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優勢 多維度推進芯片國產化

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優勢 多維度推進芯片國產化

馬化騰表示,最近基礎科學研究重要性被格外關注,呼籲政府、產學研等各方通力合作。另外,騰訊等大市值的科技公司,可以利用海量應用服務優勢等以及藉助產業鏈等的其他力量,支持芯片國產化。以下為現場演講摘要:政府、產學研要通力合作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環境來看,深圳的國際PCT專利在全國的佔比接近一半,南山又佔到了深圳的一半,甚至最高峰時達到全國的25%,一個區在整個國家的專利申請中能達到1/4強,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大區。中國科學技術發佈,南北分佈呈現 “北方以基礎學科為主,但南方以科技應用較強”特點,像互聯網行業雖然屬於 “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在全球領先,但實際上這還都只是科技應用,基礎科學研究來說,整個中國其實基礎還是非常薄弱。

尤其是最近的中興事件,更加讓大家清醒的意識到:移動支付再先進,沒有手機終端,沒有芯片和操作系統,競爭起來的話,你的實力也不夠。大家要更加關注基礎學科的研究,包括政府、產學研等幾方面都要通力合作。騰訊如何介入支持芯片?騰訊等企作為市值比較大的科技企業,應該做些什麼?很多人給我們提建議,我最近也在思考。過去覺得這個產業鏈離我們很遠,做軟件、做服務離芯片好像遠了一點。但實際上我們做了很多數據中心,包括雲,對很多服務器端,甚至包括芯片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應用服務是海量的,用戶規模特別大,可以倒逼芯片設計行業做出針對性設計。如果我們還能介入支持一些芯片的研發,可能更好。但是這一點坦率來說我們未必擅長,可能還要藉助產業鏈的其他力量,去做這個事情。

另外,操作系統方面受制在於很多應用與系統是不兼容的,比如在手機端,微軟在手機端的操作系統份額幾乎降到1%以下,因為很多應用不支持它,它的份額不大。所以我們作為一個應用開發商,包括在應用裡做的小程序,如果有可能在國產芯片上能直接支持到更多服務,一次開發,在整個國產芯片上能夠運行,包括國產操作系統上也能夠運行,我覺得可以有機會用OTT方式解決很多問題,這也是業界可能對騰訊的期待。這個事情還非常有前瞻性,難度不小,而且有可能永遠做備胎,永遠不可能被用,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是我覺得現在做備胎是有價值的,沒有備胎會永遠被人掐住喉嚨,這是一個思考。記得華為任正非在內部也在講,他們研發海思芯片,就是說你們可能永遠是做備胎的,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今天這個格局可能大家更加理解。所以我想說整個業界,所有在座的朋友都要更加關注基礎學科,當然不僅是信息科技了,包括生物、物理、材料學,還有生命科學,都是我們的基礎學科,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更加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這裡面大家可以聯動起來,共同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