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就開始有同學因為想家悄悄的抹眼淚,而那個時候我們兩週才讓回一次家,到了第一週的週末,一天我們早自習的時候,全班的同學都眼圈紅紅的。

二、親子關係

而一部分孩子,習慣了在學校的獨立,回家後跟父母之間的溝通會越來越少,以至於孩子成年後還是延續這種跟父母相處的方式,影響親子關係。本人可能就是住校時間太早太久,加上工作以後又在外地,現在跟父母總是感覺有一種距離感。

三、身體方面

這麼小的孩子真是長身體的時候,寄宿制的學校雖然也盡力的搭配飯菜,均衡影響。但是孩子吃飯的時候自主性太大,由於沒有父母監督,有的孩子喜歡吃肉的就會只吃肉,造成肥胖,有的孩子只吃素,造成營養髮育不良。

四,人際關係

小學的孩子年齡還小,但是小學校卻是一個小社會,什麼性格的孩子都有,也就自然免不了會有欺負人或者被人欺負的事情發生,但是孩子卻不能很好的處理這種關係,影響孩子成年以後人際關係的處理。

所以儘可能的還是讓孩子在高中的時候再住校,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陪伴的孩子的時候也就那麼幾年,而且小學本身就是一個孩子培養習慣的時間,學習成績本來就在其次,真的沒有必要那麼早就送孩子去寄宿制的學校


家有早上好

一般不建議一年級孩子讀寄宿,但也看家庭是否有健康氛圍

自然任何一件事都各有利弊,但是僅僅這麼說不給一個偏向性的意見也不能有什麼參考價值。我先說傾向性的判斷,一年級就上寄宿學校對孩子來說並不好。其次,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特殊的,如果孩子不去寄宿學校在家境況更糟糕,那那當然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下面我具體分析。

一、一般不建議寄宿

1.不利於親子關係

孩子要健康安全的長大成人,家長是需要擔很多心的,因為孩子大了,他們很多情況我們都不掌握了。又不能盯著,盯著出問題;又不能強硬對孩子,只會把孩子推得更遠,到時候可能出更大的問題。真正安全有效的做法是保持優質的親子關係。而孩子小時候力量弱小,正是全力依賴我們的時候,最容易建立牢固的親子關係的時候

我們每天通過跟孩子同處在一個空間,聊天、做遊戲、給他講作業,聽他嘮叨學校的同學,和學了什麼新內容,這些在一起的活動天然能夠促進親子關係。但是如果不在一個空間裡,沒有互動,怎麼牢固前期建立的親子關係呢?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保持親子溝通的不二法寶。即使不讀寄宿,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也會對孩子的發展失去監控。最近新聞報道的一個小學裡班長讓孩子吃屎喝尿索賄,竟然無一個家長髮現,可以說這個班上孩子家裡的親子關係也是驚人的糟糕。

2.不利於孩子的能力成長

孩子小時候一些能力是需要家長引導著成長的,實際上,孩子有大人引導,情商方面會有更好的發展,更快的開發。

如果孩子寄宿了,很可能他們在學校究竟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有什麼問題我們都不知道。而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如果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作為前提,我們每天都可以跟他孩子聊聊他的問題,一起商討一些問題怎麼解決之類的,這樣有助於幫助孩子成長。

我們假設前一段所談到的那條新聞,如果孩子回家媽媽爸爸經常問,問兩三次小孩子不說,但多問幾次孩子自然會說了。這些孩子回家了,但是家長沒有盡到關心的責任。但是對我們一般更有心的家長來說,孩子如果去了寄宿學校,則這個溝通的客觀條件都不太具備了。

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兩害相權取其輕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如果家裡的環境很糟糕,比如父母之間經常爭吵,或者其實父母基本不著家,或者有的父母就是很糟糕的父母,天天嘮叨,控制狂,孩子回家一刻不得清閒,這對孩子的身心是有損害的,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去讀住校更好。

那究竟怎麼判斷呢?不要去想經濟條件的問題,也不要想父母的意願問題,你問問孩子自己,6歲的孩子他是否願意去讀寄宿。如果他願意,我建議這對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情況,並致力於改進了。


