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创造无美元化石油交易环境后,沙特或正向原油人民币靠拢

据华尔街日报5月28日报道,俄罗斯和沙特正在敲定联合增产协议条款。路透社近日援引消息人士称,沙特和俄罗斯在讨论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日产量提高约100万桶。受原油增产预期的催化,截止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下跌2%,现价74.94美元/桶;WTI原油下跌3.05%,现价65.81美元/桶。

此刻,全世界的石油目光都在紧盯即将于6月在维也纳举行的OPEC与非OPEC产油国的会议上。事实上,当今世界没有一个石油国不享受高油价为其带来的经济增长,但原油价格暴涨,特别是前两个月,原油价格由61美元一度飙升至80美元,并不意味着产油国会长期受益,甚至是产油国们都在“饮鸩止渴”,因为暴涨之后必然出现暴跌,也更为“石油美元”剪产油国羊毛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俄创造无美元化石油交易环境后,沙特或正向原油人民币靠拢

图片来源novosti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正是在2014年那场油价的狂风暴雨般的起落间,多个产油国经济轰然断崖。委内瑞拉经济至今还倒在石油美元的血泊之中。显然,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经济,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委内瑞拉。油价稳中有高,细水长流才是多个产油国诉求的可推动其经济良性循环的点。

值得注意的是,反倒是前段时间油价的高企,刺激了全世界产油国最强大竞争对手-美国原油的增产和扩大销量。比如,EIA(美国能源信息署)曾预测,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将达到平均1060万桶/日,2019年将达到1120万桶/日,届时有可能超越俄罗斯,成为最大石油生产国。再比如,路透社本月中旬报道, 两位原油贸易商表示,接近10艘每艘运载200万桶原油的超级油轮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排队装油,运往亚洲。我们再结合美国近期对另外两个石油大国伊朗和委内瑞拉经济的步步紧逼,似乎可以得出的观点是,这些经济举措背后,项庄舞剑,意在石油的初衷。

中俄创造无美元化石油交易环境后,沙特或正向原油人民币靠拢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这就不难理解,俄罗斯一改过去推动油价再走高的意向,近期不断暗示,60美元才是较为理想及可接受的油价。与此同时,沙特的态度也正急于反转原油减产协议,要知道,沙特在3月底提出与俄罗斯商讨希望建立一个长达10年-20年的原油供应削减协议。

其实,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沙特的石油经济举措,也就是说,尽管沙特经济过去一直对美国经济采取追随态度,但现在可能醒悟的是,面对变幻莫测的美国经济和石油美元,可能自己稍不留神,不知哪一天也有可能步上委内瑞拉的经济后尘,这几乎是全世界石油国此时能够预见并着手防范的事。

中俄创造无美元化石油交易环境后,沙特或正向原油人民币靠拢

图片来源psuv

BWC中文网分析团队认为,一旦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与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在六月达成了原油增产共识,则意味着下一步石油国之间的市场争夺将更为激烈,这样一来,像中国等原油进口大国将进一步掌握原油交易结算及计价方式的话语权。在中俄已创造无美元化交易环境,以及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安哥拉等石油大国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展开去美元化行动后,可能不久的将来,为占有更多原油市场份额,向美元亮剑,而走近原油人民币的石油国或将是沙特。(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