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往往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王茅同样如此。提起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的王茅,绕不开茅台,因为它是茅台的前身之一。巴拿马金奖因茅台而被人熟知,而1915年获奖的酒就是王茅。

建国前的王茅发展史

1879年(光绪五年),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又名王荣)、孙全太和“天和号”老板王立夫合股收购“偈盛酒号”,为纪念三人合股,取石、孙两人名字及“天和号”店名各一字,将其更名为“荣太和酒坊”。1915年孙全太因忙于习水等地生意,无暇参与酒坊经营,退出酒坊,酒坊改名为“荣和酒坊”。

1915年,美国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和酒坊(王茅)及成义烧坊(华茅)均有产品送展,当时农业部未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对外统称“茅台酒”。茅台酒因包装陈旧,无人问津,被中国代表佯装失手摔碎,顿时酒香四溢,参观者们纷纷闻香而至,专业人士竞相品评,被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金奖,从此蜚声中外,享有“世界三大蒸馏名酒”的美誉,其中“王茅”被誉为“天下第一茅”。

获奖归来,荣和烧坊及成义烧坊对金奖所属争议不下,县商会难于裁决,呈文到省,乃于1918年(民国七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奖状、奖牌由仁怀县商会保存,两家烧坊所产的茅台酒均可在商标上标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字样。至此,这场被称为中国酒业发展史上第一桩知识产权官司,历经数年终以“和为贵”的方式了结。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1918年,贵州省公署对茅台酒巴拿马金奖之争的裁决书

石荣霄,为石家养子,原本姓王,后来认祖归宗改名为王荣。“天和号”老板王立夫病逝后,其后人退出酒坊股份,“荣和酒坊”被王荣后人王泽生(王荣的孙辈,王秉乾之父)掌控。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途经茅台镇,荣和烧坊用美酒慰劳红军。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大部分红军舍不得享用来之不易的美酒,用其代替药物擦拭伤口以起到消炎去肿的效果。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茅台酒厂志》序言中提及王茅和王秉乾

1945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蒋介石委员长用巴拿马金奖“王茅”酒款待毛泽东主席,该酒由荣和烧坊企业主,时任茅台镇镇长兼当地学校校长的王秉乾提供。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毛先生与蒋先生唯一的一次历史共饮

建国后的王茅发展史

1949年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钦定荣和烧坊酒为开*国*大典第一宴专用白酒。同年,王泽生去世,烧坊由他的儿子王秉乾继续经营,窖坑由两个增加到四个,后来又陆续增加,生产能力最高达到1.2万公斤,常年产量平均在5千公斤左右。

新*中*国建立后,王秉乾家庭定地主成份。1951年2月20日,仁怀县人民法庭第37号刑事判决书中称“王秉乾为首阴谋支持匪特武装判变”等罪行判以极刑。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判决书的影印资料

1951年、1952年,仁怀县人民政府通过购买、没收的方式将茅台镇名气最大、规模最大的 “荣和烧坊”、“成义烧坊”及“恒兴烧坊” 等三家私营酒坊合并,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荣和”、“成义”、、“恒兴”三家烧坊合并的相关档案

1988年,茅台酒厂为了保护王茅的知识产权,注册了 “王茅”的商标。为纪念王秉乾为茅台酒做出的卓越贡献,于1997年,茅台国酒文化城为“王茅”传人王秉乾塑像。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茅台国酒文化城王秉(丙)乾的塑像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王秉(丙)乾简介

新时代的王茅发展史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王茅渐渐离开公众的视野,留给公众的多是“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的惊世一摔及“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流芳美誉。

2015年春季全国糖酒会,恰逢巴拿马金奖百年,王茅酒开始被业内业外追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顺势重启王茅品牌。2015年3月24日,王茅·百年印象亮相由茅台股份主办的“久别重逢,贵州归来”成都发布会。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王茅亮相“久别重逢·贵州归来”发布会

王茅由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金色的瓶盖、红色的钢琴漆瓶身,瓶身上栩栩如生的彩女飞天图,共同构成了王茅的新包装。怀旧1915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岁月悠悠,百年印象尽在“王茅”。

扒一扒被誉为天下第一茅“王茅”的前世今生

久别重逢的王茅酒

据悉,目前茅台股份已经全面停产王茅酒,王茅品牌被作为战略性储备品牌被“雪藏”,目前王茅酒全球存量仅剩60吨。

文章由海纳赵冬雪整理,不代表大家酒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