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導語:

時間回到4000多年前,華夏上古三巨頭之一的舜,登基天子位,帶領炎黃子孫一起祭拜天地,自此,歲首(春節)便由此而來。在後來4000多年的的歲月裡,這個日子成為了世界上慶祝人數最多的的節日,同時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節日。這就是春節,背後是偉大而又悠遠的中華文明。

這個偉大的節日,見證的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可以這麼說,地球上每7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在趕著回家過年。這樣的節日號召力,在世界史上是古來僅見的。這背後是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性,也體現了中華文明節日的優秀和偉大。

本期《超級中國:節日的力量》 將從【震撼世界的人口遷徙:萬里難卻歸家路】【舌尖上的年味與記憶中的鄉愁】【偉大文明的影響力:天下海角中國年】三個維度切入,引爆春節的偉大力量,這個有著文化傳承烙印的節日在今天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盛會,它的背後都包含了中國人怎樣的情感與風土人情?又承載著怎樣的故事與意義?這徇爛而多彩的節日又怎樣的影響了這個世界?本文帶你縱覽……(不辜負你的深度好文)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震撼世界的人口遷徙:萬里難卻歸家路

春運開啟,即將到來的是一場世界上最大的超級盛會,地球上超過15億的人口將共同為此歡慶。再也沒有任何的節日可以與中華文明的春節一較高下。這種氣勢磅礴排山倒海的恢弘氣派著實讓西方人瞠目堂舌,在西方世界裡這樣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和節日喜慶是絕對不存在的,這取決與他們沒有中國規模超級的人口,和源自文明裡的家國情懷。

是啊,外國人怎麼能理解春節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春節對於我們來說,就代表著團聚,喜慶,祝福與希望和新的開始,這種充滿希望與正能量價值觀,天人合一、週而復始的世界觀,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和信仰與夢想。這源於偉大而優秀的中華文明,天下獨此一家。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萬里難卻歸家路。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回家是不可撼動的信仰,即使是相隔萬里的漫長旅途。這種回家的堅決足以排除萬難,即使列車晚點等待在嚴寒的天底下,即使站在列車上經歷漫長几十個小時,即使驅車千里,即使買票等上一天一夜。都不可能阻擋住中國人回家的心,心底是我們最為柔軟與親切的鄉愁。——畫面裡是日漸變化的故鄉,白髮漸增的父母,左鄰右里的親切與問候還有小孩子的歡笑聲。與最熟悉最親切的人過最美好的節日,這就是回家的誘惑——鄉愁。

2017年春節春運期間,全國可統計的交通系統發送旅客量達到30億之巨,這個數據令國外網友驚掉下巴!30億什麼概念?相當於將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人口全部搬運了一次!而且集中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氣勢磅礴排山倒海!這就是偉大節日背後的號召力,是中華文明家國情懷最盡致淋漓的體現。也是每一箇中國人對節日的信仰,每一箇中國人對春節回家的朝聖。——這就是中國特色,春節。

人民從東南沿海回到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從上海回到安徽、湖北與四川;從北京退回河北、西北和東北。一起上演著一場規模最為盛大的“逃離北上廣”。外出的我們是為了美好生活而奮鬥,回家的我們是為了溫馨與幸福。

我們想念家鄉的親人,我們想念家鄉的風俗,更想念家鄉的美食,那是一種傳承烙印,印刻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即使走得再遠,熟悉的日子也會讓我們想起家的方向。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舌尖上年味與記憶裡的鄉愁

每每春節到來,都是一次演繹在舌尖上的中國年,因為在春節期間,我們幾乎能夠吃上所有“正統”的家鄉美食,那是故鄉的味道,也是能抵消每一個遠走他鄉遊子鄉愁的味道。那種味道熟悉又親切,可以是媽媽做的也可以是奶奶做的。(此點由於各地的飲食文化不同,記憶裡的味道也不一樣,江郎不好舉例,還請讀者在評論區獻上家鄉美食,讓我們一起知道你記憶裡的味道)

中華文化複雜而多元,一地一特徵,一鄉一味道。但是有一種食物是共同的,因為它代表的春節的文化——團圓。每一年春節,無論餐桌多麼豐盛,山珍海味多麼誘人。但是有一種食物是必須吃的,那就是湯圓。代表了一家的團圓,團圓是所有中國人對於家的情結,所以湯圓是必不可少的。這種帶著文化烙印與傳承的食物跨越千山萬水,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跨越文化與風俗,出現在每一張中國人的餐桌上。因為它承載的是春節的一種文化,一種情結。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縱橫中國千萬裡疆土,春節期間各地的人民總能將各種不同的美食呈現在餐桌上,這是與西方年“聖誕”的食物單一不同的。中國的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風味美食和風土人情,中國有“八大菜系”和不同風味的地域美食,而我們印象最深刻無非是屬於記憶中的春節“菜品”。很多菜代表的都是一種嚮往與希望,比如說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湯圓代表著“團圓”,年糕代表著“步步高昇”等等一菜一文化,這背後就是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與中華文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比肩,這是一種帶著文化烙印的飲食傳承,歷經數千年的漫長歲月並且將永遠的傳承下去。

