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科大少年天才,麻省博士,失業3次,還在努力!

本文首發《鏈英雄》全媒體,由

新加坡區塊鏈技術基金會

清華大學區塊鏈實驗室

指導出品

2018年3月7日,“BCF.SG新加坡區塊鏈群”正在圍繞著美國剛剛頒佈的“Reg A+條例”,進行熱火朝天的討論。根據“Reg A+條例”,創業者可以合法的通過ICO方式融資高達7000美元(約4.4億元人民幣)。

在這個群裡,有張旋龍這樣的IT前輩、有薛蠻子這樣的投資達人、有蔡文勝這樣的創業天使、也有馮唐這樣的中年油膩大叔。其中一位叫“龐華棟”的人,用文字聲嘶力竭地在解釋區塊鏈技術並不只是ICO,並不是發代幣。

他是中科大少年天才,麻省博士,失業3次,還在努力!

這個“龐華棟”,就是1995年6月,年僅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1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讀博士的數學天才。而此時,他卻窩在北京,大半夜拿著手機和一群和群友們口沫理論。

1個村子,出了4個博士

1995年6月,山東濰坊寒亭一中的教室裡正在進行一場數學模擬考試。有個少年早早做完了考題,撐不住夏日的睏乏,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離考試結束還有10分鐘,一聲可以交卷的鈴聲驚醒了他,少年拿起試卷準備上交,突然發現試卷背面竟然還有一道大題。少年皺了皺眉,低下頭一通狂寫。

成績公佈,滿分。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開元街道黃埠村,現有330戶居民,人口960人,耕地1300畝,年人均收入1.4萬元左右。該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主要種植蘋果、蔬菜等,另外有部分農戶從事養殖業。

這個村大概在明末清初時期,從河南乾溝嘴老槐樹底遷民移到這裡來的,移到這裡來的第一代是龐遷南,有子夷、子時、子居三子,現村內300餘戶龐氏族人皆系此三大宗支之後裔。

就在這個不足1000人口的村莊裡,龐華棟、龐姣姣、龐迎欣、龐延青等四名優秀青年先後考取了博士,成為村裡的驕傲。

龐姣姣、龐迎欣選擇了山東大學齊魯學院,龐延青選擇了廣東中山大學。而龐華棟,則一門心思的想出國,想去大洋彼岸的美國,看看資本主義的世界。

龐華棟,男,1981年出生。

龐華棟的聰明可能是天生的,在上小學期間表現就特別聰穎。二年級時,他自學完了三年級數學課本,老師拿出三年級試卷考他,結果得了滿分。和父母商量後,學校讓他跳一級,直升四年級。上初一時,他參加初三學生的數學競賽,得了第三名,接著又跳一級。因為連續跳級,他也被譽為“神童”。

他是中科大少年天才,麻省博士,失業3次,還在努力!

進入中學後,他依然勤奮好學,成績優異。1995年,年僅14歲的龐華棟考取了中國少年科技大學少年班。那時候的他還滿臉稚氣,看上去就像個初中生。在少年科技大,他參加了第五屆中科大數學競賽,並獲得第一名。

2002年,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田剛回國參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遇到了一心想去國外讀博的龐華棟,給了他兩個選擇,“一個是去麻省理工跟著田教授,或者是去報考普斯林頓。”龐華棟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的教授們一致決定錄取這個來自中國山東農村的少年,並給予了學校範圍裡面最高的一個獎學金——麻省理工學院院長獎學金。最終,他並獲得了概率論數學博士學位。

3次沉浮,終究未成“華爾街之狼”

2007年6月,星期五,紐約。返回波士頓的飛機還有15分鐘就要起飛,一個電話打進了龐華棟的手機,摩根大通銀行希望和他做個電話面試,龐華棟立刻拿起已經放到行李架上的行李,就往機艙外衝。

華爾街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的名字,全長僅三分之一英里,寬僅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譯,原意為“大牆大街”。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匯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卻以“美國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於此。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等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均在此地。

“華爾街”一詞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可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全球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總稱。

龐華棟所面試的摩根大通公司,就在此地。過程很順利,新的週一早晨,龐華棟打開郵件,看到了錄取郵件。

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Co,NYSE:JPM;TYO:8634),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華爾街,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分行6000多家,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1.5萬億美元,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

他是中科大少年天才,麻省博士,失業3次,還在努力!