總之,孩子小時候讀寄宿學校,可能剛開始比較乖,因為到了學校被統一管理,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孩子要在那種環境中“謀生存”自然畏懼聽話,但是這個壞影響可能是長期的。他的自信、人格和學習後勁都可能受到影響。我確實曾經一個客戶的孩子,因為父母離異,母親工作忙,從小把他送去寄宿,孩子成績也好,性格也乖,但是到高中突然性情大變,但實際上壞的種子早就埋下了。


所以我並不建議小孩太小的時候去讀寄宿。但是當然也看家庭是否是一個溫馨的比學校更健康的環境而定。


幸福trytry

一年級就讓孩子上寄宿學校,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其實要說家長把孩子送去寄宿學校的原因,無非有以下兩點:

一、家長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現在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想要通過賺更多的錢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他們整日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孩子,所以在孩子一進入一年級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想讓學校裡的老師來幫自己照顧孩子,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遠比物質上的要重要的多,即使賺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孩子心靈上的缺失。

二、學校學習氣氛好,有助於孩子成長?

還有一部分家長是認為,孩子每天上學放學挺耽誤時間的,一回到家裡又有各種電腦電視在誘惑孩子,不利於孩子專注學習,而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裡,就可以讓孩子整天處在一種學習的氛圍中,而且老師管教孩子肯定要比家長專業,所以他們雖然捨不得孩子,但抱著一種所謂的“為了孩子好”的信念,也是毅然決然的把那麼小的孩子送到了寄宿學校。

家長把一年級的小孩送到寄宿學校的這種行為,本質上其實是在轉移責任,作為一個家長,既然選擇把孩子生下來,那麼就有義務要撫養孩子長大,這裡的“撫養”,不僅僅是給孩子必要的生活物質條件,還包括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關愛,可是現在這些家長卻選擇把這份責任轉嫁給學校,一旦孩子出了什麼事情,又要吵著要學校負責,也不想想,當初是自己毅然決然地把那麼小的孩子送去寄宿學校的。

那麼,上寄宿學校對小孩到底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呢?

一、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心事無處傾吐。

大家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是因為父母是孩子最依賴最信任的人,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不管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他們都更願意向父母訴說,可是身處寄宿學校,周圍都是老師和同學,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孩子,但是畢竟不如自己的父母,所以孩子的心事無處傾訴,有什麼事情就自己憋在心裡,漸漸地,容易引發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二、老師照顧不周,孩子受欺負無人知。

要知道,寄宿學校裡那麼多學生,老師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的很周全,肯定會有所忽略,那麼孩子要是受到同學欺負不敢跟老師說,老師也不會那麼細心即使發現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也不在身邊,那麼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一年級的孩子又正好是一個孩子心理養成的關鍵時候,這個家長應該更加關心孩子。

三、小孩子自制力不強,學習無人監督

一年級的小孩子,可以說是剛剛步入學習階段,所以他們對於學習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也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家長在身邊加以管制,那麼學習上很容易輸在起跑線,而且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很多事情只有家長才能做到耐心教導,老師根本沒這個耐心也沒這個精力去指導每一個孩子,萬一你孩子就是被老師落下的那一個呢?

四、寄宿學校條件無法保證,老師品性不明。

近年來虐童事件層出不窮,非寄宿學校尚且如此,那麼寄宿學校呢?一年級的孩子表達能力還不完善,也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哪怕被老師虐待也不懂得回家告狀,而且寄宿學校一般最短也是一週才回一次家,這一週裡面發生什麼事情家長都無法得知,學校的生活條件飲食條件是好是壞也都不能保證,孩子哪怕要告狀也只能忍耐一週才回去,這對孩子來說,該是多麼殘忍。

總之,教導孩子,尤其是剛處於一年級的小孩子,就應該家長和學校相互配合,尤其是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狀態,加強和孩子的溝通,這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鹹魚學院

這個問題毋庸置疑,不好!

