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爱学习?

为什么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爱学习?

01

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一两件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却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本该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02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终于集体有空了,于是在忙完各自的事情后,决定一起外出购物,开启买买买的生活模式!

来到商场后,我们按着事先写好的购物清单,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儿童购物区。

这时,一个小男孩吸引了我的目光。

小男孩看上去两三岁的样子,小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

终于,好像是忍不住了,一双肉乎乎的小手,直接就伸向了货架上的一个玩具机器人。

可就在小手马上就要够到的那一瞬间,一只大手无情地打在了小手上,许是真的打疼了,小男孩的眼睛里立刻含满了泪花,好委屈的样子。

为什么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爱学习?

03

这时,大手的主人说话了:不许动,不要随便乱动东西,碰坏了怎么办?怎么到哪都这样,再这样就不带你出来了!

小男孩听着,委屈得点点头,嘴里含糊不清的叫着妈妈,让人看了有点不忍心。

可是妈妈似乎完全体会不到小男孩心情的样子,始终拉着脸,一副生气的模样。

孩子是最敏感的,看到妈妈生气了,小男孩就不再动了,老老实实地待在推车里,直到过了好一会,我们离开时,也没再动过任何东西。

04

看上去妈妈的做法是对的,不是吗?

不让自己的孩子随便乱动东西,仿佛是很有道理的,可是这样的有道理,对孩子而言,确实非常地没道理!

因为它严重抹杀了孩子最原始的好奇心!

一个人,如果在本该好奇心泛滥的时期,被无情的压制了,那么,他的那颗对外界充满探索的心,就再也很难释放出来。

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无比依赖妈妈的,他没有能力去反抗妈妈的决定,于是只能无条件认同。

妈妈的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会让孩子对外界产生怀疑,产生恐惧,当这种恐惧心理成为习惯根深蒂固在孩子心里的时候,孩子就会慢慢地对外界的一切失去探索的兴趣。

于是乎,当孩子上学了,书本上的知识也同样不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因为他的那颗心,早就被封锁了,他能做的就只是蜷缩在他的蜗牛壳里,安稳地待着,从此学习是路人!

为什么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爱学习?

05

那么为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妈妈应该怎做呢?

就拿文中小男孩的妈妈来说吧。

虽然妈妈需要跟孩子讲明道理,什么可以碰,什么不可以碰,但是她的做法太过简单粗暴。

也许是因为孩子在家太调皮,总是乱扔东西,所以,妈妈收拾卫生很辛苦,时间久了,妈妈为了省事,就不由自主的养成了到哪里都不允许孩子乱动东西的习惯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妈妈自己的某种认知,觉得孩子在外面乱动东西很丢人,很没礼貌,觉得自己面子挂不住,所以才粗暴地对待孩子。

但无论如何,既然身为妈妈,就应该真正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灵成长,这是为人父母该负的责任!

为什么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爱学习?

06

如果那位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也许会好很多。

蹲下来,跟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温和地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对这个玩具很好奇?妈妈也很好奇呢。

如果孩子点头,那么妈妈可以继续说:那妈妈拿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好不好,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买,所以不能随便打开,如果你特别喜欢,我们可以买回家再好好研究,好不好?

这样做既可以防止自己的孩子把东西无意中弄坏,也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

最重要的是,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尊重自己意见的,也理解自己的心情,而一个从小就被别人看到内心的孩子,内心是很丰盈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生活,也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且会为了自己的选择去努力,因为他们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而且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更不会为了面子活着!

现在的很多成年人,在很多时候都是在为了别人的目光,为了所谓的面子在活着,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到头来,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身心俱疲!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成年人,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吧!努力学习该如何做个还算合格的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