對於這個一心想出國的農村少年,好萊塢電影《華爾街之狼》裡紙醉金迷的美好生活已經在招手了,也許將續寫《華爾街:金錢永不眠》的傳奇故事。但龐華棟的命運卻如同中國足球,總是在臨門一腳時,慘淡而歸。

2007年6月,龐華棟加入了摩根大通。一個組裡13個人,除了龐華棟一個新人外,其他12個全是董事總經理。龐華棟在裡面幫他們做模型。

2008年9月15日,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交易全部停止。龐華棟所在的風險部於是就變成了一個閒職。“真的就沒什麼事兒幹了。”龐華棟不甘停滯不前,又開始做研究,鑽研技術,寫技術文章。龐華棟寫了一篇分析股市為什麼會崩盤的技術文章,並給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很快就上了一個網站當週前十的文章。摩根賣方模型部的一個交易員看到了龐華棟的文章後,打電話邀約龐華棟,問他願不願意幫他們做模型,並推薦給了中國籍上司張小蘭。

龐華棟在風險部閒的沒事做,自然願意去嘗試。第一天報道,馬上就有一個交易員說有個模型需要做,把他拉過去,剛跟同事握完手的龐華棟當時懵了一下,還不太適應,但是他很快鎮定下來,花了五個小時完成任務,交易員測了一下,覺得還行,就開始使用。“中國龐”又得到了異國同事們的讚揚“新來一個小孩幫我們做事的速度還挺快的,幾個小時剛上班就幫我解決一個問題。”

剛到公司第一天就一戰成名的龐華棟,被公司的交易員們當成了“救火隊長”一出什麼事兒,大家都會想起龐華棟。“馬上就把我叫過去,說趕快給我解決這個問題。”龐華棟也很給力,一般很快,一兩個小時就把模型弄完,“測試完數據弄完倒完,把這個結果告訴他,告訴他該怎麼做。”於是,到新部門報道才一年的龐華棟成了平臺上最忙的一個人。

2011年,龐華棟在摩根大通已經呆了四年,還是機械的做著數據模型工作。這樣的人生已經難以繼續堅持,他依靠獵頭幫忙,離開了這個全球最大之一的投資銀行。

獵頭為龐華棟介紹的是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對沖基金的工作,公司名叫塞爾斯資本(Saiers Capital LLC),龐華棟任首席量化策略師。禍不單行,2016年,塞爾斯資本的合夥人之間出現了分歧,對於龐華棟的影響,則是無法完成申請綠卡。迫不得己,只好再次靠朋友幫忙,去了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公司的數量風險部。

2017年,龐華棟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美國綠卡。而此時的中國,出國留學生的數量,和海歸回國的留學生數量比例已經到了1:1,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已經沒什麼特別的機會,屬於中國的時代來了。

龐華棟,也只好順應這個時代潮流,告別華爾街回國。

押注區塊鏈,這次不下車

2017年,龐華棟當選新一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基金會理事會主席。擔任中科大校友基金會理事的龐華棟可以接觸到幾萬個中科大校友,為學弟學妹指點迷津的同時,也能自己開拓新思路。

突然有一天,龐華棟發現很多校友都在搞區塊鏈,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細細一研究,一拍大腿,“啊,這不就是我擅長的數學嗎!”

龐華棟回國加入了中科大校友創辦的數矩科技公司擔任合夥人、CFO,一頭扎進了區塊鏈。

“金融的基礎是信用,從事的是信用中介。”在華爾街混跡十年的龐華棟,已經不是個金融小白了。“金融是個很強中介的一個東西。這個強中介養活了整個華爾街幾十萬的人,並且都是年薪都是十幾萬、上百萬美金的這種人,你可想而知這是多大的一個經濟體量。”

所以,龐華棟認為,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是改變了信用體系方式,衝擊的將是整個華爾街(金融體制)。由於通過區塊鏈技術,人和人之間可以建立直接的信任關係,也就可以進行直接的金融交易。

“最終的結果,將是硅谷取代紐約”。

於是,年近不惑之年的“80後少年”龐華棟重新出發了,他選擇All in 區塊鏈。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有句臺詞: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龐華棟在1995年踏上從濰坊到合肥的火車時,一定沒有想過這兩段話。但也許,在2018的某個下午,坐在明亮落地窗戶前的他,會想起那個曾經站在風中等車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