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传统的木工斧锯刨凿看似简单,其实上手不易,得心应手更难,想要向人请教也不易。

木匠自己懂得做,如何去做心里也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又确切,可意会难言传,想要用文字表达清楚就更难了。

而木工谚语是一代代木工的经验之谈,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好记好用,对我们学习传统木工大有帮助。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是传统古典家具制作的一种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两部分构成。历史最少可上溯到明代。

刨刃是金属锻制而成的,刨床是木制的,即将一段钢质刀刃斜向插入一只带方形孔的台座之中,上用压铁压紧,台座长条形,左右有手柄,便于手持。

手工刨刨削的过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运动中不断地切削木材的过程。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

木料画线、凿榫、锯榫后再进行刨削叫净料

家具结构组合后,全面刨削平整叫净光

关于刨子的老谚语:

立一卧九,不推自走;立一卧八,费力白搭--指的是刨刃与刨底的角度。直角三角形的垂直边是一寸的话,水平边是9分,刨刀安在斜边上。两条直角边1:0.9时角度为48.01度,1:0.8时为51.34度。

角度小,刨子能吃上力,使用比较省力,但容易戗茬;角度大,推起来费劲,但不容易戗茬。类似谚语:竖寸倒九,不推自走

调整刨刀一条线,不歪不斜成一线--

刨刃露出刨底一条线,并且与刨底平行,不歪斜。

认表里,辩木纹,不戗茬来不费力--刨料前,要辨别木材的表里和木纹,顺纹刨,避免戗茬。

要刨面,先冲线,先高后低刨平面--先刨凸出的部分,后刨凹下的部分,大致平整后再按墨线通长刨削。

长刨刨得叫,短刨刨得跳--锋利的刨刀配好长刨,爽利推刨时,会发出啸啸声;短刨嘛,就是在木板面欢快的跳跃。刚学徒时不会用长刨,师父教道:“你像狗伸懒腰那样刨就行。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木工案子要平整,前脚低一些,刨料省力气,锯相反。

前要弓,后要绷,肩背着力往前冲--在前的左腿要稍弯曲,在后的右腿要绷直,用力后蹬,双肩两臂和手腕同时发力向前推。类似谚语:前腿儿弓,后腿儿蹬,硬着腰杆儿挺着胸,利刨如扎枪,不摇不摆照直攘。

推刨如撼山--刨推出后,两只胳膊要伸直,刚健有力。不管木材有多硬,都要推过去。

端平刨子,走直路子--起始和终端,刨子都要端平,不能仰头和低头。刨身方向要与木料轴线一致。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刨子一般都是木工自己制作的,形状类似尺寸不一。功用不同,光说的上来的就有平刨,园刨,裁口刨,槽刨,倒楞刨,线刨等。

常用的刨子有三把:粗刨(小于45度)、细刨(45度)、光刨(大于45度)。三把刨子刨铁角度不同,用于处理木料的不同阶段。另外还有槽刨(镶板)、线刨(刨木线条用)等。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操作有讲究:

调整刨刀的正确手势,是右手将刨子拿起,交替到左手上,左手的食指放在上面,另外几个手指勾住把手。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左手拿着刨子,右手用锤子敲击刨刀入,敲击尾部木头退,以此调整刨刀的入退。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用眼睛瞄准刨刀与刨身的平面,调整刨刀的粗细。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使用小诀窍:

两个食指顶在刨口的两侧,两个拇指要顶在刨手的后面,便于发力,也防止木料划伤手指。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发力时,保证刨子放平后再推拉,不要左右震前后颠,保持平行;向回拉时,刨子不要离开木料,重推轻拉。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注意退刨刀时的手势,锤子敲打在刨子尾端直角处,揣摩合适的力度,防止伤到手指或敲坏刨子。

低头的刨子,抬头的锯——传统木工刨子的这些老谚语,快失传了

刨刀一定要勤于打磨,一个锋利的刨刀在使用刨子时可以感到较为顺畅和轻松,会更加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