1、一年級寄宿,首先損害的是親子關係

幾年前,湖南衛視有個節目叫《一年級》,讓明星進入貴族學校的一年級做實習老師,而那個學校就是一個一年級寄宿學校。這個節目裡有一個場景我印象很深,就是當孩子們週日下午返校的時候,撕心裂肺的放聲大哭。每一週都是一個重新適應寄宿學校的過程。

而最終孩子會適應這種每週離開家的生活,靠的確實對殘忍的習慣。這種不好的記憶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孩子在青春期後對家庭關係的理解和判斷。

2、學校老師的越界教育影響家庭教育

這樣的學校裡,一般低年級的生活老師在處理各種生活事務上的經驗肯定是豐富的,可能也會比一些家長要做得好。但是在很多地方突破了老師的界限,承擔父母的職能,會造成孩子在感情依賴和權威認知上的混亂。

在孩子12歲以前,孩子如果既跟父母不親近,又不信服父母的權威,家庭的教養就很難真正被孩子接收。

教育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時間。陪伴不夠的缺失是再多經濟上的投入也彌補不了的。

3、“比起什麼都不管的家庭,寄宿總比不寄宿要好一點?”

一週前在重慶巴蜀小學,聽校長說他們學校的情況時,他說了這個觀點。這也是一所傳統名校,目前也是一年級寄宿。

我當時也覺得,好像確實是這樣,很多家長有責任感缺失的問題,更多的則是因為自身工作而迫不得已讓孩子寄宿。還不如讓孩子住校。

但我現在更想呼籲年輕的家長們不要讓自己進入如此窘境。掙再多錢,也買不來見證孩子成長的時間。

親子教育的規律很簡單,當你不帶著目的的用心陪伴了孩子,回報會超乎你的想象。不要再孩子除了問題以後才去後悔,那是你根本彌補不了的缺憾。


曉題大作

總體來說,不好。但有的孩子讀寄宿確實是父母無奈之舉。我們全面來看看這個問題應該怎麼思考,以及如果要去讀寄宿,父母在平時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做補充。

第一,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個有競爭有合作有挑戰有困難的群體。他們需要在新環境中找到歸屬感,獲得認可,在情感上需要陪伴和支持,需要和父母一起傾訴,並且在父母的指導下能夠面對學校群體帶來的挑戰。

第二,一年級的孩子和父母的合作關係邁入一個新階段,和幼兒園中親子關係有了變化。父母也需要從陪伴過程看體會孩子的成長,全家人在一起快樂,哪怕是每天鬥鬥嘴,都會彼此有很好的情感交流,這樣的愉悅感就是情感的增長,才會有家人相處的樂趣。

基於以上兩點能看到一年級的孩子讀寄宿會帶來情感上溫暖陪伴的缺失,而六七歲的孩子情感需要旺盛,並且調整情緒的能力弱,如果情感沒有得到支持,對心理上帶來的隱患是比較大的。而同時和家庭其他成員的情感經營也會有難度。

當然,如果孩子沒有讀寄宿,父母在情感支持和幫助上什麼都沒做,也就和讀寄宿沒有什麼區別,這點也需要父母們注意。

有些情況確實父母們很難選擇,就是父母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讓孩子讀寄宿,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來彌補這樣的缺失呢?

首先,和老師保持良好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情感波動很有可能週末回到家自己就不願意提及。不提不代表孩子不需要幫助,也不意味著這件事對他的情感沒有影響。只是忘記了,但是實際影響確實存在。所以除了詢問孩子之外,也需要從老師那裡瞭解具體的情況。

其次,週末安排豐富的家庭活動

孩子需要的溫暖和歸屬感都可以通過豐富的家庭活動獲得。比如電影、博物館、野餐、吃飯,所有的遊戲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能讓父母的愉悅感增強。

第三,如果有可能,每次孩子離家去學校,可以帶上有父母情感意義的物品

孩子們回學校的時候,父母有時候可以給孩子寫封信,或者錄語音,還可以錄視頻。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同時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父母意義的陪伴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隨時在身邊。

最後,就是關於愛的表達。父母對孩子情感的表達也需要給到孩子。

不表達的愛,不是愛。父母的表達對孩子很重要。我也能理解父母在表達上會有很多挑戰,所以在“蘭海說成長“ APP裡有示範課程,可以去看看”溝通表達技術“。

選擇寄宿或者不選擇,肯定有成年人不得不面對的很多困難。如果一定要選擇,我們就需要知道缺失什麼,平日需要補充什麼。如果孩子沒有寄宿,也不代表父母就做的很好。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父母有意識的行動,才能幫助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