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坡頭區官渡鎮新村曾成為吳西南抗日的前線

(莫華才 關鍵 報道)官渡鎮新村石角嘴位居吳川、廉江、遂溪至廣州灣(湛江市區)航道之南,是吳、廉、遂出入廣州灣的大門,也是日本侵略軍汽艇從廣州灣開入門頭埠、烏蛇嶺日佔區和湍流、良垌等地的必經之地。這裡地形十分險要,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金雞嶺有磨谷石、楊桃石、曬穀石,石角嶺南有司令石、將軍石、先鋒石,江的中心有白頭公石、白頭婆石,白頭公石和白頭婆石之間有百幾畝暗灘,航道西邊什麼蝦兵蟹將都有齊,不能通航,唯有將軍石面前的水最深,是這一帶港灣出入船的航道。將軍石後面有和尚嶺、石角嘴嶺,是這一帶海拔最高的山頭。這兩個山頭面積大,容納兵多。因石角嘴凸出海中,漲潮時堡壘好似設在海中,退潮時,將軍石前面是的航道,位置非常險要。同時新村渡口海岸線潮漲、潮退都能泊貨船,通往南坡、廣州灣、廉江、遂溪等地,是一個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軍事渡口。

因此,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吳西南區的負責人十分重視新村這個戰略要地。從1938年起,中共黨員陳信材就帶領李俠雄、楊子儒等50多人到石門鄉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在新村設立武館,以武館為據點進行抗日宣傳工作。1940年夏,中共泮北黨支部成立,擔負石門鄉50多條村莊的抗日組織領導工作,全面指揮石門鄉人民的抗日鬥爭。根據當時的形勢發展和鬥爭需要,泮北黨支部把鬥爭的重點放在沿海一帶的村莊,新村成了黨組織活動的重點村莊。

1940年夏,中共泮北黨支部派黨員陳漢雄來新村直接領導新村的革命鬥爭。同期成立了“革命兄弟會”,會員170多人(其中中共黨員一人)。不久又成立了新村婦女會,會員28人(其中中共黨員一人)。

從1940年秋至1942年春,新村在中共泮北黨支部的領導下,先後建立了守船隊、守垌隊、瞭望隊、渡海交通隊、農民自衛隊等抗日群眾組織,開展有聲有色的抗日活動,中共黨員在其中起了骨幹作用。

1942年秋,中共泮北支部派黨員陳漢雄、梁濤明在新村建立國民學校,派進步人士陳繼齊任校長,黨員梁濤明和進步青年詹德芬任教員。同時建立中共黨小組和中共組織秘密交通聯絡站。黨小組組長陳漢雄,交通站站長梁濤明,副站長竇秀康,交通員竇秀旺、竇亞勝、竇文理、竇軟九、竇端林、竇秀楊、李初、黃光洪等人。交通站及時傳遞軍事情報和護送路過的中共黨組織負責人。從1942年至1945年間,先後安全護送了中共黨組織負責人楊子儒、林林、陳信材、周楠、王國強、張德欽、肖光護、黃景文、郭達輝、陳楓等。

1943年月2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灣,日寇在海上騷擾搶掠,新村人民深受其害。3、4月間的一天,日寇3艘汽艇在新村石角嘴登陸,60多日本兵侵入新村。日本仔一進村,就開槍掃射豬群,打傷不計其數,打死村民的豬5頭。他們如狼似虎地捉雞鴨、搶財物,捉竇瑞英婆等婦女強姦。

當時,新村抗日自衛隊在隊長竇秀利的組織下,在新村東北角向日寇放槍射擊。日寇一聽到槍聲,馬上放火燒9座民房,捉村民竇亞田、竇亞福、竇端祥(小孩)等10多人,搶走豬、雞、鴨等物,一齊押出石角嘴下船開走。日寇的暴行,更激起了村民對日寇的仇恨和團結抗日的決心。

1943年夏,泮北黨支部書記黃景文從泮北遺風小學抽教師陳楓、學生會主席詹德貞,從新屋建英小學抽黨員教師周自珍、學生宣傳隊長廖祥和等,來新村大規模開展抗日救亡宣傳,並定每個星期天在新村學校門口、大神堂門口召開集會,控訴日寇入侵新村實行“三光政策”的罪行,張貼抗日標語,高呼“團結抗日,還我河山,把日本仔趕出中國去!”的口號,教唱《大刀進行曲》、《保衛黃河》等抗日歌曲,聲勢非常浩大。在此期間,校長陳繼齊,黨員陳漢雄、梁濤明、鄉長黃連吉、副鄉長馮大龍、詹德芬也大力開展抗日宣傳工作。

接著,泮北黨支部在新村建立了抗日聯防站,共有隊員41人,站長竇秀豐、竇秀利,指導員陳漢雄、梁濤明,有步槍23支、手槍4支,子彈、手榴彈、爆破筒等一大批。聯防隊成立後,一方面發動群眾捐款買槍,一方面加強聯防隊員的軍事訓練。同時成立望路站、擔架隊、包紮隊等,隨時準備打擊入侵的日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