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北宋汝窯是中國陶瓷歷史上的一朵奇葩,她獨領風騷,雄踞歷史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雨過天晴雲破處”“似玉,非玉,而勝玉”等等唯有汝瓷的釉色能專享美句。傳承有序的全球統計不超過百件,珍貴程度也被後人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靜觀其汁水瑩厚,有如堆脂,“梨皮,蟹爪,芝麻花”的釉面紋理。讓人痴迷,千百年來被後人敬仰的國寶汝瓷,為什麼會是“瑕疵品”呢?而且傳世下來的每一件都是“瑕疵品”

南宋官窯瓷器歷來也受人珍視,一直為歷代皇家所用。流傳有序,經宋,遼,金,元,明,清以迄民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經皇室更迭,民族戰亂,外強掠奪乃至溥儀私運,古物南遷等諸多磨難,除部分被運臺灣外,主要藏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等。

而歷代從宮中流散到民間及歐美與日本等國也有一些。目前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南宋官窯瓷器,初步統計有58件。可是,為什麼傳世的官窯也都是現在人認為的“瑕疵品”啊?

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傳世汝窯和南宋官窯的“瑕疵”......

北宋汝窯縮釉現象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南宋官窯縮釉現象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被我們追捧千年的官窯器為何都是“瑕疵品”?

現在除了少數懂瓷人收藏縮釉的新燒汝瓷和官瓷外,多數人把縮釉視為次品而遭到嚴重冷遇。如果按照事物一般的發展規律來考慮,當然是時代越前進,科學與技術愈加進步。

但是作為“科學與藝術結晶”的陶瓷來說,究竟是否由於燒製技術上的失敗導致的縮釉?還是時代進步其他原因造成的解決了南北宋官窯瓷器的縮釉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