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绥化工务段北安探伤工区位于北安工务大院的最里端,通往这里的路口有一个指示牌,上面清晰的刻着:幸福街。说起这个名称的由来,工长高亚明可没少花心血。

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北安探伤工区所辖三个班组,26名职工。承担着滨北、齐北、北黑线的钢轨探伤检测工作。这里的线路曲线多、坡道大,冬季极寒多雪,是钢轨、辙叉、夹板“三折”的多发地区,一旦发生漏检漏探,后果将极为严重。为了确保探伤数据精准,作业人员要慢走细探,每次连续走行时间基本都在4至5个小时。冬天山区公路冰雪覆盖,汽车开不进去,大伙只能抬着40多公斤的探伤仪在一尺多深的雪中趟着上线路。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似乎与“幸福”两字沾不上边。但高亚明觉得只要人心不苦就是福。

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班组人多,事儿多。职工们的大事小事高亚明都当事儿,而且事必躬亲。职工患重病、家里有难事,高亚明总是第一时间到场,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并与车间沟通为其申请救助金。在他的影响下,职工们捐款、出力,共同面对困境分担压力。工作之余,高亚明还经常组织职工及家属野外郊游、聚餐、到附近的博物馆、名人纪念馆进行参观,在娱乐与交流中拉近距离,增进友谊。不隔心的相处让职工亲如手足。

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随着时代的发展,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有些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高亚明觉得只有提高技能,让大家在劳动中创造价值,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

高亚明结合现场作业和管内设备实际,将书本上生涩、抽象、难懂的知识融入到多年工作的实例中,自编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为职工讲解,使许多难点、疑点一目了然。

业务水平提高后,大家开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职工们反映在作业中大仪器与钢轨的偶合度不好,因探头接触钢轨之前需要给水系统对钢轨面进行擦试,但给水系统出来的水根本擦试不干净。高亚明带领大伙尝试改进给水系统的装置。经过多次实验,在给水系统前加了一块海绵,轨面的清洁度一下子就提高了,偶合度好了,探伤的数据就更精确了。这项发明不仅全段使用,全局各单位也都在推广。在高亚明的带领下,工区有14人获得Ⅱ级技术等级证书,1名技师,高亚明本人取得高级技师,人人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探伤的目的是保安全,只有安全才是一切幸福的根基。”这是高亚明在班组会上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为了确保探伤数据精准,安全可靠,高亚明规定,探伤作业走行速度保持在每公里40分钟以上,决不能超速以免漏检漏探。夏天线路上最高温度达零上40多度,冬天最低零下40多度。每天检查6公里,走行期间,如果探伤过程中发现异常波形,必须停下来仔细检查。去年冬运期间,工区发现了40根重伤钢轨、伤损夹板12块、折断螺栓272根,在车间评比中连续五个月第一的好成绩。

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工作认真,技术过硬,工区连续十多年实现了钢轨探伤无差错。多年被评为局级、段级先进班组、优秀党支部、局优质品牌党员探伤组,高亚明也多次被评为局和段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段安全标兵、十佳最美工长、最美绥工人,被集团公司评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建设突出贡献奖,2017年荣获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看着满满一墙的奖状、奖杯和奖牌,幸福感溢满了每个人的心头。

高工长和他的“幸福街”

2015 “三线建设”,大院里添设了几处路标牌,大伙一致认为,通往探伤工区的路就叫“幸福街”!一份困难十个人分担,就会减少困难的压力,一份幸福十个人分享,就会有十份快乐。高亚明和“幸福街”里职工们一直都在承担与分享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