中國人除了在吃上要體現出春節過年的味道與氣氛,更在玩上也要玩出年味來。每年過年,大街小巷上全部都是人,人們用一種“集市文化”來體現過年的氣氛與熱鬧。還有不同地域不同風情的廟會與舞龍,舞獅,都要體現出過年的氣氛與熱鬧。這才是中國年。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千家萬戶張燈結綵,大街小巷喜慶紅,這是中國年的獨有的風景。春節,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貼上鮮紅的對聯,對聯的內容往往都是這家人對於未來的希望與嚮往,這也是中國的文化。這是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屹立世界東方5000年不曾斷層的原因所在:我們永遠都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希望,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併為此而努力奮鬥。

心靈手巧的姑娘手裡總能剪出驚豔眼球的剪綵紙,剪綵紙是過年的一種象徵,也是過年藝術的一種體現。同樣也是中華文明的優秀基因。

還有最具年味特色的紅包文化,同樣是春節多彩文化背後一個極其重要的特色,它體現了親情與溫暖,也體現了問候與祝福。更代表的是一種過年的喜慶氣氛。(在這裡江郎想對大家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一個偉大的春節,背後包含的東西竟能這麼多,背後衍生的文化也竟然那麼重,更重要的是它寄託了人民的希望與嚮往,寄託了人民溫暖的情感。這麼偉大的節日與文化,怎麼可能會是中國一國在過呢?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影響世界的偉大文明:天下海角過年味

中華文明是極為偉大和優秀的,也是世界上傳承最為悠遠與完整的古老文明。春節文化就是中華文明一個優秀的特徵。這個偉大的節日誕生於中國的幾千年前,到今天每每到來都舉國同慶。這個節日不僅深刻的影響著這個國家的人民,廣泛點的來說它也影響了東亞,在東亞形成了一個春節文化圈。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就比如說南韓與被朝鮮,整個朝鮮半島,在他們的節日文化之中,春節就是最重要最隆重的的節日,只是由於他們的人口規模所限,沒能形成像中國這種震撼世界的“規模效應”。

還有在我們南邊的越南,這個國家一直在中國這顆大樹底下,文化自然也受到了影響,春節也是他們這個國家最為重要的節日,每每到來依然是舉國同慶,同樣有拜年和廟會。

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全部都將春節定位國家法定假日,慶祝程度各不相同。比如說新加坡的互相拜年,會給人帶上桔子,寓意“吉利”。

馬來西亞人過年一定會買鳳梨,因為馬來西亞深受閩南文化的影響,在閩南語的發音中“鳳梨”同“旺來”,寓意來年興興旺旺。

今天世界上有華人保守估計超過5000萬,他們分佈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幾乎遍佈世界每一個角落,他們雖然國籍已經不是中國,但是文化的傳承依舊是來自中華文明,所以他們也過中國年,將中國年帶往了世界各地。

特別是在歐美華人的聚集區,比如像法國的巴黎,英國的倫敦,加拿大的溫哥華,還有美國的紐約這些都是華人比較集中的世界城市,春節都成為了當地重要的聯歡活動。紐約還因為春節特地為此設置了鞭炮的燃放點,還將春節定位了法定市民公共假日。中國的偉大節日文化走向世界,並且滲透世界。這是我們的自豪,也是我們偉大文明的優秀性。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一個強大的國家和地區,必須要有的特徵就是優秀的文化,比如從古到今的中國,還有19世紀的歐洲和今天的美國,其中尤以中華文明最為偉大優秀,因為這是延續了5000年的偉大文明,開放與包容,多元而融合,徇爛而多彩!所以造就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文明和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

超級中國:震撼世界的春節文化和故事你知道多少?(深度)


留言:

近些年,社會上關於春節的爭議有很多,很多人認為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找不到小時候的感覺,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還有人認為科技的發達讓年喪失了年味,年夜飯桌上人人低頭看手機,紅包還用手機搶,大家又怎麼看?

也有人說都市文明摒棄了傳統文明,過年都不讓放煙花爆竹,沒有年味。大家又是怎樣看的,你的看法你的觀點,歡迎到下面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中國年。

我是江郎,時評人,立足家國情懷和民族正能量,以全球視角客觀解讀中國與世界。獨特視角帶你看懂不一樣的中國和世界,不一樣的大千百態。視角觸及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目前正在持續推出《超級中國》系列文,記得關注訂閱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